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瑜
統(tǒng)編本教材中選編了很多小說題材的作品,如國內、國外許多古典小說等,充分表明了編者對學生初步了解小說特點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把小說等同于記敘文來教,傾向于教“語言表達”,而有些教師只教小說方面的語文知識,還有一些教師雖然是在教小說,但教學內容比較單一、零散,使得學生對小說的特點了解比較片面。那么,小學階段的小說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教呢?
一、關注文中人物,品析小說人物形象
具有鮮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說的主要特點。在傳統(tǒng)的小說教學中,在品析人物形象時,教師多數(shù)是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方面來引導的,這樣教學固然沒錯,但教師如果能夠把教學重點轉移到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這個方面,可以使學生對人物的品析更為準確。
1.從學生的錯誤解讀入手,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形象特點
學生在讀小說的時候,經常會出現(xiàn)對文中的人物產生錯誤解讀的現(xiàn)象,這都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學時教師要注重進行必要的點撥引導,以使學生對人物的解讀更加到位,從而獲得深刻的認知,正確品讀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如在教學統(tǒng)編本六年級上冊《橋》一課的時候,當學生讀完全文后,教師讓學生談談自己閱讀課文的感受,有學生認為老漢太不近人情了,自己的兒子也不放過,他太狠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他真的不愛自己的兒子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中找出描寫老漢和兒子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再讀讀,并說說從中可以感受到什么。當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時,他們從一個“揪”的動作中感受到了老漢的不徇私情,又從老漢的“用力”“推”中感受到了老漢對兒子的愛。由此可以看出,當學生第一遍讀小說的時候,由于閱讀不夠深刻,很容易對文中的人物出現(xiàn)錯誤的解讀,隨著教師的指點與閱讀的加深,學生對人物的看法又會隨之發(fā)生改變。因此,從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看法入手是學習小說、品析人物形象的好方法,這樣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對人物的看法印象深刻。
2.從學生的片面解讀入手,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形象特點
學生在讀小說的時候,除了會對人物有錯誤的解讀之外,對人物的單一認知也是閱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師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語言引導學生步步深入,以使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更為豐滿,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統(tǒng)編本五年級下冊《景陽岡》一課節(jié)選自名著《水滸傳》,許多學生在讀完這篇課文之后,對武松的看法多數(shù)停留在“他功夫很高,連老虎都不怕”上。這樣的解讀固然沒錯,但對武松這個人物來說,這樣的解讀還是片面的,并沒有完全讀出武松的性格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表現(xiàn)武松這個人物形象特點的詞句入手進行挖掘,并引導學生細品,以使學生對武松的了解認識更為全面。課文一開始描寫了武松在上岡前與店家交談的情況,如“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吃?”且根本不相信“三碗不過岡”的警告等,引導學生品析這些詞句,可以使學生對武松多疑、豪爽、無畏的性格特點有進一步的認識。文中像這樣的語言還有許多,這樣引導學生品味描寫武松的相關詞句,一個立體鮮活的武松形象就浮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使學生對人物形象的了解更為豐滿、全面。
二、關注環(huán)境描寫,感悟人物性格特征
小說常用環(huán)境來烘托人物形象。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的內容進行深入品讀,以促進學生對文章中人物形象的了解與把握,教出小說的味道來。
1.借助環(huán)境描寫,讀懂人物良好品質
小說中的景物描寫多數(shù)帶有作者很強的感情色彩,透過環(huán)境描寫很容易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學時,教師可抓住環(huán)境描寫的詞句引導學生進行品讀,以幫助學生真正讀懂人物,更好地感受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如六年級上冊《窮人》一課,第1自然段不僅描寫了屋子外邊的環(huán)境(寒風呼嘯、洶涌澎湃、海上正起著風暴……),還描寫了屋內的環(huán)境(地掃得干干凈凈、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fā)光……),這屋外屋內的環(huán)境描寫不僅起到了對比襯托的作用,從屋內的環(huán)境描寫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桑娜是一個非常勤快的人,她非常愛自己的家,這就是環(huán)境描寫在襯托以及突出人物形象特點方面的作用。
2.借助環(huán)境描寫,感悟人物性格特征
在一些小說中,人物的命運與環(huán)境描寫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學這些小說的時候,教師可透過環(huán)境描寫引導學生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提升教學小說的質量。如在統(tǒng)編本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一課中,開頭一段的環(huán)境描寫是“深藍的天空下……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透過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讀者的腦海中就浮現(xiàn)出了一位勇敢機智的少年形象,這就為學生接下來的閱讀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環(huán)境描寫對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有著重要作用,學生讀懂了環(huán)境也就讀懂了小說中的人物。
三、關注故事情節(jié),感悟小說獨特魅力
故事情節(jié)是小說的血肉,有了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小說才更為精彩。在小說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從幫助學生厘清故事情節(jié)入手,讓學生感受到小說的精彩。
1.在梳理故事情節(jié)中感悟小說的精彩
小說之所以吸引人,與它精彩生動形象的情節(jié)有關。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從故事情節(jié)入手,幫助學生厘清文章脈絡,使學生明白故事的來龍去脈,感受到小說的精彩與生動。如《景陽岡》一課中不僅人物形象特點鮮明,小說中描寫的故事情節(jié)也特別生動形象。教學時,教師可從故事情節(jié)入手,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厘清故事情節(jié),以便于學生對武松打虎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進一步的理解與認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把小說分為“喝酒、上岡、打虎、下岡”四部分,經過細讀,學生明白了“喝酒”與“打虎”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其中喝酒部分體現(xiàn)了武松的豪爽倔強,打虎部分的描寫體現(xiàn)了武松的英勇無畏。就這樣,在厘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學生對武松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也了解得更加深刻透徹。
2.在述說感受中體會小說的一波三折
在閱讀小說的時候,學生常會對一些內容感到出乎意料,但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又會發(fā)現(xiàn)這一切又都顯得那么合乎情理。因此,教師要能夠從出乎意料的地方引導學生述說自己的閱讀感受,以使學生從中體會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的精彩。
如在教學《橋》一課的時候,最出乎意料的就是小說的結局:“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弊x到這里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小伙子是老漢的兒子。小說為什么要這樣寫呢?作者為什么不一開頭就直接告訴讀者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呢?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什么好處呢?為了使學生感受到這樣描寫的好處,教師可以一開始就直接交代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然后讓學生就這兩種表達形式進行對比閱讀,說說哪種形式好,為什么。學生對比閱讀后明白了小說故設懸念,用出乎意料的結局來使讀者心靈受到震撼的寫法,這樣的表現(xiàn)形式更能突出老漢的舍己救人、不徇私情的老黨員的光輝形象。這樣引導學生學習小說,更能突出小說的一波三折,從而能起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在統(tǒng)編本教材的小說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從小說的文體特征出發(fā),抓住小說的三要素引導學生閱讀小說。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初步感受到小說的特點,還可以撥動小說寫作的秘妙之弦,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生從此以后愛上閱讀小說。
(作者單位:福建晉江市靈源街道靈水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