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jīng)濟學說假設,理性人在存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會采取集體行動來使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奧爾森卻認為有共同利益的行動者不一定能實現(xiàn)集體行動,因為個人意志不同,哪怕初衷一致也會因個人行為導致集體失利,甚至存在“搭便車者”。越是在大集團中,這種傾向越為明顯?!都w行動的邏輯》作為一部經(jīng)典巨著,對個人在具有集體利益的組織中為何出現(xiàn)行動困境這一問題作出了說明。但該理論簡單地建立在“理性人”假設上,在解釋現(xiàn)實的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關鍵詞:集體行動的邏輯;困境;公地悲劇
一、集體行動理論
“經(jīng)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提出倡導市場的自由發(fā)展,因為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時,都會被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社會生產(chǎn)者的行為能帶來社會福利的最大化。但是在發(fā)展過程中,人們并不總是受惠于“看不見的手”,市場同樣也會失靈。這就必須加入政府力量引導,緩解市場失效時的后果。
此處出現(xiàn)一個悖論,假設每個行為人的思維都是理性的,為什么多個理性行為人相加卻會導致集體的非理性?奧爾森在其所著《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中給予解答:“除非一個集團中人數(shù)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強制或者其他特殊手段使得個體按照他們的共同利益行事,理性的、尋求自我利益的個體不會采取行動以實現(xiàn)他們共同的或集團的利益?!币簿褪俏覀兂Uf的“經(jīng)濟人假設”。在每個行為人個體都是理性的情況下,個體必然會更多考慮付出與收獲比,企圖以個人最小付出以達到集體最大收獲,實現(xiàn)個體的利益最大化。因此,集體利益次于個人利益。
事實上,在無法保證“多勞多得”的情況下,行為人克制自身的付出,傾向于“能者多勞”,并平攤最后的收益。這樣的“平均主義”再反作用于集體下一次的行動,整個集體就會越來越松散,從而土崩瓦解。簡而言之,“搭便車”行為的存在使得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
二、失望情緒-集體行動之間的聯(lián)系
那么,如果每個人考慮的都是個人利益,集體行動又是何以形成的呢?
涉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協(xié)調(diào),將問題從私人領域向公共領域延展。作為狹隘理性選擇模型的主要批判者之一,美國當代思想家艾伯特·赫希曼提出失望情緒與集體行動之間的邏輯關聯(lián)。
赫希曼從“在商品和服務的私人消費中容易發(fā)生的失望”出發(fā),試圖通過對消費者失望情緒的分析來把握個人參與集體行動的動機。他認為,消費者容易在具體的商品消費和體驗中陷入失望。有時候人們在購買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雖然這些商品有用,自己也完全能夠支付得起,但是當商品實際上并未產(chǎn)生消費者希望從中得到的滿足時,就會導致某些失望情緒的生成。這時候人們可能會放棄對這個產(chǎn)品的購買,也有可能轉而去購買其他更有價值的同類型產(chǎn)品。延伸開來看,就像消費者會從商品 A 的消費轉向商品 B 的消費一樣,人們也會因失望情緒的牽引,從私人事務轉向公共事務,即把私人行為轉變?yōu)榧w行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政府通過征收燃油稅,試圖減少排放、促進環(huán)境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但民眾個體認為,稅收上升導致個人成本上升、個人利益受損。當每個勞動者都感受到自身利益受損時,集體的利益就顯得不那么重要。當個體的聲音聚集,則容易產(chǎn)生不理智的集體行動。如果集體最終妥協(xié)并改變政策,那么全社會都可享受到因此帶來的個人福利。但少數(shù)不理智的個體就會承擔更大的風險,這種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結構導致“搭便車”行為。因為集體行為的所有成果是大家共享的,具有公共性,但風險卻不是平均分配的。
因此,當集體人數(shù)較少時,集體行為相對容易達成;但隨著人數(shù)的增加,集體行動變得愈加困難。因為在人數(shù)較多的大集體中,要通過層層協(xié)調(diào)達到平均分擔成果的目的,十分不容易。而且隨著參與人數(shù)的增多,人均收益就會減少。
三、公地悲劇
“公地悲劇”就是集體行動失敗的典型案例。公地悲劇”( Tragedy of the commons) 一詞是美國生物學家哈丁于 1968 年提出的,本意指在一塊對所有牧民開放的公共草場上,每個理性的牧民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動機的驅動下,不斷增加放牧,最終由于過度放牧而導致公地草場荒漠化的悲劇現(xiàn)象?,F(xiàn)在我們常用以描述公共物品的使用上,即公地作為一項公有財產(chǎn)或資源被免費提供給所有人,所有人都可以無差別地享受,卻沒有最終擁有權。為了滿足個人利益,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克制的過度使用,久而久之導致資源枯竭,最終沒有人能享受。雖然每個人在使用時都知道過分使用會造成嚴重后果,但為了不使個人利益受損,沒有人選擇去阻攔、或者沒有人能夠阻攔,甚至寧愿產(chǎn)生“既然大家都這樣做,我不做就是損失”的心理加劇了悲劇的產(chǎn)生。就如亞里士多德提到的那樣:“凡是屬于最多數(shù)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顧的事物,人們關懷著自己的所有,而忽視公共的事物;對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對他個人多少有些相關的事物。”
四、對集體行為的管理、制約
實際上,無論是搭便車行為,還是公地悲劇,集體行為是需要國家、市場和社會的多中心治理及其制度規(guī)范的。比如由于一定的社會成員對公地都有一定的使用權,可以由公民自主成立管理組織合作管理。既可以提高公地的使用效率,也可以提高個人的收益率。在此過程中,政府可適當給予財政補貼或政策傾斜,來鼓勵該管理組織正常運營。又因為在對公共資源的管理使用中,管理者與所有使用者有著共同的利益,他們會對此更加上心。同時,可出臺一些過度使用公共用品的懲罰機制,規(guī)定社會每一個體適量使用的上限,制約個體的行為。
集體行為雖有其弊端,但合理利用也會產(chǎn)生良好效益。如上海市推行的垃圾分類,是一個強制執(zhí)行的集體行為。前期需要政府、各組織協(xié)力推行,全民共同參與,出臺各項嚴懲措施規(guī)范居民行為,但久而久之,所有人就會享受到帶來的變化;再比如連續(xù)兩年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展現(xiàn)了中國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水平,同時也是上海城市形象的宣傳片。當上海市民以更平易近人、更友善互助的姿態(tài)面對外來商貿(mào)團、外籍旅客時,就會在他人的心中印下美麗中國的影子;同樣,人類社會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演進,形成了許多普適性的共同價值。當下,隨著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在社會群體性事件中,利益受損者的經(jīng)歷會喚醒隱藏在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共同價值,使很多非利益直接相關者積極關注事件,形成廣泛的輿論共識。特別是作為理性人的“社會精英”以“零收益預期”參與集體行動時,將對集體行動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方向性影響。這些都是就是集體行為的價值體現(xiàn)。
每一個個體通過聚合在一起使力量壯大,相互制約、相互幫助達到平衡,最終走出集體行為的悲劇。在現(xiàn)實中超越理論上的集體行為的悖論。
參考文獻:
[1]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4.
[2] 曼瑟爾·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M].陳郁,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魏曉君.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評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5):92-93.
[4] 謝岳,? 曹開雄.集體行動理論化系譜:從社會運動理論到抗爭政治理論[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 (3).
[5] 石晶,? 崔麗娟.輿論支持對集體行動的影響:有中介的調(diào)節(jié)效應[J].? 心理研究, 2016, (9).
作者簡介:
楊玉潔(1994—),女,上海人,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2019級MPA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上海交通大學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