張洪燕
(夏邑縣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河南 商丘 476400)
食管癌為臨床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主要因食管黏膜上皮增生異常所致,其致病因素較復(fù)雜,與飲酒、吸煙、口腔不潔、遺傳及微量元素缺乏、營養(yǎng)等均具有一定相關(guān)性,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全球范圍內(nèi)每年約有30萬人死于食管癌,手術(shù)根除為臨床治療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但對于錯失手術(shù)根除時機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療占據(jù)主要治療地位[1]。然而,放療不良反應(yīng)多,且影響患者免疫功能,不利于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近年來,中醫(yī)藥多靶點、多機制治療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有研究指出,中藥方劑扶正消瘤湯具有扶正固本、益氣活血、鎮(zhèn)痛消腫等多重作用,有助于增強抗腫瘤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102例食管癌患者,分組探究扶正消瘤湯聯(lián)合三維適形放療(3D-CRT)對患者疾病緩解率及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
1.1資料
1.1.1一般資料 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采用隨機配對法選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2例食管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2組,各51例。對照組患者中女20例,男31例;年齡46~73歲,平均(64.73±4.12)歲;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46例,腺癌5例;臨床分期:Ⅱb期18例,Ⅲ期23例,Ⅳ期10例;體重48~85 kg,平均(65.42±8.70)kg。研究組患者中女18例,男33例;年齡47~75歲,平均(65.80±4.59)歲;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45例,腺癌6例;臨床分期:Ⅱb期16例,Ⅲ期24例,Ⅳ期11例;體重48~85 kg,平均(65.42±8.70)kg。2組體重、臨床分期、年齡、性別、病理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1.2.1納入標準 (1)符合《外科學》中食管癌診斷標準[3];(2)臨床分期Ⅱb~Ⅳ期;(3)預(yù)估生存期超過3個月;(4)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5)無認知功能障礙;(6)無溝通交流障礙;(7)能耐受放療治療;(8)患者知曉本研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1.2.2排除標準 (1)合并其他原發(fā)惡性腫瘤者;(2)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3)嚴重心、腦、肝、腎功能障礙者;(4)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5)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6)正在接受其他藥物系統(tǒng)治療者;(7)復(fù)發(fā)患者;(8)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3D-CRT治療:患者取仰臥位,行螺旋CT增強掃描確定放射靶區(qū),照射劑量60~66 Gy,每次2.0 Gy,每周5次,持續(xù)放療6~7周。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扶正消瘤湯治療(扶正消瘤湯方劑組成:赤芍12 g、夏枯草12 g、杏仁9 g、郁金9 g、桃仁9 g、大黃3 g、山豆根12 g、火麻仁15 g、生地12 g、半邊蓮30 g、黃連3 g、穿山甲9 g、生石膏30 g、郁李仁15 g、知母9 g、天花粉15 g、松子仁15 g、神曲15 g、檳榔12 g、冰片3 g),加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2次服用,持續(xù)用藥2個月。
1.2.2檢測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3 mL,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檢測CD3+、CD4+、CD8+、CD4+/CD8+水平,取肝素抗凝全血(100 μL/份),置12 mm×75 mm專用塑料試管中,每份加入20 μL特異性熒光單抗,另一份加入熒光標記的無關(guān)單抗作同型對照,室溫下避光染色15 min,置 Q-PREP 儀上溶解紅細胞、穩(wěn)定和固定白細胞,靜置5 min后上流式細胞儀檢測,CD3-FITC/CD8-PE/CD45-PerCP/CD4-APC四色試劑(流式細胞法)購自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2.3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1)2組疾病緩解率,評定標準如下。完全緩解(CR):目標病灶消失,無新病灶,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目標病灶最大徑之和減少大于或等于30%,維持4周以上;疾病進展(PD):目標病灶最大徑之和增加大于或等于20%,或出現(xiàn)新病灶;疾病穩(wěn)定(SD):介于PR與PD之間。疾病緩解率=(CR例數(shù)+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2組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包括CD3+、CD4+、CD8+、CD4+/CD8+水平。(3)2組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以歐洲癌癥治療與研究組織生活質(zhì)量量表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評價,總分0~100分,生活質(zhì)量越好,對應(yīng)分值越高。
2.12組疾病緩解率比較 研究組疾病緩解率(70.59%)較對照組(50.98%)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疾病緩解率比較[n(%)]
2.22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治療前,2組CD3+、CD4+、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研究組CD3+、CD4+、CD4+/CD8+水平均較對照組高,CD8+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2.3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EORTC QLQ-C30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2組EORTC QLQ-C30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分)
食管癌惡性程度高,早期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僅于吞咽硬食物時存在輕微不適,隨著病情進展,可逐漸發(fā)生咽下疼痛、食物反流及吞咽困難等癥狀,大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疾病已進展至中晚期,癌細胞擴散到食管外組織,治療難度較大[4-5]。放療為臨床治療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手段,隨著影像學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3D-CRT得以在食管癌治療中廣泛應(yīng)用,可有效提高精準度,改善放療效果[6-7]。但放療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yīng),如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免疫功能降低等,部分患者耐受性差,預(yù)后改善不佳[8]。
近年來,中醫(yī)學多靶點、多機制治療優(yōu)勢在抗腫瘤治療中展現(xiàn)出良好前景,中醫(yī)將食管癌歸屬于“噎膈”范疇,最早見于《黃帝內(nèi)經(jīng)》,認為其病機主要與痰瘀氣阻、血脈不通、情志失調(diào)等密切相關(guān),需以益氣活血、化痰除瘀、祛瘀散結(jié)之法治之[9-10]。中藥方劑扶正消瘤湯由赤芍、夏枯草、杏仁、松子仁、神曲等多種中藥組成,方中穿山甲具有活血通絡(luò)、祛風止痛、消腫排膿的作用;桃仁能活血祛瘀、潤腸通便,且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郁金可達清心涼血、活血止痛、行氣解郁之功;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大黃可逐瘀通經(jīng)、涼血解毒;知母可滋陰潤燥、清熱瀉火;山豆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的功效;生地具有養(yǎng)陰生津、清熱涼血之功效;杏仁則具有咳潤肺之功效;半邊蓮可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生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收斂生肌的作用;天花粉能清熱瀉火、排膿消腫;夏枯草可清肝瀉火、散結(jié)消腫、明目;郁李仁具有下氣利水、潤肺滑腸之功效;火麻仁潤腸通便;松子仁滋陰潤肺;神曲可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檳榔消積、行氣、利水除濕;冰片清熱止痛、消腫。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益氣通絡(luò)、散結(jié)消腫、健脾和胃、清熱祛瘀之功效[11-12]。本研究將扶正消瘤湯聯(lián)合3D-CRT應(yīng)用于研究組食管癌患者,持續(xù)治療2個月后發(fā)現(xiàn),研究組疾病緩解率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加用扶正消瘤湯能有效提高抗腫瘤效果,改善患者放療后免疫功能。此外,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研究組治療2個月后EORTC QLQ-C30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加用扶正消瘤湯能顯著改善食管癌患者生活質(zhì)量,這與患者抗腫瘤效果改善及免疫功能增強密切相關(guān)。
綜上所述,扶正消瘤湯可發(fā)揮增強抗腫瘤作用、消腫止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重效果,聯(lián)合3D-CRT治療食管癌患者,能顯著提高疾病緩解率,改善放療后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