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新生兒顱內出血診斷(ICD-10:P52.901)且無其他嚴重疾患的新生兒。
根據《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邵肖梅,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年)》、《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胡亞美、江載芳、申昆玲,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年)》。
病史:早產、產傷病史(巨大兒、頭大、胎位異常難產、高位產鉗助產)、窒息缺氧病史、低血糖、酸中毒等其他高危因素的新生兒。
臨床表現(xiàn)根據出血部位及程度不同有不同臨床表現(xiàn):輕癥一般無臨床表現(xiàn),重癥在數(shù)小時或者數(shù)天內斷續(xù)進展,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表現(xiàn)(興奮或抑制癥狀),甚至死亡。
實驗室檢查:顱腦影像學檢查[B超、CT、磁共振(MRI)]。
第一診斷符合新生兒顱內出血(I C D-10:P52.901)的新生兒。
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不同部位及程度的出血差異較大,平均7~14 d。
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定期監(jiān)測顱腦影像學。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的檢查項目:對出血后梗阻性腦積水的患兒,需腦外科干預。
根據《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邵肖梅,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年)》、《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胡亞美、江載芳、申昆玲,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年)》。一般治療:常規(guī)采用止血藥物:維生素K1。有驚厥時使用鎮(zhèn)靜藥物,按需給予氧療或其他呼吸支持,及時糾正缺氧和酸中毒,維持體內代謝平衡,可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外科治療:對于危及生命的較大血腫需緊急手術治療。出血后梗阻性腦積水需腦外科干預。
①病情穩(wěn)定,自主呼吸平穩(wěn),不需要呼吸支持,血氣分析及顱腦影像學好轉或正常。②定期復查頭顱影像學變化。③無需要住院治療的合并癥和/或并發(fā)癥。
伴有影響本病治療效果的合并癥和/或并發(fā)癥,如腦積水等,需要腦外科進行干預,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增加醫(y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