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歲末年初,《畫說竹翁——徐秉方繪畫集》問世了。與徐秉方先生以往出版的書不同,該作盡管緊緊圍繞“竹”字,但主角卻并不是精美的竹刻,而以大篇幅展示其所畫之竹。
站在一竿參天綠竹面前,我們該如何去理解它的生命力?古人說,寒天草木黃落盡,猶自青青君始知。
了解過“竹翁”徐秉方,你一定也會有同樣的感受。終日與竹為伴的徐秉方,知竹、愛竹、刻竹、畫竹。在他的生活中,竹和自然界都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對象。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留青竹刻傳承人,在他的手中,緊握一生的除了一把刻刀,如今更多了一支畫筆。
年逾古稀卻愛上揮毫灑墨,開懷走進繽紛絢爛的繪畫世界,他的人生有哪些新的收獲?他的繪畫基本功是如何練就的?與名人大家交往有何感悟?對傳承與創(chuàng)新又有哪些獨到的見解……相信聽完他的心路歷程,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fā)。
徐秉方,1945年生于江蘇常州,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留青竹刻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其在跟隨父親徐素白鉆研竹刻手法的同時不斷精進畫藝,又受到唐云、陸儼少、江寒汀、程十發(fā)等書畫名家的影響,并從自然界和生活中擷取藝術(shù)靈感,近年來潛心于繪畫創(chuàng)作而頗有所得。
此本《畫說竹翁——徐秉方繪畫集》,集徐先生書畫、竹刻、壺刻精品百余件于一冊。圖為畫集封面及書影。
《中國收藏》:此番集百余件精品于一冊的《畫說竹翁》是您首次出版的畫集,通過這本沉甸甸的書,您想要傳達什么?
徐秉方:拿到畫集后,我感慨萬千。人們通常認為,對于平面類雕刻,繪畫是為雕刻服務(wù)的。如今“配角”走上臺前成為了“主角”,有些人會激動,有些人會不解,但新奇和驚訝是大多數(shù)人看到這本畫集的感受。在我看來,無論從事哪一項傳統(tǒng)藝術(shù),繪畫功底以及文化修養(yǎng)都是基礎(chǔ),必不可少。
此外,描繪自然、美化自然、歌頌自然,這就是我作畫的主旨。從古至今,畫家的風(fēng)格都會受到時代背景和心境的影響,比如身為明室后裔的八大山人時常在作品中以“白眼向人”的魚、鳥來表達對滿清王朝的不滿和憤恨。而我有幸身處盛世,如今時代在發(fā)展,社會面貌欣欣向榮,因此我的心情是愉悅的。于是,我筆下的畫作展露出的就是自然與生活的美好,比如一些描繪瓜果蔬菜、魚、蝦等題材的作品。我還會在題款中涉及少時的經(jīng)歷,希望年輕人能通過我的畫作了解改革開放后的社會變遷,更加珍惜和熱愛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中國收藏》:在表現(xiàn)美好生活的題材之外,我們發(fā)現(xiàn)竹這一題材在您的繪畫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與其他題材相比,竹對于您而言是不是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寄托?
徐秉方:無論是物質(zhì)生活還是精神生活,我都離不開竹子。
我對竹子的情感源于童年。在江南農(nóng)村,許多人家門前都有竹林,與人們的生活可謂息息相關(guān)。這些竹子有的細如手指,有的粗如手臂。到了春天,竹筍是家家戶戶桌上一道鮮美的菜肴。我小時候,孩童們都愛在竹林里玩耍、攀爬大竹竿,我還會用竹子制作簡易玩具、釣魚竿以及鋤頭柄等實用農(nóng)具,編織各種籃籮和工藝品。從小我就喜歡在竹竿上刻畫,連家里的竹制器具上也都被我刻滿了雞、鳥之類的圖案。
后來,我開始真正從事竹刻,每年都會去山上的毛竹林里取材,涉足了更為廣闊的竹的天地。竹林中大的毛竹通常有上百斤重,非常壯觀。走在毛竹林里,呼吸著帶有竹葉清香的空氣,聽著潺潺的流水聲以及不時傳來的鳥鳴……在這樣絕塵的環(huán)境中,我的靈感就進發(fā)了,于是,在刻竹之余我開始畫竹。
《中國收藏》:在畫集中,我們能看到非常豐富的色彩,僅描繪竹子這一題材的就有紅竹、墨竹、綠竹……對于色彩的使用,您是如何考慮的?
徐秉方《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138.5厘米×34.5厘米2019年冬
徐秉方《竹石圖》138.5厘米×34.5厘米2019年冬
徐秉方以刀當筆,以畫自娛,二者缺一不可。圖為畫集中展示竹刻、壺刻藝術(shù)的書影。
徐秉方:最開始我認為自己是“竹友”,之后我把自己看成一根“竹子”,現(xiàn)在我老了,就成“竹翁”了——知竹、愛竹、刻竹和畫竹的老翁。
繪畫讓徐秉方身臨其境、樂在其中。
(注:本文配圖均來自《畫說竹翁——徐秉方繪畫集》)
徐秉方先生創(chuàng)作的留青竹刻一向為海內(nèi)外收藏家所重,且成為他們到處尋覓的珍藏。在行家里手們看來,一件上乘的竹刻作品往往始自最初對畫稿的悉心籌謀,只有將筆墨功力與刀工技藝配合得天衣無縫、融會貫通,才能到達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與慣常見到的竹上墨稿不同的是,徐秉方在畫中描繪的卻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五光十色之景,大異其趣。對于這位已取得如此成就卻轉(zhuǎn)而開拓新天地的藝術(shù)大家,除了贊嘆,其對彩墨的探索實踐也引發(fā)了觀者更深的思考……
“為繪好每幅畫,他既博采眾長融精妙于筆端,又不拘泥于某一畫種、某一畫派,以規(guī)避束縛,免于流俗。他堅持繪畫隨類賦彩匠心獨具,充分精致完美地描述物象。所以我們在他的繪畫筆法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有機地借鑒了留青竹刻浮雕中的刀法——切削手法的爽利感與造型虛實相應(yīng)、薄中見厚的體量感;我們能在他的同一幅畫中感受到中國畫大寫意豁達輕松的揮毫與清朗優(yōu)雅的沒骨互動,與雙勾、暈染的筆法交相輝映的多姿意蘊;也有滋潤的色澤中伴隨著濃重老辣的焦墨重彩所激揚出的柔美與蒼勁相伴的生動凝練?!?/p>
——中國工藝美術(shù)學(xué)會原副理事長 唐克美
“通過徐先生的竹刻,看到的是一種平靜與悠然的心態(tài);而他的繪畫卻充滿了張力,像是一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在向我們揮手,告訴我們他的內(nèi)心是多么樂觀、向上、陽光、自信。這是他在用繪畫的語言表達對生命、對生活、對藝術(shù)的理解與追求。他把單純對藝術(shù)的追求,延展成為一種更為宏大的精神力量——困境中的掙扎與掙脫后的快意。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安享晚年,但這種“安享”卻并非安逸與悠閑。像徐先生一樣,能在晚年主動求變、積極創(chuàng)新者,才是我們應(yīng)該效法的對象?!?/p>
——天津美術(shù)館副館長、研究館員 盧永琇
“想到要評閱一位竹刻家的中國畫,筆者腦海中首先浮現(xiàn)出工筆、白描或小寫意的畫面,充滿著濃郁的傳統(tǒng)文人畫意味。然而,當一幅幅色彩明艷的彩墨畫闖入視線時,筆者大感意外。
……
幾千年來的文人畫傳統(tǒng),使中國畫色彩發(fā)展有限。而在當今豐富多彩的時代,我們的視覺感受和審美需求都在呼喚著更為絢麗的色彩。而西畫有其悠久的色彩研究和表現(xiàn)歷史,其中的精髓值得中國藝術(shù)家研習(xí)。正如徐悲鴻當年所言:‘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用者融之。不足的地方不思進取,那就是故步自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徐秉方明顯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因而敢于取長補短推進中國畫?!?/p>
——南京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教授、中國畫學(xué)會理事 聶危谷
“徐秉方先生的繪畫和竹刻作品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從兩種形式的作品中都能感受到濃郁的煙云流動感。繪畫作品中的水墨氤氳是通過毛筆來控制水與墨的配比關(guān)系,以及水墨與紙張接觸的一剎那產(chǎn)生的形態(tài)變化來實現(xiàn)的,在二維平面空間上用加法的形式,塑造與表現(xiàn)出三維虛擬形體與空間,墨色和線條的虛實是畫面的主體表現(xiàn)語言。而在他的留青竹刻作品中,毛筆換成了刻刀,紙張換成了竹子,水墨換成了竹青,是在有限的‘青層做減法,‘青色的厚薄好似墨色的濃淡。雖然工具與材料不同,但兩種畫面呈現(xiàn)出的朦朧與蓊郁氣息是一脈相承的,這主要得益于徐先生一直以來對于書畫功底的重視?!?/p>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閔俊嶸
(注:上述點評文字節(jié)選自《畫說竹翁——徐秉方繪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