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清坤
觸摸美好生活,描繪詩意人生
海南省儋州市芙蓉文學社成立于新千年之初。該社于2002年創(chuàng)辦文學月報《校園文化》,刊登社員和指導教師作品。近五年來,社員作品有220篇在《作文與考試》等20家作文刊物發(fā)表。
指導教師:董新明? 吳秀園
直到如今,那濃濃的年味仍留在我心中,像一杯醇厚的茶,沁人心脾。
——題記
孩童時期,最期待、最渴望的,莫過于過年?!斑^年”意味著有新衣裳穿,有壓歲錢可拿。在我心中,最難忘的,便是那無處不在的年味。
大年三十前一個星期,身體健碩的奶奶便從市場上購回各種食材,開始腌制臘腸。她先將豬肉剁成碎末,再調(diào)上鹽、酒、醋等佐料,然后把拌好的肉餡灌進洗凈的腸衣里,分成長長的幾條。記得小時候,趁奶奶不注意時,我便用胖乎乎的手一把抓起肉末,往嘴里塞,頓時,一種甜甜咸咸的味道立刻充斥大腦,我“哇”地一聲哭了。奶奶并沒有責備我,只是笑呵呵地把我這個“小花貓”帶去衛(wèi)生間清洗。奶奶在腌制臘腸后,總會留出一小部分,在鍋里加工一下,然后給我拌飯吃。那噴香的米飯加上甜中帶酸的臘腸,便讓我嗅見了“年”的味道。
孩童時期的新年,是最有味道的——無論是奶奶的臘腸味,還是媽媽煮的飯菜香味,或者是紅包味,它們像珍珠一般,一點點豐盈我的童年時光,醇厚我心中的年味。
而今,奶奶的身體不再硬朗,年老笨重的身軀像一口大鐘,無法再擔起腌制臘腸、煮肉祭祖的重任了;而其他小孩都長大了,也似乎不那么喜歡過年,而且人們學會了發(fā)微信紅包……所有這些,使得年味似乎有些淡了,不如那八寶粥般濃稠??晌矣X得,不是時代變了,而是人的心變了。
現(xiàn)在的年味,已在慢慢遠去,但我仍記得孩童時的年味,它將在我心中永遠存留,永遠溫暖著我。
評點:行文主要亮點在于,擅長剪輯畫面,捕捉具體細節(jié),來表現(xiàn)曾經(jīng)的“年味”。奶奶腌制臘腸,“我”在一旁“饞嘴”;全家人除夕團聚,為先輩祭奠,給“我”慶生;過年時說吉利話,討得長輩們的吉祥紅包,“我”頭腦活絡(luò),斬獲多多……而篇末關(guān)于“年味”的議論感喟,無疑增添了文章的分量,令人咂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