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悅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及胰膽出血,是內科常見疾病,主要發(fā)病原因為消化道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糜爛性胃炎以及胃癌等疾病[1]。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嘔血、黑便、血容量減少,其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如治療不及時,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救治該疾病應短時間內止血,防止出現(xiàn)失血過多所導致的循環(huán)衰竭[3]。奧美拉唑是臨床上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藥物,為進一步探討奧美拉唑聯(lián)合用藥的臨床療效,將凝血酶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現(xiàn)將研究結果進行總結匯報。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 年12 月~2020 年3 月間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 例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均有不同程度的嘔血及(或)黑便;均經胃鏡檢查確診;均無嚴重肝腎功疾??;均無精神障礙性疾??;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90 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 例。對照組中男29 例,女16 例;年齡24~71 歲,平均年齡(42.3±9.6)歲;出血原因:消化道潰瘍出血17 例,出血性胃炎12 例,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9 例,急性胃粘膜病變出血7 例。觀察組男27 例,女18 例;年齡23~70 歲,平均年齡(41.7±9.5)歲;出血原因:消化道潰瘍出血16 例,出血性胃炎14 例,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8 例,急性胃黏膜病變出血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對癥治療,包括補充液體、輸血、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及營養(yǎng)支持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治療,將40 mg奧美拉唑溶于0.9%氯化鈉溶液100 ml 中,靜脈輸入,2 次/d,連續(xù)應用3 d。觀察組給予奧美拉唑聯(lián)合凝血酶治療,奧美拉唑治療方式與對照組相同,將凝血酶2000 U 加入0.9%氯化鈉溶液20 ml 中,經胃管注入,2 次/d,連續(xù)應用3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3 d 后,患者嘔血及黑便停止,治療24 h 內無出血現(xiàn)象,大便隱血試驗呈陰性。有效:治療5 d 后,患者嘔血及黑便已基本停止,治療24~72 h 內無出血現(xiàn)象,大便隱血實驗呈陰性;無效:治療5 d 后,患者仍有嘔血及黑便,治療72 h 后出血未停止或出血停止后再次出血,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3.2 對比兩組患者的輸血量、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
1.3.3 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腹痛腹瀉、轉氨酶升高、皮疹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n,%)
2.2 兩組患者的輸血量、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觀察組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的輸血量、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 ()
表2 兩組患者的輸血量、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對比 ()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n,%)
上消化道出血往往病情急,病情發(fā)展迅速,病變復雜,如不能及時止血,補充血容量,病患會因短時間失血過多,使有效血容量急劇下降,導致周圍循環(huán)衰竭,從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內科常見危重疾病,其常見病因較多,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糜爛性胃炎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胃癌出血,急慢性消化道粘膜炎癥出血等[5]。常見癥狀為黑便及嘔血,如大量出血,會出現(xiàn)全身性癥狀。上消化道出血如>60 ml,會出現(xiàn)柏油樣大便;如出血量增加,會出現(xiàn)暗紅色血便,如出血量大,出血急,會刺激腸蠕動,使腸蠕動加快,出現(xiàn)鮮紅色血便[6-8]。極少數(shù)患者無黑便及嘔血,首發(fā)癥狀即為血壓下降、心悸、出冷汗等循環(huán)衰竭癥狀。在出血后10 h 方出現(xiàn)黑便或暗紅色大便,臨床上應加以重視,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防止漏診、誤診,應及時補液、補血、止血、維持循環(huán)血量[9]。對于消化道出血常用的治療藥物為奧美拉唑,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可對胃壁細胞有選擇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奧美拉唑有較多能夠與胃蛋白酶之間相結合的靶點,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是H2受體拮抗劑的20 倍,可以抑制24 h 內90%的胃酸分泌,而且其安全性高[10]。奧美拉唑抑制作用后可產生負反饋作用,可出現(xiàn)高胃泌素癥,使胃黏膜的血流量增加,能促進潰瘍,糜爛的愈合以及血痂的形成[11]。奧美拉唑的抑酸作用,能防止出血面損害,短時間內中和胃酸,能促進其他藥物發(fā)揮藥效,增加殺菌的作用。凝血酶是從健康的人,豬血中提煉制成,其具有類凝血酶樣的作用,可以對機體內凝血因子進行活化,提高凝血因子在凝血系統(tǒng)中的凝血效果。凝血酶還可以促進血小板的聚集,從而促進凝血,凝血酶經口服或胃管給藥,能與出血創(chuàng)面快速接觸,在斷裂處形成血栓,達到止血的作用。凝血酶口服時應與水混合服用或與0.9%氯化鈉溶液混合服用,溫度不可過熱,現(xiàn)用現(xiàn)配。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輸血量、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奧美拉唑聯(lián)合凝血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確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安全性高,可促進患者康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適宜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