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
他叫權家河礦
如果將他比作一個人
他就是我的至愛至親
如果把煤炭比作麥子
一個礦的人就是吃著煤炭
把平常的日子
過得安安穩(wěn)穩(wěn)
權家河礦
1970年建設
2015年關閉
他有45個年輪
經歷了45個煤味的晨昏
22歲那年,我畢業(yè)分配到這里
從此,喝他的水
吃他的飯
掙他的工資
呼吸他帶著煤味的
空氣
權家河三個字
深深地融入了
我的骨髓和靈魂
我的檔案里
便有了12年和他相伴的
經歷
他曾經的輝煌
讓他的職工
歡心萬分
他曾經的困難
也令靠他生活的人
心頭布滿愁云
如今,他關停了
我懷念他
如同懷念自己的
親人
可以忘記的太多
比如多少淺薄的驕傲
無數可笑的臉色
不會忘記的
是那條不大不小的
權家河
很不起眼的名字
幾十年了
一直在我的心中
泛著浪波
不論蟬聲陣陣
還是大雁南飛
它蜿蜒曲折
流向了洛河
相伴了無數人的年華
見證了一座煤礦
由盛到衰的歲月
繁花散盡
人都離去了
東或者西
生或者死
如同飄零的落葉
或是天上遠去的云朵
權家河依然安靜地流淌
寧靜的河水
流過了
一個礦井轟轟烈烈的
歲月
最初只是彎彎曲曲的
一條土路
一頭通向礦部
一頭連著小權家河
一段土土的坡
記下了多少人
深深淺淺的腳窩
相伴了多少人
曲曲折折的苦樂
每個人的心中
都裝著一個礦井的故事
每個人的日子
都和煤緊緊地
連著,某一天
長長的土坡
成為了水泥路
成為了柏油路
變得無比寬闊
坡底兩邊四棟單元樓
洋溢著與煤有關的
人間煙火
通往礦部的路
兩邊的窯樓
錯錯落落,構成
特有的景色
路邊的土窯洞
講述著
熱熱鬧鬧的歲月
長長的權家河坡啊
走一百次
是一百次的親切
想一千次
會涌起一千次的
浪波
不遠處的煤專線
運煤的火車
會定時響起
長長的汽笛
不遠處的井口
咣當咣當的礦車
入井升井
穿越過雨雪四季
在礦井特有的轟轟烈烈中
你保持著特有的靜謐
每一次從你的大鐵門前經過
年輕的我總會感到
你有幾份神秘
西區(qū)變電所啊
千鈞一發(fā)的安危
在這里匯集
看不見的責任
在線路的平安中
傳遞
你就是礦區(qū)最敏感的
一根神經
連著礦區(qū)的
一呼一吸
想起糧站
便想起饑餓的歲月
那時,麥子疏遠我們
生活讓人變得
異常渺小
我不得不致敬
紅薯的可愛
小米的溫情
還有苞谷
那粗糙的厚道
他們讓日子還不失
日子的充實與熱鬧
參加了工作
結了婚,成了家
我有了戶口本和糧本
這是屬于吃商品糧的人
特有的一份驕傲
那時,過段時間
得騎著自行車去糧站
買糧買油
四塊九一袋的面粉
今天覺得,絕對是一種
不可思議的
奇妙
如今,與許許多多的糧站
一樣,新工地糧站
已經落寞地
遠去,無影無蹤
成為曾經的存在
成為一個時代的
記號
瘦高的個子
圓圓的眼睛
一口東北口音
曹師如此鮮明
他的工作
是燒學校門口的那個
開水爐
他把一天又一天的日子
填進爐膛
爐火通紅
開水沸騰
這是他追求的境界
他與開水爐
是相依相伴的朋友
不熄的爐火
熊熊著他的
人生
煤場好大
那是展示踏實與驕傲的
地方,推煤機日夜不停
隆隆在響,煤山
由低而高
由高而低
黑成神圣
黑成端莊
黑成獨特的風景
風雨跌宕
如山的煤啊
你是礦井
高貴的雕像
堆積著一個礦的榮耀
與艱辛
每一粒煤
都是礦工的
一滴汗水
每一塊煤
如同礦工的肉與骨頭
煤場的煤山
就是一個礦的心啊
不論季節(jié)多么寒冷
心總是滾燙滾燙
高高的煤山
與忙碌的推煤機
長長的選煤樓
構成天然的畫卷
月光下
是黑色的夢想
陽光下
是起伏的波瀾
那時,青春年少的我
嘴里抽著一支飛馬牌紙煙
口袋里裝著礦上發(fā)的
一張烤火煤票
蹲在煤場邊
等著要裝一小四輪的
煤,那一刻
我與煤山如此之近
眼前這隆起的黑色
迅速升騰為
我冬天里的希望
一生一世的
火焰
我愛人常常會提起
北大溝,她說這三個字時
語氣中自有一種
久遠和親切
那是用磚砌成的
排排窯洞
一層一層
隨著坡勢而成為
美好的錯落
也有自挖的土窯洞
透放出依稀的燈火
朝陽東升
夕陽墜落
春夏秋冬
風霜雨雪
北大溝伴隨著礦井
洋溢著鍋碗瓢盆的
生活
雞把一片窯洞的黎明
叫破
狗在守著屬于主人的
日月
豬在安閑地走向
北大溝的年味
人在忙碌著窯洞的
四季冷熱
這一切和礦井
無關而有關
東長西短
愛恨情仇
哭聲笑聲
人世苦樂
成為每孔窯洞里
熄了又亮
亮了又熄的
不盡燈火
這里的輝煌
已是從前的輝煌
這里的落寞
是后來的落寞
現在北大溝的人已經四散
窯洞空成了斑駁
坍塌成一片塵土
北大溝的
影子還在
成為記憶中的
河
那是1988年6月的一天
赤日炎炎
我第一次下井
完成一次人生的
重要體驗
那時,我是三尺講臺上
一位27歲的年輕教師
我好想好想下井
見識一下礦井里的世界
看看煤炭這黑色的精靈
在地下有多么神圣和偉岸
俊祥是團委書記
領著我去更衣室,穿下井的
那一身行頭,需要
把自己赤裸裸脫光
這實在是不小的
心理挑戰(zhàn)
換上了工服
戴上了礦帽
到燈房的窗口
領一盞礦燈
在井下,礦燈
可是最忠實的
伙伴
運輸區(qū)長王礦群帶著我們
來到井口
經過把罐工的檢身
這便入罐
我渴望快快走近煤
走向遠古
步入從前的從前
罐在徐徐地向下
井桶的風呼呼上竄
人隨著罐籠下墜
心要升騰到嗓子眼
大巷的風好大啊
運輸區(qū)長給我講述著煤的
前世今生
沙啞的聲音
源源不斷給我
運輸著井下世界的
各種新鮮
沿著井上的光明
一步步走向黑暗
巷道的幽長
石頭的繆頑
被礦燈雪亮的光芒
照射成明白無誤的平凡
看著工作面頂板的水
嘀嗒嘀嗒地吟唱
那一刻,我已回到了
比遠古還要遠古的遠古
比從前還要從前的從前
石頭古老
煤層莊嚴
用手撫摸眼前這厚厚的
黑色,如同撫摸
升騰的火焰
我獲得了一種震撼
礦工實在是了不起的人物
石頭是他們咬牙切齒的對手
煤炭是他們一往情深的
伙伴
這是精致而美好的地方
一個礦的天真
就在這里
一個礦的燦爛
也在這里
清早,把孩子送去
下午下班
把孩子接回
因為同是一個礦
似乎都很熟悉
卻又不大熟悉
因為同是一個礦
總有一種無法言語的感覺
相連相系
這里最開心的聲音
是唱兒歌的童聲童氣
這里最親切不過的稱呼
是叫一聲阿姨
這里的歡樂
是真的歡樂
這里的哭泣
是真的哭泣
不管怎么說
這里放飛了一個礦
多少翱翔的羽翼
這是落腳在礦上的人
最終的歸宿
他們來自天南地北
祖籍已經被風化為
一個枯瘦干癟的符號
老家早已飄蕩在
云里霧里
唯有他們如煤塵一般
就飄落在這里
一個墳冢
不大不小
把風雨人生
用黃土堆起
礦井昔日的熱鬧
慢慢散盡
子女孫輩在紛紜的人世間
忙東忙西
唯有逝去的人
用自己不散的靈魂
依然守著
叫作權家河礦的
這片土地
守著不遠處
早已停止呼吸的礦井
守著與煤生生死死的
一世情意
又一個幾十年
不知道還有誰會記得
這些墳冢與礦井之間
有一份特別的
情感秘密
責任編輯:趙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