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鍋
大臉組決定不做雜志的微博發(fā)出去之后,曾一度沖上了熱搜前二十。
微博的私信也要炸了,很多讀者都發(fā)來長文哭著說,這本雜志從小學看到了大學,是他們的青春。
其實,也是我的青春啊。
我還記得,二零零九年我入職的時候,當時的人事經(jīng)理問我,想分到哪個組。
因為我是看著臺灣言情小說長大的,所以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飛言情組。
從二零零九年到現(xiàn)在,見證了它的鼎盛,然后逐漸衰退,最后到了結(jié)束的這一刻。
前陣子我去剪頭發(fā),躺在那洗頭,看起來像二十出頭的小哥出于職業(yè)習慣,問我在哪兒上班。
放在以前,我都會臨時興起瞎編一個,基本上是雜志里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那些職業(yè)。
光是我記得的,就有整容醫(yī)院的前臺、網(wǎng)紅火鍋店的服務員、商場化妝品專柜的柜姐……然后開始編造一些亂七八糟的故事。
往往把問這個問題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我感覺我可能有一點演戲的天賦。
但是那次,我反問洗頭小哥,你看過《飛言情》嗎?
小哥一邊給我沖水一邊說,上初中的時候看見班上的女同學悄悄在自習課看過,他也借來看過幾本,封面花里胡哨的。
我用白眼盯了他一眼:“那好看嗎?”
小哥尷尬地笑笑:“你是不是在這個雜志上班?。俊?/p>
好家伙!
骨子里瞎編的基因又動了起來,我開始訴苦:“不是,我哪有這么厲害,我是給這本雜志寫稿子的啦?!?/p>
小哥給我沖第二次水,配合地接下我的話,“哇,真厲害?!?/p>
我臉不紅心不跳接著編:“沒有啦,其實我只過了一個稿子,他們審稿的人太嚴格啦。”
小哥給我打圈圈揉著護發(fā)素,開始有點敷衍:“那你也很厲害啦?!?/p>
我在心里翻了個白眼,想說,你還有新鮮的詞嗎!
我厚著臉皮問:“你下班后去買一本看看吧,支持我一下?!?/p>
小哥笑嘻嘻地答應了,然后加快了給我沖水的速度,飛快地把我送去了理發(fā)的地方。
結(jié)果直到我結(jié)賬走人了,他也沒過來問我的筆名叫什么。
哼,下個月,你想買都買不到了!
想到這,又有點感傷。
我記得剛?cè)肼毜臅r候,每個月雜志上市的時候,我們幾個人吭哧吭哧地背著一疊嶄新的雜志,去我們早就蹲點好的報刊亭和書店,一家家的送雜志和海報,就想要一個顯眼的位置。
后來隨著雜志的知名度越來越大,我們再也不用去送雜志了,甚至還有了A和B兩本。
其實早在2020年底就已經(jīng)做好心理準備了,當時領導通知我們,雜志明年改回單月刊,我們就悄悄在心里告訴自己,至少還有一年,加油。
眼看著報刊亭越來越少,不是拆了就是改成了煙酒小鋪,紙媒生存下來的確不易。
這是《飛言情》的最后一期,但絕不是我們的終點,雜志雖然不做了,飛言情的公眾號和微博還在繼續(xù)營業(yè)。
還有不少讀者擔心我們幾個人的生活問題——雜志不做了,小編們豈不是都失業(yè)了?
放心吧,我們不僅不會失業(yè),而且還要做更多好看的書來讓讀者花錢(……),且等著瞧吧。
講不出再見,也是再見的一種。
青春,終究是要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