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菲凡
“誰能幫幫我,我快被我媽媽的疑神疑鬼逼瘋了!自從上了初中,進入青春期后,我因為比較愛打扮耽誤了學習,我媽就總是懷疑我談戀愛了。只要我和班上某個男同學走近一點兒,她看見了就要問我是不是對人家有意思;我出門穿了件洛麗塔風格的裙子,她就問我是不是去約會。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我媽保證:‘我絕對不會在中學階段談戀愛的!但她一直不相信我,還說我小時候可乖了,現(xiàn)在怎么一點兒都不聽話。
“我和媽媽的關系一直很好,從小就是無話不談的朋友,但因為這件事,導致我內(nèi)心很抵觸,我們之間的交流也變少了。我心里隱隱約約覺得這不是我的錯,但是又不想讓媽媽失望。我是否該像小時候一樣聽媽媽的話呢?有沒有讓我們重歸于好的方法?”
致樹洞帖的陌生人:
你好,這是青春期很常見的心理矛盾了。逐漸長大的青少年有了自己的主見,獨立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而你的母親由于尚未適應青春期孩子的變化,仍希望你像小時候一樣聽話。
你母親特別擔心你的戀愛問題,將一些莫須有的猜測強加于情境中。她之所以疑神疑鬼,一方面是因為她關注到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另一方面則是感覺到你比小時候更難把控了,故而強調(diào)你要“聽話”。
但人的身心發(fā)展是有順序性的呀,既然來到了青春期這個階段,就不可能回溯到幼兒期。根據(jù)你的情況,你與媽媽的感情并沒有完全破裂,又想繼續(xù)保持彼此親密的關系。對此,我有幾個提議:
首先,你不應該因為媽媽的懷疑而疏遠人群,缺乏正常的社交。你并未有談戀愛的心思,倘若因媽媽的話而放棄與男同學,甚至朋友的正常交往,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青春期的你正是需要培養(yǎng)社交的時候,欠缺交流,易形成性格上的缺陷。
其次,你的母親很可能是因為你的“愛打扮”起了疑心,她會認為“女為悅己者容”,愛打扮的你說不定是談戀愛了。那你可以真切地和她說:“女生愛美是天性,并不是因為談戀愛才有了打扮的心思。”當然,在注重儀表的同時也要兼顧自己的學業(yè),不能顧此失彼。
還有一個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敞開心扉與母親做一次心平氣和的溝通。有效的雙向溝通該是雙方不斷轉(zhuǎn)換角色,既接受信息又給予反饋。你可以向母親傾訴自己討厭被莫名其妙地猜疑,表達內(nèi)心的抵觸。同時也要聆聽母親的回應,對她的回應及時反饋。親子關系的破裂往往從不愿溝通開始,如果你和母親能靜下心來彼此交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你們一定會和好如初的。
成長過程總會遭遇磕磕絆絆,但你千萬不能向“聽話”這個詞妥協(xié)。人生本該不斷探索,若是為了討母親歡心而畫地為牢,你就永遠也無法真正地成長。
你的母親也不希望你成為這樣的人,但她是第一次做母親,沒有經(jīng)驗去應對你成長的變化。所以要勞煩你在這段關系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接納母親的不完美的同時,要求她將心比心,站在你的立場想想這種懷疑會讓人多么難受。
大膽地和母親傾吐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告訴她:“我長大了,請多給我點兒尊重和自由?!?/p>
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