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利,武金水,袁曉艷,馬夢起,靳凱麗,郭世保
(1. 信陽農林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2. 河南省豫南農作物有害生物綠色防控院士工作站,河南 信陽 464000)
茶葉是世界上三大傳統(tǒng)飲品之一,因含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活性成分,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中國預防醫(yī)學會列為世界六大天然保健飲料之首[1-3]。信陽市是河南省茶葉主產區(qū),位于豫南地區(qū),屬淮南茶區(qū),茶葉生產歷史悠久,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茶葉品質優(yōu)異,北宋時期就有“淮南茶信陽第一”的美譽[4]。信陽毛尖作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5],茶園面積達12.47萬hm2,全市茶葉產量達5萬t,總產值近100億元,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茶產業(yè)已逐步成為信陽當地的優(yōu)勢產業(yè)、特色產業(yè)以及縣域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在茶葉主栽區(qū),種茶收入占農民收入的90%以上[5],茶葉已成為信陽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此外,茶葉出口創(chuàng)匯也是該地農產品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渠道之一。
茶葉生產受害蟲發(fā)生影響較大,害蟲危害已成為制約茶葉產量和品質的首要因素。茶樹主要害蟲有茶毛蟲、茶尺蠖、茶小綠葉蟬、茶蚜蟲、黑刺粉虱、白粉虱、綠盲蝽等,其中,茶尺蠖、茶毛蟲、茶小綠葉蟬是優(yōu)勢種群,其發(fā)生程度與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密切相關[6-10]。目前,除少量有機茶園外,茶園有害生物治理仍離不開化學農藥。據報道,茶樹使用的農藥已經超過了80種,主要是化學類農藥[11]。長期使用化學農藥會造成茶葉農藥殘留問題,易導致農藥殘留超標[12]。鑒于此,開展了信陽地區(qū)茶葉殘留量測定,為當地茶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參考。
供試藥劑:20%啶蟲脒可溶性液劑(青島中達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50%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青島中達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興農藥業(yè)(中國)有限公司]、2.5%魚藤酮乳油(廣東金農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g/L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上海杜邦農化有限公司)、40%辛硫磷乳油(廣東金農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g/L聯(lián)苯菊酯乳油(安徽春輝植物農藥廠)、25g/L溴氰菊酯乳油[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240g/L蟲螨腈懸浮劑(青島中達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30%唑蟲酰胺懸浮劑(美國默賽技術公司)。
本試驗設11個處理(藥劑劑量如表1所示),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以清水為對照。每個重復面積為25m2。分別于施藥后 2h、1d、3 d、5d、7 d、11d、15d、17 d、19 d、21d、30d和45d采摘供試茶樹,采摘部位為1芽 2、3 葉,5點取樣,每個處理采 150~ 200g鮮葉,對照區(qū)同時采摘1芽2、3葉。采摘葉片于-20℃超低溫冷柜保存。
表 1 供試藥劑及劑量
于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進行殘留測定。茶葉樣品經粉碎機粉碎,過0.90mm篩,混勻,常溫下密封保存,待測。稱取磨碎的茶樣1g置于50mL離心試管中,加入1mL飽和NaCl潤濕,加10mL提取液,置搖床振搖30min(轉速200r/min)。離心,收集上清液,重復1次,合并2次提取液,氮氣吹至近干。加洗脫液2mL,振蕩器(200r/min)振蕩,將樣液轉移至凈化柱中,用洗脫液洗脫,氮氣吹干。用乙腈定容至1mL,混勻,過有機濾膜,上機檢測,分析。
利用Excel 2016和SPSS 16.0軟件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由表2可以看出,在選用的10種藥劑中,2.5%魚藤酮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g/L聯(lián)苯菊酯乳油和240g/L蟲螨腈懸浮劑在處理后2h時茶葉的殘留量相對較低。其中2.5%魚藤酮乳油和240g/L蟲螨腈懸浮劑下降速度很快,在處理后3 d時已全部消解,化學檢測為零。40%辛硫磷乳油殘留量下降更快,在噴藥1d時已檢不出。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在藥后2h時殘留量為7.320mg/kg,與歐盟規(guī)定茶葉中最高農藥殘留限量要求的10mg/kg[13]較接近(表3),但其消解速度較快,在第3天時已降至2.060mg/kg。生產上采摘茶葉可在藥后3 d進行。30%唑蟲酰胺懸浮劑消解速度較慢,藥后2h時殘留量為14.800mg/kg,藥后5d的含量為4.460mg/kg,需要較長的茶葉采摘間隔期。
表 2 不同藥劑處理茶葉農藥殘留量比較 mg/kg
表 3 歐盟茶葉農殘最高限量標準 mg/kg
20%啶蟲脒可溶性液劑、25g/L溴氰菊酯乳油和30%唑蟲酰胺懸浮劑殘效期較長,藥后45d,在茶樹葉片上還能檢測到微量殘留。根據歐盟規(guī)定茶葉中最高農藥殘留限量[13]要求的茶葉最大殘留限量,該試驗選取的10種農藥殘留量均在規(guī)定范圍內。該10種藥劑中,2.5%魚藤酮乳油屬于植物源農藥,藥后殘留量低,且分解快,可結合防蟲效果推廣應用。
本試驗選用的10種藥劑在茶葉生產上均可使用,但不同藥劑殘效期不同,如30%唑蟲酰胺懸浮劑在施用后第5天含量還相對較高。為盡可能降低殘留量,在生產中應在安全間隔期后采摘茶葉。此外,還可采用多種措施減少農藥殘留量,如盡可能減少農藥使用量,嚴格按照各種病蟲害的最佳防治指標用藥;盡量使用生物農藥;及早消滅蟲源,降低優(yōu)勢害蟲大發(fā)生概率;采用先進的施藥器械,提高用藥效率,精準用藥[14];通過使用有機肥提高茶樹抗病蟲能力;保護天敵。總之,加強病蟲害的診斷,科學用藥,精準用藥,將病蟲害控制在防治閾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