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shí)
20世紀(jì)80年代,那是我最無憂無慮的日子,哪怕是春節(jié),也只負(fù)責(zé)拿壓歲錢。年味對我來說,就是新票子的味道。那時候發(fā)壓歲錢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不像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紅包滿天飛,或者草率地包一點(diǎn)現(xiàn)鈔,當(dāng)時的大人們都會早早地到銀行去兌換嶄新的人民幣,?專門用于新年給孩子們發(fā)壓歲錢。一次家庭聚會,孩子們一般都可以拿到好幾個紅包。跟現(xiàn)在大部分孩子一樣,很多壓歲錢對我們來說只是“過客”,拿到手里開心幾秒就遞給母親了。當(dāng)時母親說要“還人情”,實(shí)際我也很快明白,不少壓歲錢都是給來給去過個眼癮,唯獨(dú)自己親人給的,才是真金白銀。
其實(shí)大人何嘗不知道這些道理??所以我小時候會拿到“套娃”紅包。比如外公、外婆、大姨、大姑都給過我這樣的紅包,其實(shí)說起來也簡單,?就是一個大點(diǎn)金額的紅包,專門交給母親的,另一個就是一大疊嶄新的1?元或者2?元的壓歲錢,然后告訴我這個錢你自己過年買好吃好玩的,不用上交。于是每年過年,都是我手上特別寬裕、吃喝玩樂的巔峰階段。
20?世紀(jì)80?年代末的縣城,作為孩子拿著錢也沒什么好消費(fèi)的,每年新衣服父母早早就給買好了,過年大部分的店鋪大門緊閉,都各自回家了。年初一到十五,路上只有拎著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群和嬉笑打鬧的孩子,只有賣煙花爆竹的和有些小賣部還每天不定時開門。我們的壓歲錢,大多花在了這些地方。
孩子總是貪吃的,瘋跑一陣,把鞭炮塞到任何能塞的地方炸一遍,自然會很疲憊,這時候一窩蜂到小賣部買吃的是常態(tài)。因?yàn)閴簹q錢致富的孩子不懂得錢來之不易,所以這種時候我們和店老板的笑臉是一樣真誠的。那時候的零食種類極少,我最喜歡買的只有威化餅干和“老四川”牛肉干。
也許因?yàn)闋敔斒侵貞c人,老早重慶也是四川的,所以覺得四川很親切,?四川的牛肉干也很好吃。那個牛肉干不硬,略有些辣和甜味,咬到嘴里很松軟,香噴噴的,很有嚼勁,而且吃到最后的碎末很像如今早飯的肉松,?我也都倒進(jìn)嘴里一點(diǎn)兒都不會浪費(fèi)。我總是會買好幾包,當(dāng)場吃掉一兩包,剩下拿回去看書、看電視的時候吃。其他孩子買高粱飴、水果糖、奶糖和麻糖的時候,我看都不看一眼,因?yàn)檫@種在親戚家就能抓滿口袋的東西,?還需要出來買嗎?
至于威化餅干,我是相當(dāng)喜歡的,第一次吃到巧克力威化餅干就覺得很驚喜,外面脆、里面甜,整個咬上去很有層次感,像是牙齒在雪地里行走。最重要的是,小時候大部分叫餅干的東西都是薄的、圓的、硬的,?唯獨(dú)威化餅干是長條形,松軟的。我尤其喜歡吃橙味夾心的,酸酸甜甜,?咬一口“唦”一聲,感覺能聽到壓歲錢在唱歌。
有道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大學(xué)畢業(yè)至今近20?年,專業(yè)發(fā)壓歲錢后才明白,小時候只要制造點(diǎn)氣氛、裝可愛、賣萌就拿錢的日子遠(yuǎn)去了,?也漸漸明白父母的不易。而且如今的孩子不像20?世紀(jì)80?年代孩子那樣淳樸了,女兒在她媽媽收走壓歲錢后,?還提出了10%?提成的無理要求,她媽媽竟然還同意了。也許是遺傳,那天她買了一桶威化餅干回來,看著挺高級的,而且居然是橙子味。我和她一手一塊邊吃邊笑,吃得不亦樂乎,?只聽見她媽媽一聲大吼:“都是植物奶油,又甜又不健康,那么胖了還吃!”
我倆同時住手了,然而最苦澀的是我,因?yàn)橹挥形沂悄莻€被針對和冒犯的胖而不自重的人,也是那個好多年沒吃過壓歲錢買的威化餅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