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環(huán)環(huán)
歲月荏苒,時光流轉間,三毛逝世已經30年了。她流浪了一生,在遙遠的撒哈拉沙漠,在世界上的很多角落,留下了人生最美的回憶:如夢似幻、如詩如畫。數(shù)十年來,這位傳奇女子用她的文字感動著世人。她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才華,贏得了許多人的愛,但內心深處,她難掩疲憊與孤寂,依舊是那個自閉在家、希望得到認可的小女孩。
“逆子”
1943年3月26日,重慶黃桷埡,陳家二女兒三毛出生了,取名陳懋平。剛開始寫字的時候,由于學不會寫那個“懋”字,三毛便自作主張把它去掉,叫自己陳平。
作為家中的老二,三毛說:“老二就像夾心餅干,父母看見的總是上下那兩塊,夾在中間的其實可口,但是不容易受注意,所以常常會蹦出來搗蛋,以求關愛?!彼裕敲舾械?,在其他孩子還不知愁滋味的時候,她已經開始思考自己活著的意義了。
在父母眼里,三毛不僅有些孤僻,甚至還有些怪異。她不玩任何女孩子的游戲,也不跟別的孩子玩,總去家附近的荒墳邊玩泥巴。對年節(jié)時殺羊最感興趣,從頭到尾盯住殺的過程,“看完不動聲色,露出滿意的表情”。她從小不聽話,跌入了家人不允許靠近的廚房水缸,吃飯的大人聽到打水聲音激烈,沖到水缸邊,發(fā)現(xiàn)三毛頭朝下,腳在水面上拼命打水求救?!八缀苌?,這個小孩子居然用雙手撐在缸底,好在她高一點,這樣小腳才可打到水面出聲?!彼惶嶂境鰜頃r,沒有哭,說了一句“感謝耶穌基督”,吐了一口水。
初二的時候,由于長久地沉浸在文學世界里,三毛荒廢了不少學業(yè),第一次月考就有四門功課不及格。她覺得愧對父母,于是開始認真學習,就連向來厭惡的數(shù)學,也靠死記硬背記住所有的習題。
后來,數(shù)學小考拿了滿分,但是數(shù)學老師不相信,懷疑她作弊,拿著考卷逼問她。三毛說:“作弊,在我的品格上來說,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師,也不能這樣侮辱我?!崩蠋熀苌鷼猓瑔为毥o三毛一張她從來沒聽過的方程式考卷,結果三毛當場拿了鴨蛋。
老師認定她作弊,用墨水在她眼睛上畫了兩個圈,讓她在校園里走一圈。她被老師羞辱、被同學嘲笑,心理大受打擊。之后,三毛開始逃學,逃到公墓里、溜到圖書館里看書,直到最后的休學。“她自尊心很強,說不愿上學就真的不去。父母最后只能接受、認同?!苯憬汴愄镄幕貞?。
休學后的三毛,整天窩在房間里看書。漸漸地,她變得越來越自閉,她抗拒外面的世界,就連嘗試著走出家門,都失敗了。
那個時候,三毛經常發(fā)脾氣哭鬧,不是與弟弟打架,就是對家人惡語相向,之后便陷入深深的自責與自厭中。
無奈之下,父親陳嗣慶和母親繆進蘭承擔起了教育她的重任。陳嗣慶教她背唐詩宋詞、看《古文觀止》、讀英文小說。三毛喜歡音樂,就請鋼琴老師來家里教;喜歡畫畫,就帶她遍訪名師學藝。他們順著三毛的性子讓她成長。三毛形容那段時間的自己“是一個逆子”,“她追求每一個年輕人自己也說不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的那份情懷。因此,她從小不在孝順原則下做父母請求她去做的事情……跌倒過,迷失過,苦痛過,一如每一個‘少年的維特?!?/p>
她跟隨顧福生學畫,說:“我不是一個能夠苦練下功夫的人,如果我能苦練,也許在繪畫上會有點小成就。”往后的人生中,她也談論過自己的美術生涯,說:“我覺得是美術喜歡我,不是我喜歡美術?!鳖櫢I鷮⑺龑懙淖髌方o了時任《現(xiàn)代文學》的主編白先勇,白先勇回憶:“(顧福生)說他有一個性情古怪的女學生,繪畫并沒有什么天分,但對文學的悟性卻很高?!比牡谝黄≌f《惑》得以發(fā)表。在這篇作品里,她不斷重復一句話:“我來自何方,沒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風呼呼地吹……海嘩嘩地流……”這被研究者視為三毛最早對生命的追問??傊@次發(fā)表作品是一雙有力的手,將三毛從自閉的黑暗中救起。
父母的教育和多年苦讀成了創(chuàng)作的養(yǎng)料,她不間斷地寫,發(fā)表了多篇文章。后自薦去中國文化大學讀書。父親陳嗣慶說她從這時起“轟轟烈烈地去戀愛,舍命地去讀書,勤勞地去做家教,認真地開始寫她的《雨季不再來》”。他與繆進蘭都樂于見到女兒的變化,見到她終于從幽居走向人群。
流浪
對于父母的愛,在離家多年后,三毛曾表示:“(父母)照顧我太周到了,我不能建立自己的人格。離開家庭是我的轉折點,這不是我跟家庭有不好的關系才離開,我很愛他們。我離開只是想建立自己。”
流浪,成為她今后人生中的主旋律。三毛形容自己的第一次流浪,是“在沒有辦法的情形下,被感情逼出了國”。
19歲時,她看了師兄舒凡的文章,產生了“少女對英雄崇拜的移情”。從此,舒凡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兩人開始戀愛。舒凡高三毛兩個年級,他快畢業(yè)時,她提出“你畢業(yè),我休學,兩人一起做事,共同生活”,他拒絕了。她恐嚇說:“我有一個朋友在西班牙,在那兒有事業(yè),要是你畢業(yè)不娶我,我就出國去?!笔娣矝]有給出直接的答復。她拿著護照和機票去找舒凡,再度陳情。舒凡說:“祝你旅途愉快。”第二天,她飛去了馬德里留學。
在馬德里,她認識了還在讀書的荷西。在這自由熱情的國度,三毛受傷的心靈慢慢治愈,她又遇見了愛情。初到西班牙的那個圣誕節(jié),三毛第一眼看見荷西時,就像觸電了一樣,心想,世上怎會有如此英俊的男孩。
那時,荷西還不到18歲。荷西對三毛的愛既直接又熱烈,不久之后便向三毛求婚了。他說:“再等我六年,讓我四年念大學,兩年服兵役,六年以后我們就可以結婚了。我一生的愿望就是有一個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太太,然后我去賺錢養(yǎng)活你,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夢想?!?/p>
這個夢想讓三毛有一股要流淚的沖動,但在她看來,荷西還是個孩子。她希望荷西不要再做那樣的夢,也不要再來找她了。就這佯,三毛趕走了荷西。
結束馬德里的學習后,三毛飛赴德國留學。其間她在歐洲游歷多個國家,又去了美國。歷經疲憊后,她決心飛回臺灣。回到臺灣,三毛經歷了另一次心碎。她本與一名德國男友談婚論嫁,答應對方求婚后第二天的當晚,男友因心臟病離世。三毛吞了一整瓶安眠藥,試圖自殺,幸被搶救回來。
這次,她決定再度遠走,又一次飛去了西班牙。在這里,她與荷西重逢,二人結婚。與荷西的愛情是三毛盛名的開始。關于她和荷西的愛情,她在書中已盡數(shù)講畢,為她帶來聲名的《撒哈拉的故事》《夢里花落知多少》《溫柔的夜》《哭泣的駱駝》皆由此而生。
三毛認為,如果不是荷西給他自由、愛和信心,她一本書都寫不出來。三毛的文字在愛情里扎了根,又從世間萬物攫取養(yǎng)料,只要她這么天長地久地愛下去,她的筆就永遠不會干涸。
然而,意外卻先一步到來。1979年,荷西在海底進行水下工程操作(荷西是水下工程師)時意外喪生。在看到荷西的遺體后,三毛緊緊握住荷西的手。荷西下葬時,三毛更是發(fā)了瘋似的抱著棺木不肯放手,不斷地喊著“荷西回來”。
荷西走后,三毛隨父母回到故鄉(xiāng)。但此時的她就像是一副行尸走肉,每天都掙扎在自殺的邊緣。有一次,三毛突然對父母說:“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為對我來說,那將是一個更幸福的歸宿。”
是啊,一個不恐懼死亡的人,又怎會畏懼自殺呢?
母親苦苦地請求她,再試試,再試試活下去。父親更是氣到失去控制,說:“如果你敢做出這樣毀滅自己生命的事情,那么你便是我的仇人,我不但今生要與你為仇,我世世代代要與你為仇,因為是——你,殺死了我最最心愛的女兒——”
也許,在那一刻,三毛才明白她有責任為父母活下去,在沒有荷西的世界里,拼盡全力地活下去。
傳奇
遠在撒哈拉的三毛回臺灣時才知道自己的轟動。1979年,她從落地桃園機場的飛機上下來,閃光燈沒停過。
她成了臺灣島上最火的女人,忙得不可開交,到哪兒都有大批擁躉。時任《聯(lián)合報》副刊主編的詩人痖弦回憶:“三毛在中國文學史上,以一個寫作的人,能引起這么大的注意,產生這么大的回響,恐怕從五四以后沒有第二個?!?/p>
1981年10月,高雄市文化中心容納1300人的至德堂溫度飆升,開到最大功率的冷氣并未能消解在場紅男綠女臉上的汗滴,更不能降低他們散發(fā)的熱情。堂內放著《橄欖樹》,齊豫安撫人心的嗓子難得失了效。這首歌的作詞者三毛風塵仆仆而來,準備進行回到臺灣后的第一場正式演講。
緊閉的門外也擠滿了人。演講開始了,三毛柔軟的聲音被焦躁切割到支離。外面的人一遍遍齊喊:“我們要三毛。”為了安撫他們,工作人員在室外裝上了揚聲器。三毛說:“三毛不值得你們這么愛,回去吧,做更重要的事情去?!钡玫降幕貜褪歉懥恋摹拔覀円?!”
父親陳嗣慶本因女兒的順利登臺而欣喜,可不間斷的演講邀約透支著三毛的體力與精力。到第74場,陳嗣慶對女兒吼道:“你要不要命?!”
到第75場,三毛也受不了了。“又一場汗透全身、精疲力盡的兩個小時又15分鐘。是平均一天睡眠四小時之后的另一份工作,是因為極度勞累而常??拗咕艿娜松巧?,但愿不要做一個筆名下的犧牲者。”
“人生這么短,搶命似的活是唯一的辦法,我不愿意慢吞吞地老死。”三毛說。她的搶命,是對生命的加速消耗。她的體力也被無限度透支,連續(xù)64月不能入睡。安眠藥的用量從一粒增加到六粒。她甚至在父母家門口迷了路。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陸士清認為,這一階段的三毛正在創(chuàng)作上陷入自設的陷阱?!叭龉瓡r代”已經過去了,為了維持“撒哈拉魅力”,滿足讀者,真實的三毛被切割、幻化。她為自己設置了傳奇模式的陷阱,她神話般的愛情產生了傳奇效應,滿足了蕓蕓眾生對傳奇的需要。由于讀者對傳奇的渴望和三毛對傳奇效應的迷信,她不得不繼續(xù)延續(xù)傳奇。
在外面,三毛苦心維持著“三毛的形象”:寬松式夾克、牛仔褲、旅游鞋,標準的三毛裝。性格開朗、思想奔放、無拘無束、走南闖北,這是人們理想中的三毛形象。在親友的回憶中,才看到這個形象之下三毛的贏弱與破敗。
1990年10月5日,三毛第二次到張樂平家,張樂平發(fā)現(xiàn)她每天工作16個小時,頸椎、肩肘落下重癥,加上年前跌傷,又不斷地發(fā)燒、昏厥,有時競連軟軟的衣服搭在身上都痛不可當,只能把自己泡在浴池中減痛。第一次來家里,張樂平細心的老伴便已發(fā)現(xiàn)她煙抽得很兇,止痛片更是一把把往嘴里送。
她已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才華,贏得了許多人的愛,但內心深處,還是那個自閉在家、希望得到認可的小女孩。盛名之下,難掩疲憊與孤寂。
1991年1月4日,在醫(yī)院衛(wèi)生間,三毛用兒時心心念念的絲襪上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48歲。這一次,她徹底斷掉了與這個世界的聯(lián)系。她悄悄地走了,沒有告別,沒有遺書,留下年邁的雙親,留下美麗的文字,同時也留給世人無盡的惋惜與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