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市中醫(yī)院檢驗科 (遼寧 東港 118300)
內容提要: 目的:對比分析尿常規(guī)檢驗時尿沉渣鏡檢、尿常規(guī)干化學法的檢驗價值,為尿常規(guī)檢驗工作提供參考。方法:選擇2019年5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行尿常規(guī)檢驗的患者,總計200例。結合檢驗方法,將200例尿常規(guī)受檢人群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100例采取尿常規(guī)干化學法檢驗,觀察組100例采取尿沉渣鏡檢,比較2組尿常規(guī)受檢人群組間紅細胞、白細胞、化學尿蛋白陽性率以及管型陽性率、結晶陽性率、黏液絲陽性率情況。結果:2組受試的尿常規(guī)檢驗人群組間紅細胞、白細胞、化學尿蛋白陽性等指標占比率對比,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比尿常規(guī)干化學法檢測,尿常規(guī)檢驗時尿沉渣鏡檢價值較高。但是,為了提高尿常規(guī)檢驗價值,建議采取尿沉渣鏡檢、尿常規(guī)干化學法聯合檢測。
尿常規(guī)檢驗是三大檢驗項目,通過尿常規(guī)檢驗可以了解受試人群的泌尿系統(tǒng)、腎臟系統(tǒng)疾病以及疾病進度等情況,從而為患者疾病的早期治療工作提供參考。關于尿常規(guī)檢驗的方法以尿沉渣鏡檢、尿常規(guī)干化學法檢驗為主,關于哪種檢驗方法整體價值更高一直備受爭議。基于此,本文就本院200例受試的尿常規(guī)檢驗患者為例,分析尿沉渣鏡檢、尿常規(guī)干化學法的價值。
試驗對象均為尿常規(guī)檢驗患者,有尿道感染、腎結石等疾病情況,時間選自2019年5月~2019年10月,總計200例。納入標準:①受檢者知情參與;②受檢者檢驗前做好準備工作。排除標準:①精神失常無法配合患者;②其他重要臟器疾病患者。結合檢驗方法不同,進行受檢驗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100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患者的年齡介于28~75歲,平均(56.8±5.5)歲。觀察組100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的年齡介于26~73歲,平均(57.0±5.8)歲。尿常規(guī)檢驗的對照組與觀察組資料比較,P>0.05。
對照組:尿常規(guī)干化學檢測。尿常規(guī)受試人群于清晨中段時間以一次性留尿容器取受檢者的尿液(10mL)充分搖勻后以自動分析儀器配合相關試劑檢測,檢測操作嚴格執(zhí)行無菌原則,尿液離心后以尿液離心管提取,標本浸入試紙含試劑區(qū)域2s后取出,殘余尿液以濾紙吸干,進行試紙檢測,應用尿液分析儀。
觀察組:尿沉渣鏡檢。受試人員選取尿液時間、劑量同對照組,在1h內送檢,尖底離心試管置尿液充分搖勻,3000r/min轉速離心處理,去除尿液樣本清液,沉淀的0.2mL尿液混合后取20μL進行載玻片加蓋處理,以低倍鏡觀察尿液樣本情況。
記錄受檢人群紅細胞、白細胞、化學尿蛋白以及管型、結晶、黏液絲陽性率狀況。
尿常規(guī)檢測陰性:顏色清亮、pH區(qū)間4.6~8.0、比重1.015~1.025、葡萄糖、膽紅素等檢測值正常。
干化學法陽性:白細胞、紅細胞檢測值分別>10.0個/μL、7.0個/μL。
尿沉渣鏡檢陽性:白細胞、紅細胞檢測值分別≥5個/HP、3個/HP。
200例尿常規(guī)受試人員計數型指標紅細胞、白細胞陽性率等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并以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21.0計算檢驗值χ2。P<0.05證明指標占比率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
觀察組100例尿常規(guī)檢驗患者中,紅細胞檢驗陽性者32例,陽性檢出率為32%;白細胞檢驗陽性者22例,陽性檢出率為22%;化學尿蛋白檢驗陽性者22例,陽性檢出率為22%。
對照組100例尿常規(guī)檢驗患者中,紅細胞檢驗陽性者17例,陽性檢出率為17%;白細胞檢驗陽性者10例,陽性檢出率為10%;化學尿蛋白檢驗陽性者10例,陽性檢出率為10%。
組間紅細胞檢驗陽性檢出率經統(tǒng)計學計算χ2=6.0819,P=0.0136;白細胞檢驗陽性檢出率經統(tǒng)計學計算χ2=5.3571,P=0.0206;化學尿蛋白檢驗陽性檢出率經統(tǒng)計學計算χ2=5.3571,P=0.0206。
觀察組100例尿常規(guī)檢驗患者中,黏液絲陽性檢出者11例,陽性檢出率為11%,結晶陽性檢出者13例,陽性檢出率為13%,管型陽性檢出者13例,陽性檢出率為13%。
對照組100例尿常規(guī)檢驗患者中,黏液絲陽性檢出者2例,陽性檢出率為2%,結晶陽性檢出者3例,陽性檢出率為3%,管型陽性檢出者3例,陽性檢出率為3%。
組間黏液絲陽性檢出率經統(tǒng)計學計算χ2=6.6639,P=0.0098;結晶陽性檢出率經統(tǒng)計學計算χ2=6.7935,P=0.0091;管型陽性檢出率經統(tǒng)計學計算χ2=6.7935,P=0.0091。
尿常規(guī)檢驗是臨床常見檢驗方法,通過尿常規(guī)檢驗能夠有效檢驗腎小球腎炎、腎結石等泌尿系疾病,通過檢驗結果為患者臨床用藥治療工作提供參考,確?;颊哂盟幍陌踩院托ЧjP于尿常規(guī)的檢測方法較多,尿沉渣鏡檢、干化學檢測法是主要檢測方法[2]。其中,尿沉渣鏡檢行尿液離心處理后進行標本檢測,檢測準確率高,但是整個檢驗操作復雜。干化學法操作簡單,但檢測期間易出現假陽性狀態(tài),從而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鑒于尿沉渣鏡檢、干化學檢測法在檢測結果準確性、操作復雜性等方面的優(yōu)勢和不足,為了提升尿常規(guī)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需進一步聯合應用檢測,從而為泌尿系統(tǒng)等疾病的用藥治療工作提供指導。張新磊,李雪麗研究指出,尿常規(guī)檢測受試患者采取尿沉渣鏡檢陽性總體檢出率明顯高于尿常規(guī)干化學法檢測,但是鑒于2種檢測方法各具優(yōu)點,應進行聯合檢測以確保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從而促進患者治療工作、預后情況[3]。
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紅細胞檢驗陽性檢出率32%、白細胞檢驗陽性檢出率22%、化學尿蛋白檢驗陽性檢出率22%、黏液絲陽性檢出率11%、結晶陽性檢出率13%、管型陽性檢出率13%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此次試驗結果和吳云研究結果有一致性,研究組紅細胞、白細胞、化學尿蛋白陽性率分別為42.50%、26.67%、28.33%,管型、結晶、黏液絲陽性率分別為12.50%、15.00%、16.6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數據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
綜上所述,尿常規(guī)檢驗中尿沉渣鏡檢、尿常規(guī)干化學法均為常用方法,其中尿沉渣鏡檢價值更突出,但是單一檢測均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為了提升尿常規(guī)檢驗結果的準確率,建議聯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