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本細讀:構(gòu)建繪本的意義世界

2021-04-14 12:05杜霞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波爾圖畫繪本

杜霞

依照英美新批評文學流派的觀點:文本是一個獨立自足的存在,其意義需要讀者的“細讀”方能體現(xiàn)。而所謂“細讀”,即是對作品進行細致入微的研讀和評論,認真審慎地分析研究作品的詞法、章法、修辭和意象等。文學文本的“細讀”可從聲音層面、意義單元、意象和隱喻、象征和象征系統(tǒng)等幾個層面進行,文本只有經(jīng)過讀者細致的分析解讀,其真正的藝術(shù)價值才會逐步顯現(xiàn)。當這一概念被引入到閱讀教學語境中時,更強調(diào)的是尊重文本,從文本出發(fā),注重細節(jié)的解讀和結(jié)構(gòu)的分析,并通過閱讀者自身生命體驗的融入,與文本進行充分的對話,從而挖掘出文本所蘊涵的豐富意蘊。

繪本是圖畫與文字的互動與合奏,是空間藝術(shù)與時間藝術(shù)的融合與互補,并基于此而構(gòu)成了一個豐富立體的意義空間。在繪本的閱讀與教學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繪本閱讀教學同樣需要建立起“文本細讀”的意識,只有對繪本的圖、文、故事做細致的分析與解讀,只有深入到圖畫與文字的符號表征體系和隱喻象征層面,才能更充分地開掘、構(gòu)建繪本的意義世界,進而增強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本文就以法國繪本大師旁帝的“大翅膀系列”為例,來探索“文本細讀”之于繪本閱讀的意義以及在具體運用中的策略與方式。

一、初讀繪本:圖文結(jié)合整體感知

“旁帝經(jīng)典·大翅膀系列”是法國繪本大師旁帝的作品,由接力出版社2011年出版,包括《好大好大一棵樹》《小太陽丑八怪》《大耳朵和半個故事》三部作品。

《好大好大一棵樹》講述了小主人公伊波爾的成長探險經(jīng)歷。伊波爾一家住在大樹上的漂亮城堡屋里,樹上有金黃的咯咯豆、棲息在樹枝上的豆蟲鄰居、不斷變幻的七個季節(jié)和專抓迷路小孩的綠色大怪物……有一天,奶奶離開了,伊波爾第一次看到樹在哭泣,傷心的她也變成了一滴眼淚落下了樹。伊波爾一路探險,經(jīng)過太空里的動物星球、會說謊的鏡子王國、還有有很多大樹的花園,她變得越來越勇敢和機智,也知道了自己家所在的那棵大樹并不是整個世界……

《小太陽丑八怪》中的小主人公丑八怪,則是一個不招人喜歡的孩子,就算他準時坐下來吃飯,家里人還是生他的氣。丑八怪好傷心,他和好朋友鬧鐘叮鈴鈴離開了家,去醫(yī)治生了病的太陽,一路上他碰到白胡子爺爺,打敗了大鳥怪,為老巫婆準備了九次早餐,甚至變成了一棵樹。終于,丑八怪知道了石頭的秘密、學會了鳥兒們的語言,治好了太陽的病,還為家人帶回了一小塊陽光……

《大耳朵和半個故事》則將讀者帶入一個更加奇幻的情境中。當米娜換好睡衣準備睡覺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房間不見了,她進入到一個陌生而奇怪的世界:圣誕老人生氣地踩碎禮物、從大書里掉下來的字母會嘎吱嘎吱地響、女巫丟給米娜的種子飛上天從上往下生長……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傳說中那個需要一口氣講完的故事,有人居然講了一半就睡著了,整個童話王國的人物都被困在了“忘記”島??烧l才能幫助他們呢?只有每天晚上躲在小朋友的門口,偷聽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的大耳朵聽聽,才知道那個講了一半的故事在哪里……

該系列的作者克勞德·旁帝(Claude Ponti),1948年生于法國洛林地區(qū),學習過文學、考古、繪畫、雕刻,也曾為報刊、雜志社畫過插畫,他被稱為能和《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的作者卡羅爾相媲美的作家,曾獲得法國童書界最高榮譽獎項“魔法師特殊成就獎”、1999年法國國家文化及圖書館聯(lián)盟頒予的最佳圖畫書獎、2008年度意大利撒丁島首屆兒童文學獎等。

旁帝的繪本以想象大膽奇異著稱,如果是初次閱讀他的繪本,甚至會有些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感覺,但其中所內(nèi)隱的主題線索其實并不復雜。而初讀繪本的過程,也即是對故事和圖文的整體感知與初步把握?!爸匾暢踝x就是重視、珍惜學生第一次新奇地讀完后的印象、理解、疑問、發(fā)現(xiàn)、感想等。這些‘念想,有可能是與文本背道而馳的錯誤或不恰當?shù)睦斫猓瑓s有可能為接下來的精讀打下基礎(chǔ),引領(lǐng)學生追尋真正的知識,進行有價值的學習?!盵1]初讀即是大致掌握故事脈絡(luò),感受總體意蘊。針對小讀者,我們可以通過設(shè)置“6W”問題——地點(where)、時間(when)、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發(fā)展經(jīng)過(how),或者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圖、思維導圖,來幫助理清繪本的情節(jié)演進與人物關(guān)系等,從而獲得對繪本的“初印象”,當然,這初印象中一定也伴隨著一些困惑與疑問,而這些困惑和疑問,也是進一步精讀和細讀的隱性動力。

當我們初次接觸繪本時,往往會因為以往的閱讀經(jīng)驗,更關(guān)注書中的“文字”。但對于繪本而言,它的第一信號系統(tǒng)是“圖畫”。繪本中的繪畫語言本身就具有“說”故事的功能,成為基本的敘述語言,提供故事信息,幫助讀者理解文字。而較之于文學作品的文字,繪本中的文字也有著很不同的運用方式和特征,如簡潔節(jié)制、不完全敘事、呈現(xiàn)形式自由等,文字不僅創(chuàng)造出令圖畫產(chǎn)生意義的語境,也往往彰顯出繪本的特定細節(jié),并引導讀者關(guān)注這些細節(jié)。與此同時,圖與文的關(guān)系,也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互相交織、滲透,是兩種不同媒介的合奏。這就需要我們前期針對繪本自身的特點做一些了解,從而跳出閱讀經(jīng)驗的限制,更多地去關(guān)注圖畫以及圖文間的互動。

另外,旁帝的這三部作品雖然獨立成章,但其實又有些隱性的關(guān)聯(lián),但在初次閱讀時,我們可以不急于探索三部作品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其實我們在將每一個故事的脈絡(luò)大致理清時,其中所隱含的主題的聯(lián)結(jié)感也就漸漸浮出水面,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三部作品,都是關(guān)于一個孩子的探險之旅。

二、聚焦細節(jié):體會深層意蘊

文本細讀注重“細節(jié)”的解讀,讀者可以通過在文本的字里行間尋找細節(jié)與暗示,謀求對文本主題和深層意蘊的把握。而具體到繪本中,“圖畫”已經(jīng)上升為主體語言。圖畫具有兩種基本的表現(xiàn)方式:指涉和示意?!爸干妗笔且詧D畫描繪事物,“示意”是以圖畫暗示意圖,表達思想、情緒、抽象概念等。圖畫講述故事時,不僅通過畫面直接表現(xiàn)和描繪,還通過“符號系統(tǒng)”間接地暗示與影射,因此,理解“圖畫”這種藝術(shù)語言,也需要讀者調(diào)動自身的視覺經(jīng)驗、藝術(shù)知識,善于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從細節(jié)中體會畫面和文字背后的深意。彭懿在《圖畫書:閱讀與經(jīng)典》中就曾經(jīng)提到:“有些細節(jié)與主題無關(guān),只不過是增加一點小噱頭或者是出于作者個人的癖好。但也有與主題息息相關(guān)的,甚至可以這樣說,缺少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整個作品就缺少了一種發(fā)人深省的力量。”[2]

《好大好大一棵樹》中,伴隨著顏色的變化,是主人公伊波爾情緒的起伏和心靈的蛻變。從一開始明亮的綠色到奶奶去世后傷感的藍灰色,直至遇到怪物變成石頭后陰郁、幽暗的色調(diào)……而一旦蘇醒過來找回自己,顏色又轉(zhuǎn)為明亮與溫暖。色彩的變換,應和著心靈的律動,讓我們不知不覺中走進了小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小太陽丑八怪》中,一開始丑八怪的鼻尖總是噴吐著幾小團黑黑的霧氣,作為一種表意符號,似乎象征著丑八怪的“丑”,但正是這小黑氣團,在關(guān)鍵時刻派上了大用途。丑八怪歷險途中遇上了不讓過橋的大怪物,他怕極了,嚇得打了個大噴嚏,這下子,黑霧全噴了出來,沒想到竟然把大怪物給噴到了深淵里。在這里,旁帝用詼諧幽默的筆調(diào)仿佛在提醒我們:要打破思維評判的定勢,要尊重與善待每個人的與眾不同。作者的主體期待,也正蘊含在這樣一些小小的細節(jié)里。《大耳朵和半個故事》中,米娜和大耳朵聽聽終于找到那個講了一半的故事,原來是關(guān)于惡龍與公主的,我們注意到隨著講故事的爸爸被大耳朵所喚醒,古老的民間故事也終于得以進行下去。如果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上一幅圖畫中故事中的惡龍還是氣勢洶洶,嚇得公主毛發(fā)直豎,但到了下一幅圖畫,公主卻滿不在乎的抱著胳膊,怒目直視惡龍,而惡龍呢,這時候卻是一臉摸不清狀況的懵懂,氣勢也明顯地弱了下來。這中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公主與惡龍之間有著怎樣的對峙和交鋒?都需要我們展開想象去補白。盡管這個故事中的“故事”,并沒有實質(zhì)參與到后續(xù)情節(jié)的推動中,但旁帝依然精心地做了設(shè)計與表現(xiàn),按部就班地展示著該故事的進程與走向,沒有絲毫的敷衍與怠慢。也正是通過這番對細節(jié)的用心處理,旁帝反復昭示了“故事”對人類的重要意義,而且公主反敗為勝的情節(jié)逆轉(zhuǎn),也暗合了我們對故事圓滿結(jié)局的渴望與期待。

三、發(fā)現(xiàn)縫隙:從矛盾處開掘

文本“縫隙”指的是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情感、思想、結(jié)構(gòu)、情節(jié)等方面的矛盾和不一致不和諧之處。后現(xiàn)代語言學認為,任何語言都只是一種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隱藏在語言的背后。經(jīng)由此類“縫隙”,我們往往能夠感受到那種言外之意文外之旨,破解出文本深層的秘密。在繪本閱讀中,同樣也需要尋找并關(guān)注其中的“縫隙”,從“矛盾”處下手,從圖畫與文字的張力中體會,進行更為深入的意義追問與開掘。

在《小太陽丑八怪》中,丑八怪因為長相的奇特、行為的頑皮,而成為家人眼中的“問題小孩”。初讀繪本,很容易得出這樣的印象:丑八怪是被家人所嫌棄和忽略的。但如何看待這種“嫌棄”和“忽略”呢?這真的是一個沒有愛的家庭嗎?如果細細地觀察,從其間的一些“縫隙”里,或許可以獲得一些新的理解。比如說有一段文字寫道:“丑八怪難得和家人同時上桌吃飯,可大家還是生他的氣?!钡c這番表述相配的畫面卻是:丑八怪站在湯罐里,笑嘻嘻地面對著餐桌旁驚詫憤怒的家人,原來,他是想以這種變魔術(shù)的形式來給家人一個驚喜。若是只讀文字,我們的情感天平肯定要向丑八怪傾斜,但如果結(jié)合著圖畫,特別是想到一罐美味濃湯被染污的后果,那么我們也就理解了父母家人內(nèi)心的抓狂。在父母還不具備足夠的智慧心力的時候,一個無比頑皮的小孩往往就能把大人折騰得筋疲力盡,耗費掉我們最后的一點耐心。所以丑八怪與家庭之間最初的疏離,一方面源于成人世界還未能真正讀懂一個特立獨行的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另一方面也源于丑八怪還沒有尋找到與家人溝通互動的妥當?shù)哪J?。當我們理解到這一層面,也就明白了為什么在丑八怪走后,家人的悲傷匯流成河,他們從來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只是還沒有真正學會愛。同時也就理解了旁帝的良苦用心,他是在告訴我們:愛,需要智慧,需要彼此的懂得。

《好大好大一棵樹》中,伊波爾遇上了大怪物,她嚇呆了,竟變成了一塊石頭。這是一個探險的故事,在我們的經(jīng)驗視域里,當困難來臨,主人公往往都是積極地尋找辦法,勇敢地去面對挑戰(zhàn),就像《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取經(jīng)路上每遇艱險,都會有一番驚心動魄的較量。但是為什么在這里,作者要讓伊波爾變成一塊“無所作為”的石頭呢?往往是這樣的縫隙,最能引導小讀者向文本的深層意蘊開掘。如果再聯(lián)系丑八怪在旅途中也曾經(jīng)把自己變成一棵樹的情節(jié)(《小太陽丑八怪》),我們就不難理解旁帝在類似的設(shè)計中所蘊含的深意:只有當我們真正開始獨立地面對自己、感受自己、與內(nèi)在的那個“自己”做深入的對話時,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自我與世界,而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的成長,也才會發(fā)生。所以,當經(jīng)歷了一番磨煉的伊波爾返家途中又遇上大怪物時,她只說了一句話“我也不怕我自己!”就瞬間讓這個可怕的大怪物灰飛煙滅,這個耐人尋味的“縫隙”同樣向我們揭示了真正打敗我們的,往往是我們自己,而一旦超越了自己,也就能不戰(zhàn)而勝。

四、關(guān)聯(lián)拓展:構(gòu)建開放的意義空間

如果力求更深入地挖掘繪本的意蘊,還需要我們超越孤立的單個文本,通過作者的其他作品、相關(guān)背景資料和研究資料等來做進一步的拓展和關(guān)聯(lián),為文本開拓出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闡釋空間,從而整體上把握創(chuàng)作者的風格與內(nèi)在特性。

“旁帝經(jīng)典·大翅膀系列”所輯錄的這三部作品,本身就構(gòu)成了一個“探險—成長”的主題作品系列,都是講述了主人公經(jīng)由一段奇幻的探險之旅而獲得成長的故事。當我們把三部作品結(jié)合著閱讀時,那種主題和結(jié)構(gòu)的同一性就會非常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而這種文本內(nèi)在“敘述結(jié)構(gòu)”的同一性,也正是西方敘事學所研究的重點。正如普羅普所說:“故事里的人物無論多么千姿百態(tài),但常常做著同樣的事情?!惫适吕锎嬖谥蛔円蛩睾涂勺円蛩兀白儞Q的是角色的名稱(以及他們的物品),不變的是他們的行動或功能?!盵3]而一旦我們深入到文本的敘述結(jié)構(gòu)層面,也就通過形式層的探討開拓出更富有新意的闡釋空間。盡管旁帝的繪本意象繁復想象奇崛,有著濃烈的魔幻色彩,但故事深層內(nèi)核的一致性,增進了繪本的感染力與親和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熟悉的陌生人”,同時也體會到敘事深層的心理動因。而對于兒童來說,重復性的敘事結(jié)構(gòu)也有助于他們理解復雜的文本,溝通并聯(lián)結(jié)起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

在關(guān)注敘事的同時,也需要關(guān)注那些相對固定的圖畫表意符號,留意作者獨特的“圖說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的風格印記。在繪本中,旁帝善于用漫畫分格的手法,創(chuàng)造出“異時同圖”的效果,來表現(xiàn)很多連續(xù)的場景,背景是連續(xù)的,而故事已經(jīng)發(fā)生了推移。這就類似于電影中的蒙太奇,通過連綿不斷的鏡頭,不僅帶來了閱讀的流暢感覺,有助于小讀者理解,而且常常會造成一些特殊的效果。如《好大好大一棵樹》中,在表現(xiàn)伊波爾被怪物嚇壞變成石頭那一段經(jīng)歷,就用了七格內(nèi)容相同但色彩、明暗有變化的畫幅,創(chuàng)造了一種四季交替時間流逝的綿延感,不禁讓人想起《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還有《紅樓夢》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的那塊通靈寶玉,正是因為獨自面對了人世間那么多風云變幻,才有了生命個體內(nèi)在的覺醒成長。

在繪本閱讀中,編者手記、專家導讀等相關(guān)的研究資料,也有助于我們對文本做更深入的開掘?!逗么蠛么笠豢脴洹分?,在伊波爾的探險旅程中,她想找到回家的路,卻一直離家越來越遠,直到她遇到了鳥身人面的天使。從王曉明先生對本書的導讀中,我們可以得知:“這位天使叫伊西斯,是古埃及神話中死者的守護女神,也是生命和健康之神,是埃及神話中最受歡迎的女神,有點像我們民間所說的觀世音,由她向因奶奶去世而開始傷心之旅的伊波爾指點歸程是十分恰當?shù)??!盵4]借助專家導讀,我們就可以對這個角色以及她的出現(xiàn)所承載的深層意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這一情節(jié)的設(shè)置,也喻示了小伊波爾正逐漸從奶奶離去的傷懷和痛苦中擺脫出來,開始新的生活。

而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經(jīng)歷、創(chuàng)作感想等背景資料,同樣也是我們理解繪本的很好的橋梁。在《大耳朵與半個故事》所描繪的童話世界里,集中了各路神仙精靈,有希臘神話中的米諾斯迷宮和牛頭怪、埃及神話的豺頭神阿比姆斯、日本故事百鬼夜行歌中的雨傘鬼、仲夏夜之夢中的樹精戈白林、指環(huán)王中的恩特、杜立德醫(yī)生、中國聊齋中的狐精、格林童話中的七個小矮人、小紅帽與狼、以及住在井里的太太、食人怪、安徒生的拇指姑娘,還有羅馬軍團士兵、瑪雅勇士、莫臥兒的大神、非洲木雕小人,金剛力士、甚至摩爾人的城堡和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雞腿屋……當然,如果你了解旁帝豐富的閱讀經(jīng)歷的話,你就能夠明白為何會有這樣的童話人物大集結(jié)。旁帝曾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早早就躺下,帶著我的書和手電筒。每當我一擰開手電筒,書中的人物就紛紛從書頁中跳出來……沒人知道在被子底下,我們一共有多少人。謹以此書,向這些書中的人物和他們的締造者致意!他們創(chuàng)造了童書世界,時至今日他們?nèi)栽诶^續(xù)創(chuàng)作新的童書。無論他們是誰,謹以此書,由衷地、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也發(fā)自我的床、發(fā)自我的手電筒)地,向他們致以深深的謝意,感謝他們賦予我的那些綿綿無盡的沉醉在閱讀中的日日夜夜!”[5]正是這無數(shù)個“閱讀之夜”,給予旁帝豐厚的文化滋養(yǎng)和豐沛的靈感。在他的繪本中,我們經(jīng)常能夠感受到那種溝通古今文學遺產(chǎn)的能力,特別是溝通兒童文學資源的能力,旁帝常常有意埋設(shè)下很多線索,希望孩子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探索。而這種“互文性”或者說“文本間性”,使旁帝的作品獲得了一個更加開敞更有生命力的闡釋空間,構(gòu)建起一個強大的隱喻與象征體系。就像法國符號學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在其《符號學》一書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許多行文的鑲嵌品那樣構(gòu)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對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轉(zhuǎn)化?!币簿褪钦f,每一個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鏡子,每一文本都是對其它文本的吸收與轉(zhuǎn)化,它們相互參照,彼此牽連,形成一個潛力無限的開放網(wǎng)絡(luò),以此構(gòu)成文本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巨大開放體系和文學符號學的演變過程。[6]

五、合理闡釋:確立細讀邊界

當我們著力拓展經(jīng)驗視域,力求深度把握與開掘繪本的意義世界時,我們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問題是:闡釋有沒有邊界?個體閱讀經(jīng)驗的合理性又在哪里?盡管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畢竟不是哈利·波特,如何超越我們個人的興趣、傾向、個人偏好與情感投射,去給予文本一個恰切的意義表征維度——這是文本細讀中特別需要重視的問題。正如小威廉姆E·多爾在《后現(xiàn)代課程觀》中提出,文本解讀是“不確定的但卻有界限”,既要肯定個體對文學作品體驗的差異性、文本闡釋的多元性,又要防止“蔓延的相對主義”和“感情用事的唯我論”。[7]

筆者在過往的教學中,曾與在讀研究生們一起針對旁帝的繪本展開過閱讀交流,就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解讀《好大好大一棵樹》時,因為伊波爾的一度傷心墜落而將該繪本的主題確定為對兒童心理和情緒的探討,還有的學生認為《小太陽丑八怪》講述的是丑八怪和家人關(guān)系的疏離……這其實都是因為過度關(guān)注作品的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對繪本整體意蘊的把握。因此,針對繪本的意義闡釋同樣需要確立一定的邊界,而不是僅僅依賴個體的閱讀感受與經(jīng)驗,去天馬行空任意詮釋。這就需要給我們的闡釋尋找某種依憑和支撐,如更具權(quán)威性的文學、教育專家或繪本研究者的相關(guān)解讀等,也可以通過群體間的協(xié)商與討論,來共同確立意義的邊界。

結(jié)語:文本細讀——自我的精神倒影

按照新批評的觀點,文本是一個自在的客體,文本自身包含一個完整的創(chuàng)作境界,還隱含作者的理想的期待視界。閱讀的過程,也正是作者的主體期待、讀者的主體期待、文本世界三者的融合沖突的過程。“細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一種心靈與心靈互相碰撞和交流的過程。我們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以自己的心靈為觸角去探索另一個或為熟悉或為陌生的心靈世界。因此,文本細讀的文學性因素聯(lián)系著極為隱秘的個人感情經(jīng)驗,文本細讀的過程則是個人經(jīng)驗的傳播與交流,是使人心從互相隔膜到互相了解的心靈撞擊與交流的過程?!盵8]文本細讀,也是自我心靈與文本的深刻對話,而一旦調(diào)動起隱秘的個人情感經(jīng)驗,我們對文本意義的建構(gòu)就會呈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色彩。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位將《小太陽丑八怪》的主題理解為家庭關(guān)系疏離的研究生同學,如果你知道她同時還是一位四歲女兒的母親,因為異地求學而不得不割舍對女兒的陪伴時,你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她如此關(guān)注丑八怪的家庭疏離問題。

筆者在與學生共讀繪本的過程中,就常常會感受到,這不僅僅是一個閱讀的過程,也是一群大孩子藉由繪本重新發(fā)現(xiàn)自我、找尋童年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文本細讀”來完成的?!拔谋臼且粋€美麗的倒影,你在這個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對文本細讀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遠,你對文本細讀就有多遠;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詩意,你對文本細讀就有多詩意。從這個意義說,細讀不是從文本開始,而是從‘自己開始!細讀也不是到文本為止,而是到‘自己為止!

參考文獻:

[1]王依如,王國均.初讀與精讀:互融推進閱讀教學——以白石范孝的《小狐貍阿權(quán)》單元教學為例[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7(09):16-21.

[2]彭懿編著.圖畫書 閱讀與經(jīng)典[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30.

[3](俄)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奇·普羅普(В.Я.Пропп)著,賈放譯.故事形態(tài)學[M].北京:中華書局,2006:17.

[4]旁帝著,謝蜂蓓譯.旁帝經(jīng)典·大翅膀系列:好大好大一棵樹[M].北京:接力出版社,2006(06).

[5]龐帝的六重身份——如何去讀《小雞的一千個秘密》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cfdff00100qbwk.html

[6](法)朱莉婭·克里斯蒂娃.符號學:意義分析研究[M].引自朱立元.現(xiàn)代西方美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947.

[7](美)小威廉姆E·多爾著.后現(xiàn)代課程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01.

[8]陳思和.文本細讀在當代的意義及其方法[J].河北學刊,2004(02):109-116.

[9]王崧舟.大夏書系·詩意語文 王崧舟語文教育七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0.

猜你喜歡
波爾圖畫繪本
繪本
繪本
繪本
英雄波爾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兩個英雄
加拉納河上的淘氣鬼
灌阳县| 舒城县| 洞头县| 荥阳市| 托里县| 安丘市| 洛川县| 阜南县| 都兰县| 巴林右旗| 台前县| 咸阳市| SHOW| 溧阳市| 缙云县| 延津县| 昂仁县| 巴南区| 乌恰县| 遵化市| 嘉义市| 合水县| 谢通门县| 梅州市| 衡阳县| 太和县| 玉溪市| 阜新市| 涪陵区| 体育| 武汉市| 白沙| 永城市| 福海县| 深泽县| 江西省| 娄底市| 福泉市| 甘孜县| 黎平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