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龍
永恒的旅客啊,你可以在我的歌中找到你的足跡。
——泰戈爾《飛鳥集》
推開窗,看一眼紹興黃酒,像一群性情溫婉的姑娘,都有好聽的名字:善釀,花雕,女兒紅……
在繁星與黑夜中,你像尋找其中一雙明亮的眼晴,點綴在鄉(xiāng)下一處暗暗的角落。
不必知道彼此的距離,只想著紹興人家生了女兒,一定精選最好的糯米,舀取門前鑒湖水,釀起酒來。然后,用稻田泥封口,深埋后院桂花樹下。三天兩頭,做父親的都會來到桂花樹下,輕輕地踏幾腳,像一束光亮照在黑夜里。
當(dāng)微風(fēng)吹進(jìn)窗口十八載的桂花香,似乎有酒香在融化自己,送來些許平靜。女兒要出嫁了。父親用鋤頭小心翼翼挖出酒壇,用大紅的綢布包裹起來,一半用來招待親朋好友,一半作為陪嫁的賀禮。這酒,就叫“女兒紅”。
月亮躲在了閨房里,新娘子從壇中舀出三碗酒,一碗敬父親,一碗敬公公,一碗敬自己的丈夫。她留下整個天空,把自己的獨特存于耀眼的星空中。新娘子酡紅的嬌臉蛋,白瓷碗中琥珀色的糯米酒,兩相輝映,是人間最美的色彩?!芭畠杭t”,紅得叫人心醉。
紹興的父親們看著女兒紅散發(fā)著自身的光亮與溫度,總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俯視人間的冷暖,并向別人伸出雙手。他們恨不得把自己釀成酒,裝在酒壇里,請來當(dāng)?shù)氐男悴?、匠人,往酒壇上刷大紅大綠的釉彩,然后繪畫雕花,取一個文縐縐的名字,叫“花雕”。
一直到深深的父愛消融于糯米酒的內(nèi)容和形式之中,再分不清你與我。在茫茫人海中等著人尋找你,其實他一直用自身的光照亮別人。
“千年西安城,一碗涼皮兒……”
像有不可復(fù)制的美,散發(fā)幸福的光,然后將幸福照到每一個人身上,每一個人又體會著不同的幸福。
在人間,人們用一斤面粉、二斤水和成稠糊,再加水和稀,加鹽,加堿,籠上鋪白紗布,面漿倒其上,攤二分厚,薄厚均勻,大火曝蒸,氣圓,約六七分鐘即熟。人們將面皮從籠箅上扣在案上,每張面皮上抹一層菜油,疊堆一起晾涼后用擺刀切成細(xì)條堆到器皿上,如光艷的白玉,入口,將自己的心靈洗得潔白。
西安則是生身之地,十二家地道的涼皮店就像十二個兄弟,皆為嫡系,門前車水馬龍,食客們天天排隊排到腿軟。
一海碗涼皮端上來,面皮細(xì)白透亮,撒上芹菜、豆芽,紅紅的油潑辣子一澆,立時白者清白,綠者碧綠,紅者艷紅,筷子未到,早已“泛涎水于口”了。現(xiàn)在,像在時間里種下春光,在空間里收獲喜悅的心情。
涼皮在廚房里的刀板、菜刀、鍋、勺上練就調(diào)料生活,也值得回味。每每遇到一個客人,恨不得抽出自己的骨頭來,悄無聲息地成為盤中的一部分。像所有溫暖的光都填進(jìn)身體,身體不再寒冷與哆嗦。
那些潛伏隱藏著溫暖著人類,毫無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