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谷慶江,張秀青,王紹達,楊 彬,王云云,崔福員,徐杏娟,尹海霞,謝春捷
(1.渤海鉆探工程技術研究院,天津 300280;2.渤海鉆探井下技術服務公司,天津 300280)
碳酸鹽巖儲層酸化通常為裂縫性儲層,非均質(zhì)性強,酸巖反應快,因此必須通過一定處理手段才能得到好的改造結果。轉向酸具有良好的均勻布酸效果,且施工簡單、破膠徹底、易于返排、清潔環(huán)保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歡迎,尤其是對于水平井措施改造[1-4]。水平井由于水平段與鉆井液的接觸時間更長,給地層質(zhì)量造成的損害更嚴重。連續(xù)油管酸化技術不僅可以解除水平井段的表皮損傷,近井地帶傷害,增加儲層與井筒的連通性,降低表皮系數(shù),還能夠有效對水平井段頂部進行布酸,確保地層和水平井段的酸液作用距離,進而起到了增產(chǎn)效果[5,6]。在國外,連續(xù)油管酸化技術具有簡單方便,施工效果好,復雜情況處理及時等優(yōu)點,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伊拉克Mishrif 儲層主要為孔隙型碳酸鹽巖油藏,具有高孔低滲的特征,儲層溫度80 ℃左右,目前主要采用長井段水平井線性井網(wǎng)開發(fā),水平井段長800~1 000 m。常規(guī)的籠統(tǒng)酸化效果較差,因此后期施工主要采用轉向酸體系+連續(xù)油管拖動酸化工藝技術,整體開發(fā)獲得了較好的酸化效果[7-10]。為了確定轉向酸在該儲層的適應性,對轉向酸體系進行詳細研究,并進行現(xiàn)場應用評價分析。
1.1.1 主要原料 酸化用轉向劑、轉向酸用緩蝕劑、酸化用緩蝕劑、酸化用多效添加劑(以上產(chǎn)品均為渤海鉆探工程技術研究院自產(chǎn)產(chǎn)品),鹽酸(分析純)、巖心(伊拉克Mishrif 層)、碳酸鈣、原油。
1.1.2 主要試驗儀器及設備 MARS 600 流變儀、GWF-4 高溫高壓動態(tài)腐蝕儀、ZNN-D6A 耐酸六速旋轉黏度計、巖心傷害試驗儀、水浴鍋等。
測定轉向酸體系性能及轉向等效果。
1.3.1 轉向酸體系的整體性能評價 根據(jù)前期研究確定轉向酸體系最終配方為:20%HCl+6.0%酸化用轉向劑+1.5%轉向酸用緩蝕劑+1.0%酸化用多效添加劑(破乳、助排、鐵穩(wěn)),配制轉向酸溶液,對其性能進行測試(見表1)。
從表1 可以看出,轉向酸體系均勻穩(wěn)定,鮮酸時黏度較低,為3 mPa·s,易于泵入;酸巖反應后,酸液濃度降低,酸液體系黏度增加,當殘酸pH 值為近中性時,80 ℃加熱1 h,在剪切速率為10 s-1條件下黏度可達到1 600 mPa·s,呈凝膠狀,可以起到暫堵高滲儲層孔隙的作用,實現(xiàn)儲層轉向的目的。向轉向酸體系加入10%原油,80 ℃加熱30 min,體系表觀黏度小于3 mPa·s,說明轉向酸體系在80 ℃左右地層遇到原油后可以完全破膠而且不存在殘渣。轉向酸體系遇油后自動破膠,黏度小,無殘渣,易于返排,減少了對地層的傷害。
1.3.2 轉向酸體系及成膠性能評價 成膠后轉向酸體系呈果凍狀(見圖1),而且耐溫性能良好,可以有效堵塞儲層中較大的孔隙,起到縫內(nèi)轉向、均勻布酸的目的并且成膠黏液遇油破膠,破膠液流動性良好,極易返排,而且破膠液均勻無殘渣,從而減少對儲層的傷害。
1.3.3 轉向酸成膠液耐溫效果評價 將配制好的轉向酸成膠液置于MARS 600 流變儀中,在170 s-1剪切條件下加溫至80 ℃,進行抗剪切實驗,結果(見圖2)。
通過試驗可以看出,轉向酸具有很好的耐溫效果,而且在剪切1 h 后體系黏度仍能保持在100 mPa·s,體現(xiàn)了本轉向酸體系具有較好的耐溫耐剪切性能。
1.3.4 轉向酸體系的轉向效果評價 利用伊拉克現(xiàn)場取得的巖心進行孔隙度測定,配方為:
常規(guī)鹽酸:20%HCl+1.0%酸化用緩蝕劑+0.5%酸化用多效添加劑。
轉向酸:20%HCl+6.0%酸化用轉向劑+1.5%轉向酸用緩蝕劑+1.0%酸化用多效添加劑。
表1 酸化用轉向酸常規(guī)性能表
圖1 轉向酸轉向及破膠示意圖
圖2 轉向酸流變曲線
表2 轉向酸與常規(guī)鹽酸酸蝕巖心后孔隙度對比表
試驗結果(見表2)。表2 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與常規(guī)鹽酸相比轉向酸可以有效增加儲層孔隙度。這是因為由于轉向酸的轉向特點,使得在巖心上的波及范圍較廣,達到提高酸液波及范圍,從而避免了局部反應過量,實現(xiàn)均勻布酸的目的。
常規(guī)鹽酸只能在酸巖反應強烈的地方作用,反應后巖心僅能實現(xiàn)部分酸蝕;而轉向酸可以在整個巖心上盡可能多的區(qū)域反應,可以實現(xiàn)均勻刻蝕(見圖3)。
2.1.1 基本數(shù)據(jù) ADM-X 井為伊拉克某油田一口開發(fā)水平井(新井),目的層位Mi4 層,水平段A 靶點位置為2 998.0 m,C 靶點為3 998.0 m,水平段長1 000 m,152.4 mm 裸眼完井,88.9 mm 油管下至2 207.45 m。
圖3 轉向酸對巖心的溶蝕示意圖
2.1.2 施工層段及儲層物性 層段:Mi4,共1 000 m,分9 段酸化。地層壓力:29.12 MPa,破裂壓力:50.4 MPa。儲層物性:儲層為純度較高的碳酸鹽巖,巖屑酸溶蝕度在90%以上。
2.1.3 酸化用量設計 根據(jù)孔隙度及滲透率的大小,優(yōu)化用酸量,達到較好的酸化處理半徑,使得施工井段布酸量均勻一致,達到整個儲層均勻酸化的目的(見圖4)。
主要的施工過程分為五個部分:
A1:該過程主要為連續(xù)油管的下入過程,下入過程采用降阻液,降低連續(xù)油管與井壁間摩阻,使得連續(xù)油管順利下入目的層位;
A2:該施工過程為目的層位的清洗,首先采用互溶液將儲層巖石表面原油有機質(zhì)進行溶解,之后加入常規(guī)鹽酸將儲層巖石表面無機質(zhì)進行清除,之后利用大量清水將溶解物質(zhì)洗出井筒;
A3、A4、A5:該施工為轉向酸酸化施工過程,該過程分為三段,選用轉向酸通過拖動連續(xù)油管方式對儲層進行酸化。
從施工過程(見圖5)可以看出,轉向酸進入儲層后,壓力出現(xiàn)了明顯的增加。結果表明轉向酸進入儲層后進行反應,形成的凝膠能夠達到堵塞高滲層段的目的,實現(xiàn)均勻布酸的目的。
圖4 酸化半徑與孔隙度、滲透率關系
圖5 施工曲線
圖6 初始產(chǎn)量圖
該井酸化施工取得成功,經(jīng)過氣舉迅速投產(chǎn),產(chǎn)量1 795.8 bbl/d@20/64 油嘴,其中產(chǎn)油為1 580.3 bbl/d,含水率12.0%(見圖6)。與相鄰3 口井初始產(chǎn)量相比,產(chǎn)量增加20%以上。通過計算表明,該酸化施工后表皮因子為-3.82,表明通過酸化有效解除了井底的污染。目前,該轉向酸體系在伊拉克碳酸鹽巖儲層進行了大規(guī)模應用,年酸化能力30 井次以上。
(1)轉向酸體系配伍性、抗腐蝕性、鐵穩(wěn)、破乳等性能均呈現(xiàn)出良好的效果,轉向性能優(yōu)異,滿足酸化施工要求,同時轉向酸成膠后遇油破膠,有利于返排,從而減少對儲層的傷害。
(2)流變試驗表明,加熱后的轉向酸成膠液黏度仍能保持較高,體系耐溫性強,具有良好的耐溫耐剪切效果。
(3)采用轉向酸體系避免了常規(guī)鹽酸局部反應過量的缺點,大幅提高了酸液波及范圍,從而達到均勻布酸的目的。
(4)現(xiàn)場試驗表明,根據(jù)儲層情況合理設計施工方案、進行酸量優(yōu)化及各個層段布酸量的優(yōu)化,使得施工順利進行。
(5)轉向酸體系現(xiàn)場應用時,壓力變化明顯,表明轉向酸實現(xiàn)了儲層內(nèi)轉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