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一旦家庭出現(xiàn)變故,父母的關注發(fā)生變化,孩子在家里得不到關愛,就容易用惹是生非等方式來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關注。
孩子的惡作劇往往不是惡意的,而是想尋求一種刺激和被關注的方式,是一種尋求自我的表現(xiàn),是一種成長中經歷曲折的過程。因為淘氣、頑劣的孩子就像一顆小樹,更需要陽光、雨露。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老師、家長的關愛與呵護,以及采用恰當?shù)慕逃绞?,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揚長避短,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接手這個班級之前,我就認識小慶(化名),他在課堂上給老師出的難題、鬧的笑話,常常成為年級組老師們談論的焦點。誰知重新分班之后,他竟然在我的班里。想到以前老師們提及關于他的種種狀況,我心里便沉甸甸的。
正式上課的第一天,我嘗到了他給我?guī)淼目囝^。正當我跟全班學生自我介紹時,他突然站起來大聲說:“老師,‘四只眼’是什么東西?”全班學生霎時安靜,繼而傳出陣陣哄笑……
接下來在讓學生自我介紹時,一個學生說自己的理想是當一名和平使者。小慶不屑的聲音突然響起:“我巴不得打仗,打起仗來炮火紛飛,我們就不用在這里上課了,那多過癮。”教室一片嘩然,有的學生甚至生氣地大聲喊他是“戰(zhàn)爭販子”。
接下來的幾天,我耳邊總有人報告關于小慶的事情,諸如“他拽我的頭發(fā)”“他砸我板凳”“他無緣無故欺負我”,等等。一到下課,小慶便立即活躍起來,與幾個男生搭肩勾背,耀武揚威。用他跟我說的話就是:“我是他們的老大,他們都得聽我的?!?/p>
小慶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我心里,隨時都會爆炸。
我找到他原來的老師了解情況,得知小慶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他被判給了媽媽,而忙于生意的媽媽因沒有時間照顧,只好將他托付給舅媽。每到寒暑假,母子才能團聚在一起。感覺虧欠了兒子,媽媽只是一味地用物質來進行補償。然而,媽媽的這種溺愛、嬌寵,卻進一步導致了兒子的任性和自私,如果與同學發(fā)生矛盾,小慶常常采用武力的方式解決。舅媽性格急躁,只要他在學校闖了禍,不是謾罵就是暴打。在逆反和以暴制暴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小慶的脾氣越來越暴躁。
據(jù)我了解,一旦家庭出現(xiàn)變故,父母的關注發(fā)生變化,孩子在家里得不到關愛,就容易用惹是生非等方式來引起老師和家長的關注。針對小慶的這種情況,我心里暗自揣摩,如果再不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和教育,他的認知將更加片面,甚至無法挽回。
一天放學后,我?guī)c來到辦公室,搬來椅子讓他坐下。他梗著頭,兩手抄著,看得出很戒備?!靶c,我們認識很久了,陪老師聊聊好嗎?”他沒有出聲,臉色平和了許多。
“這么壯實的帥小伙,平時一定喜歡體育鍛煉,你最喜歡哪項運動呢?”說到體育運動,小慶津津有味地談論起了足球,還說他一直想成立一個男子足球隊,踢遍天下無對手。
我忍不住插話:“一個球隊要想取勝靠一個人行不行?”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不行,得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
我又問道:“如果球隊的隊員沒有紀律性,行為懶散,想怎么踢就怎么踢,這樣的球隊能取勝嗎?”
只見他皺了皺眉,沉思了一會兒,堅定地回答:“不會。”
“我們的班集體就像一個球隊,要想取得好的成績也要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我握著他的手,誠懇地說:“我想請你擔任我們班的體育委員,組織好體育鍛煉,管好體育課的紀律?!?/p>
“我嗎?”他睜大了眼睛。
“就是你,你音質清脆,聲音響亮,喊口令一定會很有氣勢。你都能領導未來的冠軍球隊,為什么就不能當好體育委員呢?”在我的勸說和鼓勵下,他爽快地答應了。
然而沒過三天,小慶找到我要辭職,說同學們不服氣他。我問他怎么了,“不知道,我不干了!”說完他走出辦公室。
此時,其他學生的想法我不得不考慮了。于是我想出一個辦法,當天便安排了一次“某某某,我想對你說”的口語交際,目的是讓學生試著夸夸身邊的同學或給同學提提意見。
我的話音剛落,馬上就有學生給小慶提意見。說他喜歡捉弄人,上課影響周圍的同學;還有學生說小慶自己經常違反紀律,怎么能當體委管別人。而小慶在一旁臉憋得通紅,眼神黯淡。我伸手示意大家靜下來,對同學們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今天大家給小慶指出了他的缺點,我相信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一定會改正的。其實小慶也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他讀書的時候聲音洪亮、有感情。他關心同學,那天鄭東同學生病,就是他背著去醫(yī)務室治療的。他的字寫得很漂亮?!甭牭轿业倪@些話,小慶的臉有些發(fā)紅,羞澀地低下了頭。
課后他找到我,低著頭小聲說,他知道同學們不服是因為自己經常違反紀律。我告訴他:“你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已經勝利了一半,另外一半就需要你去戰(zhàn)勝它。你得控制好自己,別人才服氣你!”他認真地點了點頭。
自那以后,小慶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體育課的紀律管得妥妥貼貼,上課爭著朗讀課文,搶著回答問題,捉弄同學的事情也逐漸不再發(fā)生了,并且知道主動關心、幫助其他同學。于是,小慶逐漸成了同學們喜歡邀請在一起做作業(yè)的好伙伴。每當他取得一點進步,我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處處感到老師的關心與呵護。
家長的教育也很重要。我多次打電話給他媽媽和舅媽指出小慶的優(yōu)點,與他舅媽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并約定:每當小慶有了進步,就要小小地獎勵一下。
期中測試成績出來了,小慶的語文考了89分,原本是值得欣喜的,但小慶舅媽給他定的標準是90分以上,差一分沒有獎勵。他怯生生地跟我商量:“老師,您可不可以把這1分給我打上去?期末的時候我一定考好,把這1分給補上?!?/p>
我想了想,說:“老師可以答應你,但你一定要兌現(xiàn)你的承諾?!蔽遗c他用小手指拉了勾,秘密地定下了這一特殊的約定。期末時,小慶果然兌現(xiàn)了承諾,實現(xiàn)了他的目標,而且超過了媽媽和舅媽給他定的目標。
理解是改變學生頑劣的一副良藥。在以后的日子里,每當看到課堂上小慶專注的神情、看到大掃除中他揮汗如雨的身影、看到他和同學相處中燦爛的笑容時,我的心里就像春日的陽光一般明媚。我知道小慶身上確實發(fā)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