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寶藏》第三季的熱播,兵馬俑攝影師趙震也走進了大家的視野。趙震算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二代”,父親就曾是“兵馬俑”的工作人員。他小的時候趴在1號坑邊上,看著父輩們圍著陶俑工作就很羨慕,長大以后自己就成為了他們。
從1997年第一次進入秦俑至今,趙震已經(jīng)當(dāng)了23年的兵馬俑攝影師。趙震每天都會有6到8小時穿梭在俑坑里,不停地在站起來、蹲下、跪下的姿勢間切換,一天幾萬步下來,他和大家都是灰頭土臉的。而且,俑坑內(nèi)的溫差很大,又不能借助電器降溫或取暖。夏天的時候,1號坑被趙震他們稱作是“減肥訓(xùn)練班”,幾個月瘦二十幾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三伏天的話,大家從俑坑里出來,衣服上的汗堿都僵硬了。而冬天又不能穿很厚,生怕臃腫了,在局促的空間里就蹭到陶俑。
即便是這樣,趙震依然特別動容地向所有人說:“我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p>
在每年的冬至,大概就是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太陽光會在下午兩點到西落時分,以低角度射進俑坑,灑在兵馬俑的臉上。在陽光的映照之下,陶俑們栩栩如生、流光溢彩,“好像所有的兵馬俑都‘活了,它們站立了兩千多年,就是當(dāng)年大秦帝國的縮影”。
為了等待每年的這次“光影”,趙震十二月底會去蹲坑。從下午兩點到太陽西落,哪怕一年只能拍出兩張片子,都非常值得。對于趙震來說,這樣的太陽光一等就是一年!如果遇上陰天下雨之類的天氣,就得繼續(xù)再等下一年。正是這份執(zhí)著和耐心,才讓大家都能有機會感受到這一年僅有的一次震撼。
或許在外人看來,每天給兵馬俑拍照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趙震樂此不疲。他“樂”的不僅僅是攝影本身,也不只是鏡頭所對準(zhǔn)的每一個兵馬俑,而是兵馬俑背后的歷史和祖先創(chuàng)造奇跡的工匠精神。即便掉落了帝國與民無禁的服飾色彩,趙震依然說他們并不是冷冰冰的陶土,當(dāng)和他們眼睛對視的時候,站在面前的,是穿梭而來的祖先。
這種感受,在他無意中從一尊秦俑上發(fā)現(xiàn)了工匠指紋的那一刻,變得更加真實厚重了。
那一天,趙震在秦俑的胡須和下唇發(fā)現(xiàn)了指紋,那是千年前塑造這尊秦俑的工匠留下的。剛剛發(fā)現(xiàn)時,他腦子轟地一聲幾乎傻在原地,那種感覺很微妙。同一個位置,制作兵馬俑的秦朝工匠仿佛剛剛離去,留下指紋印跡,下一秒趙震接踵而來。“這一秒”的時間,跨越了2200年。
趙震現(xiàn)在新的工作,就是給這些出土的秦俑,制作“身份證”,就像是我們正在進行的人口普查,每一尊秦俑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其實趙震說他最初接到節(jié)目組的邀約時是猶豫的,長年習(xí)慣了鏡頭之后的工作,他怕自己不能在鏡頭前把最好的兵馬俑世界和大家分享。但是太太卻告訴他:在你的背后,是八百尊氣勢恢宏的兵馬俑,還有什么不敢的呢?
這是趙震的底氣,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底氣,也是歲月和歷史沉淀給我們的底氣。
熱議銳評:趙震守護的不僅是兵馬俑,更是所有中國人的文化家底。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文物工作者,對自己職業(yè)發(fā)自肺腑的熱愛與赤誠。這種浪漫到極致的赤子之心,永遠都令人為之動容,也永遠都不會被時光蹉跎!
素材運用:工匠精神;我的守護;值得;歷史之美;傳承文化;穿越……
(資料來源:東方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