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安
陰云下的成都,淺灰的街道,深灰的建筑,像一幀低亮度低飽和度的影像,像水墨畫中水痕最重的那一部分,淡然而又閑適。
天空不曾亮過,但始終都沒有暗下去,這樣一來也好,既然看不到朝氣蓬勃的日出,也就自然不會因夕陽西下而生出“只是近黃昏”的凄涼感,所以在這里我的心是輕盈的,從沒有被填滿,但也始終沒有空虛過。
早上七八點鐘,幾家早餐店剛剛拉開卷簾門,店中人略顯悠閑地打理著手頭的事情。這里全然沒有武漢“過早”那樣匆忙熱鬧的儀式感,大概是禮拜天的緣故?
我們來到平安橋天主教堂,圣母瑪利亞的石像,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顯得越發(fā)白亮。
教堂中燭臺模樣的大吊燈,金黃的燈光從大門和玻璃彩窗中透出來,建筑周身彌漫著一種神圣而莊嚴的暖意。教堂里來做禮拜的大多是些老太太,虔誠的信徒用滄桑而不乏慈悲的聲線吟唱著禱告的曲子。這略帶川普口音的禮拜歌曲聲,在穹頂上打著轉。
我的思緒和雜念也逐漸散開來,大致是穿過彩色玻璃的窗子和十字架飄到灰色的天空上去了,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我突然明白了歐·亨利小說《警察與贊美詩》中那個聽見贊美詩的流浪漢的感受,即使是一個無神論者,我的心也曾有一刻被安詳的歌聲浸染而沉靜下來。
走出教堂,天上便飄起雨來,似有似無的雨絲侵入我的毛孔,比我體溫略低的雨,怎么都難以把衣物打濕透,只覺得周身清爽而干凈。
湖北是多雨的,可不管是淅淅瀝瀝的春雨,酣暢淋漓的梅雨,清冷蕭瑟的秋雨,還是寒冷刺骨的冬雨,都沒有這樣細膩清涼的雨,來得討喜。
走在成都的街道上,茶館像雨腳一樣密。不管是高樓還是平房,露天還是室內,有人的地方就有茶館,我雖沒來得及坐下來品茶,卻也算見識到成都人對茶的執(zhí)著。午飯時間剛過,露天茶館幾乎座無虛席,品茶的人們暢聊著,毫不在乎認真飄灑的雨,仿佛撐著的是一把隱形的傘,才能有這樣從容的神情?!安栌囡埡蟆贝笾抡f的就是這樣的情形吧。
在雨中走得久了,也不知雨究竟停了沒有,天色完全不受時間控制,還是早晨的那副模樣。
來到太古里,時尚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個地方最不缺的應該就是駕馭著不同服裝風格的女孩。她們的美是多元的美,自信的美,而這種美的根源便是這座城市的包容性以及對女性的尊重。
曾經有人說法式的高級和優(yōu)雅感不只是一件衣服那么簡單,更在于法國人與生俱來的那股優(yōu)雅氣質,絕不是品牌堆砌和高級定制能夠搞定的。
同樣地,成都的女孩的美也不僅限于衣襟和裙擺,更在于她們是成都女孩。
春熙路上花花綠綠的門店招牌亮起來了,我才意識到天漸漸黑了下來。這時尚的街區(qū),恬靜的教堂,凡俗的茶館,一起打造出天府之國多面時尚讓人迷戀的魅力。
點一碗冰粉,烤一份苕皮,心中卻念念不忘“龍抄手”店里花樣的小吃,我有多羨慕成都人,他們永遠都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