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莉麗 駱曉敬 徐一娉 王昭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語言和產品能跨地域、跨民族迅速傳播,并且逐漸同質化,導致世界傳統(tǒng)的民族與地方工藝受到侵蝕,中國也不例外。因此,在當代社會如何延續(xù)中國特色傳統(tǒng)文化成為學界的重要使命。本文以藝術家鄭寒的成長經歷為例,闡述了大師的成長路徑。
關鍵詞:大師制硯;鄭寒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26
1 問題與提出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蓬勃發(fā)展,語言種類變得越來越少,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導致特色文化和地方工藝受到侵蝕,典型的如鄉(xiāng)村特色文化的失傳,并且逐漸同質化。在當代社會如何延續(xù)特色文化為學界、業(yè)界和政界的重視。如何保留中國特色文化,將學術研究寫在中國大地上顯得尤為重要。
2 案例與啟示
2.1 鄭寒簡介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如何培養(yǎng)藝術大師,是一個比錢學森之問更為復雜的問題。但是,大師的培養(yǎng)有沒有規(guī)律可言呢?我們從安徽黃山的國家級硯雕大師鄭寒的成長經歷中,似乎能得到一些啟發(fā)。
鄭寒, 1963年生,安徽黃山歙縣人,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歙硯制作技藝代表性傳人,其《黃山勝跡印痕》硯、《中國龍》硯先后被被選作國禮贈送給日本明仁天皇和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2009年被中國輕工業(yè)聯合會與中國文房四寶協(xié)會評為中國硯雕大師。2018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從鄭寒的成就,我們看到,大師的成長絕非偶然。
2.2 啟示
首先,突破祖訓,向勇敢者學習。鄭寒的導師方見塵先生與其說是一位大師,不如說是一位英雄,在中國5000年謹遵祖訓以戒為師的傳統(tǒng)師徒培養(yǎng)宗法勢力壓制下,率先開創(chuàng)了從“工”到“藝”的創(chuàng)新思想。一般的古硯工匠多注重 “工”的傳承,師傅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學,常言道,“徒弟徒弟,三年奴隸”,三五年就把師傅的技藝學到了,不敢有半點創(chuàng)新;而方見塵先生,敢于突破師傅的條條框框,在簡單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藝”的豐富內涵,打破祖宗標準,不可求同。鄭寒將方老先生的藝術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揚光大,把傳統(tǒng)雕刻與中國文化圖騰大膽的結合起來,才有《中國龍》這樣的有被師祖訓的震撼作品。
其次,敬畏自然,向大自然學習。人們如何看待它們的自然環(huán)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文化背景。例如,道教、佛教和萬物有靈等文化傾向于生物之間互相依存,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和天人合一。而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人文主義文化包含了深刻的二元價值觀,即人類是宇宙中心,自然是“資源”,是一種滿足人類欲望的工具。作為中國一代大師的鄭寒向大自然學習主要體現在創(chuàng)作的方法上,其采取因地制宜地策略。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歙硯制作主要注重作品如何雕刻,屬于工匠式的,很多工匠初期學習雕刻的時候,都會雕刻常見的飛禽走獸和花鳥蟲魚,而鄭寒創(chuàng)新的將自然環(huán)境、人文情懷和雕刻結合起來,找尋一致天人合一。他走向城市鄉(xiāng)村,走向敦煌古窟,走向高山大漠、枯木荒原。著名的《黃山勝跡印痕圖》將黃山72 處名勝景觀雕刻在硯臺的 6 個面,充分展現了每幅人文景觀的迥異形態(tài)。
再次,順應潮流,向新領域學習。雙元學習理論認為敢于向新領域學習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互聯網時代的藝術,知識來源多元化,不能居于傳統(tǒng)的門戶之見,藝術學習的內容可以多領域交叉融合。每個老師需要有海納百川的大胸襟,心胸有多大,藝術的空間就有多大。
2.3 結束語
今日大師培養(yǎng),需要在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尋求平衡,應該主張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跟隨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新時代,鄭寒大師的成長啟迪我們,大師的培養(yǎng),需要腳踩著堅實的中國大地,敢于突破傳統(tǒng)才能走向新生代的藝術殿堂,敢于深入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并將自己的靈魂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深處,去吸納并且融合五光十色的文化與思想資源,才能讓大師輩出。
參考文獻
[1]于文杰,趙友芬.龍翔鳳翥,巧奪天工———中國制硯藝術大師鄭寒先生訪談錄[J].藝術百家,2015,(2)143:105-107.
基金項目:武漢商學院教學改革項目(2020N010);武漢商學院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