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彥紅 邢延奎
摘 要:古詩文化是我國古老的精神文明的體現,其意境幽深,寓意豐富,是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古詩采取策略性教學,能夠使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掌握能力得到鍛煉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及思想品性得到整體的進步,為小學生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加強在古詩方面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策略的提升,全面理清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教學的整體思路,使小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5-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5.038
我們古代的文人墨客常以優(yōu)美的、簡練的詩詞來表達內心的情感,用巧妙的語言來組織出具有時代特征的風土人物、思想審美等,常常設計出讓人向往的神秘意境,也是內心的意愿的表達。小學低年級時期的語文古詩教學往往是對一段經典的回顧過程,不但對古詩的原有藝術風采進行展現,還要運用古詩當中的美好情景來引導學生對美的審視,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要以學生的視角來開展教學工作,尋找適合小學生的古詩教學方案,做好小學古詩的教學工作。
一、古詩教學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的價值
我國有著多姿多彩的古代文化,古詩是當時比較流行的一種頗富感染力的創(chuàng)作方式,不但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還體現了詩人的悠然嘆息。那么在如今的現代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的古詩教學計劃需要適合新時代下中國特色的教育要求。工整對仗、合轍押韻是古詩講究的方式,低年級學生在學習古詩時,要注意文字的規(guī)范和準確,強化語文精練語言的水平。并且古詩是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藝術,詩人常常采用夸張、疊詞等多樣化的修辭手段來完成作品,我們在朗讀古詩時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古詩學習也可以使低年級學生在詩人所刻畫的意境當中受到某種啟示,擴展了想象空間和藝術表現能力。使小學生更加喜歡古詩,并且愿意對古詩進行主動學習及探索,體會古詩的儒雅風韻。
二、小學古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中古詩學習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古詩教學中,難免存在一些問題。我們針對小學古詩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以下分析。
(一)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钡?,在教學工作當中,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課堂教學內容主要是講課與背誦,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教學方式,壓制了學生身心正常的進步,長時間的知識填充讓學生精神受挫、能動性較差,創(chuàng)新思維不活躍,弱化了問題意識,并且積極探索知識的能力也降低。教師為了保持學生的高分率,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機械化抄寫、默寫大量的課文內容,這種枯燥無味的學習,使低年級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生學習熱情的跌落,必然導致其學習不夠主動,學習品質大大下降,如果他們不具備學習的積極能動性,學習效果就會差強人意。
(二)輕視古詩內容與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的聯系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在學習古詩時要對詩文進行通篇誦讀,要在讀的過程中去體會當時人們的情感世界,感悟詩句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引領學生掌握古詩內容時,常常不注重詩詞的產生背景。古詩中作者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大部分古詩展示的都是作者的心得體會,假如不知道詩人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就會導致理解上的不充分,不算是完成了古詩的學習。
(三)忽視對詩詞意境的領悟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針對古詩教學較為重視對基本的詩句字面意思的講解,而古詩的學習重點是意境,部分教師常?;诮滩膬热?,把對詞句的解釋作為教學的目標、教學的任務,在課堂上讓學生朗讀詩句、理解句意,認為對詩的含義清楚了,古詩的教學也就完成了,沒有去重視古詩所包含的優(yōu)美意境,也不曾對此進行詳細講解,事實上學生僅止于詩句表面意思的理解,沒有深入體會詩人的情感世界,當然就不會感覺到詩的意境。
(四)忽視古詩閱讀,死記硬背
古詩的學習中,離不開背誦與默寫,可朗讀這一關不能跳過,若不然就有點突兀了。然而,在小學生古詩教學中,部分教師會讓學生死記硬背。在古詩課堂學習中,并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機會,經常是學完生字再讀幾遍,了解詩句的意思后,再讀上幾遍,古詩學習就完成了,一共就朗讀了三、四次,談何記憶深刻,可是為了完成作業(yè),學生就只能去被迫記憶,時間一長就差不多全忘記了。
三、小學古詩教學的方式與策略
(一)熟讀朗誦,認知情感
現階段的小學生對古詩詞展開學習與領悟的最直觀的手段,即熟讀朗誦,它同時是教師教授古詩詞時的主要教學方式。小學的語文教師教授古詩詞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實行誦讀,利用引導學生朗誦和多樣化的范讀等手段對優(yōu)質的古詩詞教育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建,促使學生對古詩詞中的意境美進行充分體會,強化學生的記憶點,使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與情感認知得到增加。
(二)感知為主,增強記憶
由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存在認知水平還不太高,無法有效地接受與領悟古詩詞中的含義。教師實行古詩詞教育教學時,應該協助學生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與認知,不應該通過背誦默寫古詩詞來提升學生語文成績方面的水平。所以,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時,應該將講解和指導作為核心內容,使學生認知和了解古詩詞的水平得到提高,革新自身的教育教學手段,實現加深學生記憶力和印象的教育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