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凡,常昭宇,呂香汝,羅靈煥,馬飛越,王鑫雨,俞佳鈺,孫夢鑫,李沐森
(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xué)院動物科技學(xué)院132109)
寄生蟲病具有傳播性并可導(dǎo)致多種繼發(fā)性疾病,不僅危害觀賞禽的健康,同時也對其觀賞性造成了影響。 常見的觀賞禽寄生蟲包括線蟲、吸蟲、絳蟲、組織滴蟲以及球蟲等。 但禽蠕蟲病在臨床癥狀上沒有明顯特異性,難以區(qū)分,而通過實驗室檢查就可做出有效地診斷[1]。 因此我們在2020 年8 月到11 月,通過實驗室檢查方法對吉林市江南公園所飼養(yǎng)的全部觀賞禽類進行寄生蟲感染情況調(diào)查, 為公園提供寄生蟲病流行動態(tài)資料以及防治的科學(xué)依據(jù)。 針對觀賞禽所感染寄生蟲種類,向園方提供用藥方案以及飼養(yǎng)管理等相關(guān)建議。 試驗報告如下。
1.1.1 試驗器械
玻璃燒杯(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60 目金屬糞篩、40 目金屬糞篩、尼龍篩兜、離心機、玻璃試管、試管夾、玻璃棒、膠頭滴管、載玻片、蓋玻片(40mm×24mm)、金屬鑷子、光學(xué)顯微鏡,雙目攝影顯微鏡,攝影倒置相差顯微鏡,移液器。
1.1.2 試驗試劑
飽和氯化鈉溶液(1000mL 水中加入380g 的NaCl)、50%甘油水溶液
1.1.3 試驗動物
江南公園飼養(yǎng)的全部觀賞禽類,其中包括丹頂鶴(8 只)、蓑羽鶴(4 只)、灰鶴(6 只)、白鶴(7 只)、灰冠鶴(6 只)、蒼鷺(5 只)、鴯鹋(4 只)、禿鷲(4 只)、天鵝(4 只)、鴛鴦(6 只)、綠頭野鴨(9只)、孔雀(13 只)、白鷴(4 只)和大雁(6 只)共14 種觀賞珍禽。
1.2.1 樣品采集與處理 通過園內(nèi)工作人員的協(xié)助, 對每只觀賞禽進行標號(標注觀賞禽的品種以及序號數(shù))并采集它們的新鮮糞樣(每只觀賞禽采集20g 糞樣)逐一裝進相應(yīng)觀賞禽的消毒自封袋中, 當(dāng)日便帶到實驗室對樣本進行檢測。 于2020 年8月到11 月期間,每周采集一次糞便樣本,共采集16 次。
1.2.2 檢查方法
1.2.2.1 直接涂片檢查法
在載玻片上將1 滴50%甘油水溶液與1g 被檢糞樣混合均勻,去除雜質(zhì)后制成待查樣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可疑的蟲卵圖片拍照備查。
1.2.2.2 尼龍篩兜淘洗法
取5g 被檢糞樣置于燒杯中搗碎并加入自來水混勻,將混勻后糞液用60 目金屬糞篩進行過濾2 次,再利用尼龍篩兜進行多次淘洗,直至淘洗液變清,然后用膠頭吸管吸取尼龍篩兜底的糞渣混合液體,制成待查樣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可疑的蟲卵圖片拍照備查[2]。
1.2.2.3 飽和氯化鈉溶液漂浮法
取5g 被檢糞樣放入燒杯中搗碎并加入飽和氯化鈉溶液均勻攪拌。 將杯中液體通過40 目金屬篩過濾2 次。 將濾液緩慢加入試管中至液面凸起,靜置30min。用玻璃棒蘸取液面濾液,涂在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制成待查樣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可疑的蟲卵圖片拍照備查[2]。
1.2.2.4 離心沉淀法
將5g 被檢糞樣置于燒杯中搗碎并加入自來水充分攪拌,將攪拌后的糞液通過40 目金屬篩進行2 次過濾后。 用膠頭滴管向一對離心管內(nèi)加入濾液到達離心管的1/2 高度處, 稱量等質(zhì),再將離心管對稱放置于離心機中進行5min 的離心, 轉(zhuǎn)速為2000r/min。 取出離心管,用膠頭滴管吸除離心管中4/5 的上清液,將保留的上清液和沉淀物吹吸均勻,吸取少許混合液,滴加到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制成待查樣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可疑的蟲卵圖片拍照備查[2]。
1.2.3 蟲卵計數(shù)方法 通過斯陶爾氏法進行計數(shù)。將4g 觀賞禽糞便加入裝有56mL 飽和氫氧化鈉(0.4%)的溶液的三角燒瓶內(nèi),加入一些玻璃珠,塞緊容器口,充分振蕩,使糞樣溶解,再用移液器吸取混合液0.15mL 糞液,滴加到3 張載玻片上,加蓋片,在顯微鏡下查找蟲卵, 將所見蟲卵總數(shù)乘以100 即為每克糞便蟲卵數(shù)[3]。
2.1 檢出蟲卵
圖1 尼龍篩淘洗法檢出10X40(倍)
圖2 飽和氯化鈉漂浮法檢出10X40(倍)
圖3 尼龍篩淘洗法檢出10X40(倍)
圖4 尼龍篩淘洗法檢出10X10(倍)
通過試驗調(diào)查, 我們初步了解掌握了吉林市江南公園所飼養(yǎng)的觀賞禽寄生蟲感染情況。 公園珍禽飼養(yǎng)管理科學(xué),飼料和飲水清潔衛(wèi)生,每年進行春秋兩季驅(qū)蟲,寄生蟲防疫體系完善。
表1 吉林市江南公園觀賞珍禽寄生蟲感染情況
園中大部分觀賞禽未感染寄生蟲。 從感染觀賞禽自身因素考慮:存在感染的丹頂鶴、孔雀均是春季孵化的幼齡禽,進入觀賞區(qū)時間短,未適應(yīng)觀賞區(qū)環(huán)境,導(dǎo)致其免疫力下降;受到寄生蟲感染。 從環(huán)境因素考慮:由于室內(nèi)圈舍空間較小,空氣流通不暢,禽類抱團取暖,容易造成互相感染,特別是2020 年9 月份多場強臺風(fēng)的襲擾,造成圈舍陰暗潮濕,孔雀異刺線蟲的感染率突增,從其他因素考慮:夏季鼠婦、螞蟻以及蒼蠅等中間宿主滋生,為寄生蟲傳播提供有利環(huán)境[4]。 禿鷲為食肉禽,夏季常有蟲蠅聚集在飼喂的鮮肉上,蟲蠅可攜帶糞便中的蛔蟲卵,這是造成禿鷲感染蛔蟲的因素之一。
4.1.1 要做好每年驅(qū)蟲工作,針對所檢測出的寄生蟲做集體性預(yù)防用藥,并定期更換用藥,防止寄生蟲產(chǎn)生耐藥性。
4.1.2 要做好飼料檢驗,防止被污染的飼料作為寄生蟲病傳播的載體進入觀賞禽體內(nèi)。
4.1.3 對剛?cè)雸@的觀賞禽先進行分籠隔離飼養(yǎng)并對其取樣檢測,看是否感染寄生蟲以及其他傳染病,確保健康方可與同種觀賞禽同籠飼養(yǎng)。
4.1.4 對觀賞禽類的飼養(yǎng)密度進行合理地安排,要保證足夠的生活空間,并做好通風(fēng)與清潔工作。
4.1.5 禁止游客隨意投食或拋擲異物,減少觀賞禽與外來病原的接觸。
4.1.6 及時清除糞便并發(fā)酵處理以殺滅蟲卵。消滅禽舍內(nèi)的蚯蚓。
4.2.1 毛細線蟲的治療使用甲苯咪唑按50mg/kg 體重,一次內(nèi)服。
4.2.2 球蟲的治療 使用氨丙啉, 按250mg/kg 體重混入飲水,連用1 周,然后減半,連用2~3 周。
4.2.3 蛔蟲的治療使用苯硫咪唑, 按25mg/kg 體重混飼或飲水。
4.2.4 異刺線蟲的治療 使用噻苯唑,按0.5g/kg 體重混入飼料一次內(nèi)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