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步濤
抗日戰(zhàn)爭最為艱苦的年代,將軍率領(lǐng)隊伍穿行在太行山中的一片密林中,忽然,林隙間閃過一個身影。
對將軍來說,這是個再熟悉不過的身影了,多少次想她、念她,在夢中見她,甚至在馬背上打個盹兒的工夫,都會走到她的身邊。只一眨眼工夫,那熟悉的身影已經(jīng)走上另一條山路。
將軍略微交代了一下,帶著幾個人撥馬趕了過去。馬蹄得得,林濤颯颯,很快,便到了那人的近前。那人放下挎著的籃子,轉(zhuǎn)過身來,搖了搖頭,她的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了,猶如冬天里太行山上的積雪。將軍跳下馬背緊走幾步,急急地喊了聲:“娘!”
那人是將軍的母親。
母親居住的河北阜平縣城被日本鬼子的飛機炸成了一片廢墟。開始,母親在廢墟上搭了個棚子,用幾塊磚壘了個灶,指望著以后再把房子建起來。但是,緊接著日本人便占領(lǐng)了縣城,又殺又搶,母親的兒女都在八路軍的隊伍里,她不敢再在縣城里待下去,就和鄉(xiāng)親們一起踏上了逃難的路。漸漸,人走散了,母親開始獨自在大山里流浪……春去秋來,風(fēng)霜雨雪,真想象不出母親每一天是怎樣熬過來的。
遇到也在流浪的鄉(xiāng)親一起說話,一起歇腳,母親從來不說自己的兒子是位抗日將領(lǐng),只是夜宿在殘破的寒窯或冰冷的山洞里時,才湊著一把火,想象兒子的模樣……動蕩歲月,國恨家仇,苦日子苦捱,一日復(fù)一日,一年復(fù)一年,就這樣,母親在大山里已經(jīng)流浪了好幾個春秋。
八路軍接連打了幾個勝仗,在太行山扎下了根。消息風(fēng)一樣傳遍了山山嶺嶺,這消息真叫人解氣??!最高興的要數(shù)母親了,因為她的兒子帶著隊伍就在這一帶與日寇周旋。只是,她從來沒有想過去找兒子,但她希望能在哪一天碰見兒子。今天,真的就這么碰上了,但她又閃開了,她擔(dān)心兒子知道自己在乞討流浪會難過,會分心,分打日本鬼子的心。
面對母親,將軍什么話也沒說,只是輕輕將母親那被山風(fēng)吹亂的鬢發(fā)理好。母親在大山里流浪他不是不知道,他也不是沒有想過請地方組織幫忙。又一想,兵荒馬亂,在外流浪乞討的,難道就你一個人的母親嗎!倭寇不滅,百姓難安,剛萌生的念頭又打消了。
臨別,將軍將自己的干糧袋留給了母親,其他同志也都解下各自的干糧袋要給母親留下,將軍不允。
將軍繼續(xù)揮師鏖戰(zhàn),母親繼續(xù)在山里流浪,直到抗戰(zhàn)勝利。
將軍姓李,1955年我軍首次授銜,被授予上將軍銜。
將軍于33年前辭世,母親辭世還要早。戰(zhàn)爭歲月曾和將軍搭檔多年,后來任我軍總參謀長的楊得志上將,在那位母親的靈前寫下了四個大字:“革命母親”。(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