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況

2021-04-14 12:05陳冬杰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棋王阿城物質(zhì)

陳冬杰

1984年,阿城《棋王》在《上海文學》發(fā)表并震動文壇,引起多方關(guān)注,也贏得眾多贊譽。其主要原因乃在于阿城的小說開辟了一種不同的寫作風格,帶來了一種迥異于那個文學時代的文化審美。如王蒙在《棋王》發(fā)表不久后所說:“我久沒有見過這樣的文字、這樣的文體、這樣的敘述風格了?!盵1]二十年后,阿城在接受訪談時也還談到“不一樣”這個話題:“接觸到另外的知識,你的知識結(jié)構(gòu)就跟你的同齡人不一樣了?!瓚?yīng)該是我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時代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不一樣吧?!薄澳莻€時候你覺得寫下來是正常的,可是一發(fā)出去真正面對社會的時候,面臨的是與讀者的知識結(jié)構(gòu)的差異。……我覺得這就是最重要的差別。”[2]P22-23由于阿城的小說對知識構(gòu)成和文化結(jié)構(gòu)感興趣,所以他的小說很快與“尋根”話題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三十多年過去,眾多研究者對這部小說可以說是進行了多角度的文本解讀和多元化的文化闡釋。就主題意蘊而言,從“傳統(tǒng)文化尋根”到“現(xiàn)代理性對人的異化”,再到“對人的生命狀態(tài)的反思”,隨著對題旨理解的深入與豐富,我們也愈加看到《棋王》在對一代人精神創(chuàng)傷的再現(xiàn)中所寄寓的更加深刻的對人的觀照、批判與反思,這其中涵蓋了對普通人生價值的叩問、對人之生命深處意味的揭示,以及對物質(zhì)和精神的二元困境的思考。

吃:最普通的人生價值

民以食為天,在人類生存所依賴的物質(zhì)條件中,“吃”必然排在第一位。食物的匱乏不僅關(guān)乎身體,也關(guān)乎心靈。充足的食物不一定滋養(yǎng)健康豐富的靈魂,但“吃”的匱乏卻一定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法國學者諾埃爾·迪特萊在談到小說的構(gòu)思時說:“作品和故事的構(gòu)思在他的第一部小說《棋王》中非常簡明扼要:一個青年家中困難重重,首先尋求他的生活保障,然后尋求活下去的新理由:奕棋。”[3]P3為此,小說寫到眾多吃的場面,寫到不同人的吃相和對吃的不同看法,雖各有不同,但都揭示了“吃”這一基本生存之需的匱乏,表現(xiàn)了人們面對這一匱乏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

用小說中的話說,王一生對吃的態(tài)度是“虔誠的”“精細的”,但細讀描寫王一生吃相的文字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虔誠”和“精細”顯示出他對食物的極度在意和他過去身心饑餓的經(jīng)驗。于他而言,“吃”就意味著生存?!澳玫斤埡螅R上就開始吃,吃得很快,喉節(jié)一縮一縮的,臉上繃滿了筋。常常突然停下來,很小心地將嘴邊或下巴上的飯粒兒和湯水油花兒用整個兒食指抹進嘴里。若飯粒兒落在衣服上,就馬上一按,拈進嘴里。若一個沒按住,飯粒兒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雙腳不再移動,轉(zhuǎn)了上身找。”“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輕輕地叩茶幾。一粒干縮了的飯粒兒也輕輕地小聲跳著。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將那個飯粒兒放進嘴里,腮上立刻顯出筋絡(luò)?!蓖跻簧某韵嘤凇膀\”“精細”之外更是不雅和窮酸,這印證著他對饑餓的恐懼,對饑餓深刻而痛苦的記憶。這“慘無人道”吃相既昭示著物質(zhì)的匱乏,更揭示了精神的創(chuàng)傷。

相較于王一生,小說中“我”所代表的廣大知青所展現(xiàn)出來的更多的是“饞相”,用王一生的話說:“只不過想好上再好,那是饞?!钡跻簧壑械摹昂谩笔遣皇钦婧媚兀俊啊3R粋€月每人只有五錢油……常常就只能吃清水南瓜或清水茄子?!薄跋掠陼r節(jié),大家都慌忙上山去挖筍,又到溝里捉田雞,無奈沒有油,常常吃得胃酸。……尺把長的老鼠也捉來吃,因鼠是吃糧的,大家說鼠肉就是人肉,也算吃人吧?!?清水南瓜、清水茄子,田雞、老鼠甚而蛇,直至開玩笑也是“吃人”。食物的匱乏和生活的殘酷展露無遺。王一生對吃的要求是滿足生存需求即可,而知青們的“饞”雖被王一生看做是“生活基準線”以上的需求,但絕不是過分的欲望,他們共同投射出一個計算吃喝、饑腸轆轆的時代。難怪阿城談《棋王》時說:“如果有什么人為了什么目的,不惜以我們的衣食為代價,我和王一生們是不會答應(yīng)的?!盵4]

人生諸相,卻沒有哪一個比吃更真實而必須?!耙惶觳怀燥垼迓范紒y?!薄澳憧捎涀?,先說吃,再說下棋。”反復強調(diào)人生最基本需求的年代也是最匱乏的年代。而在這樣的年代里,無論是王一生將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理解成是一個“嘲笑饑餓”的故事,還是“我”不愿意回憶過去那些忍饑挨餓的經(jīng)歷,感覺這“總好像是在嘲笑我的理想”,我們都可以看到,饑餓,食物的匱乏,不僅給人的內(nèi)心帶來恐懼,更戕害著生而為人的尊嚴。所以說,“衣食是本,自有人類,就是每日在忙這個。”這便是人生之真,也是人最平凡的價值。

其實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阿城在《棋王》中對那個年代有關(guān)于“吃”的描寫是走心的,是嚴肅而認真的。以致于后來引發(fā)了研究者對此小說的重心到底是在“吃”還是在“棋”的討論。比如朱偉就曾指出:“阿城其實不會下棋。……阿城入迷的是那種盲棋的境界?!镀逋酢返谋砻嬷匦脑谄?,實際重心在吃?!盵5]結(jié)合阿城最初寫這個故事的觸發(fā)點——1983年冬天在李陀家吃羊肉,講《棋王》的故事,以及最初所寫小說的結(jié)局——王一生癡迷下棋,最終放棄了下棋[6]——來看,朱偉的觀點是有事實依據(jù)的。正如有的學者接續(xù)這一論點后所指出的那樣:“《棋王》通過吃對棋的吞噬,強調(diào)了平凡普通的人生價值?!盵7]聯(lián)系當時的那個時代來看,《棋王》最重要的價值無疑也在這里。

棋:人之生命深處的意味

“衣食是本,自有人類,就是每日在忙這個。可囿在其中,終于還不太像人?!痹诖颂?,阿城實際上指出了人的低級需要與高級需要之間的差異。馬斯洛曾經(jīng)指出:“我們和一切生物共同具有食物的需要……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至少需借助創(chuàng)造力)是人類獨有的?!盵8]P160“人有使他們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根據(jù)人內(nèi)部傾向,人竭力要完成他自己真正的本性,忠于自己的職守,成為真正的、自發(fā)的、真正表現(xiàn)的人,在他自己深刻的內(nèi)涵中,尋求他活動的根源?!盵9]P149在馬斯洛看來,自我實現(xiàn)是一種高級需要。那么,如何不“囿在其中”,如何“像個人”,對王一生來說,便是眼底心中那一盤棋。

《棋王》1984年發(fā)表的版本中,小說臨近結(jié)尾,王一生得勝后有一段哭泣著對媽媽所說的話:“媽,兒今天明白事了。人還要有點兒東西,才叫活著。媽——”[10]這其中所隱含的是:他所具有了的那點“東西”使他超越了低級趣味的“活著”。這點東西就是“棋道”。王一生癡迷下棋,因癡而又生出許多呆相,但經(jīng)過九人盲棋車輪大戰(zhàn)后,他水到渠成冕為“棋王”??v觀小說,王一生何以稱王?持久的執(zhí)著磨練不必說,專注忘我的境界不必說,這些都是王一生成為棋王的必要條件,但不是王一生稱王的最主要原因。在九人車輪大戰(zhàn)中,王一生所進行的持久而艱難的精神跋涉,所展現(xiàn)的人的智力與技藝的高超卓越和進取而又不爭的人格魅力,在上千人觀看的歷史背景中,彰顯了人的尊嚴、價值和人的崇高,這才是王一生稱王的關(guān)鍵。美國著名思想家漢娜·阿倫特說:“有死者的任務(wù)和潛在的偉大在于他們創(chuàng)造——作品、業(yè)績和言辭——的能力,這些產(chǎn)物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屬于長久存在之列,正是通過它們,有死者才能在這個萬物皆不死(除了他們自己)的宇宙中找到他們的位置。人,雖然作為個體是有死的,但他們以做出不朽功業(yè)的能力,以他們在身后留下不可磨滅印跡的能力,獲得了屬于自己的不朽,證明了它們自身有一種‘神性。”[11]P19王一生在他所屬的那個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對于他而言,他創(chuàng)造的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棋藝上,他之不朽的功業(yè)也在于其在棋藝上達到了一種“忘我”“無我”的境界,他之為“王”的精神內(nèi)核,也照應(yīng)出他自身所含的偉大“神”性。從這一點上言,他的尊嚴和價值得到了更深刻的體現(xiàn)。

但是不可否認,王一生的精神跋涉之旅是艱難而漫長的,這一漫長的歷程也非常清晰地呈現(xiàn)出他精神成長的軌跡。他迷棋下棋,從不自覺地接受到自覺地追求,從解憂的消遣或逃避到積極的“有為”,棋涵養(yǎng)了他的精神世界,成為他精神的出路和精神的追求。在一個沒有娛樂、文化和創(chuàng)造的年代,生于貧苦之家的王一生為了給家里省一點不參加學校的春游和看電影,兒時的他在跟母親一起給印刷廠折書頁時看到棋譜并引發(fā)興趣,從此愛上下棋。少年時期王一生對棋的喜愛癡迷更多是被動接受,在精神無著時棋給他一個精神的樂園。及至青年,棋對王一生又有了另一層意味——解憂,“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棋”。棋中之樂消解現(xiàn)實之憂,無論現(xiàn)實之憂是什么,無論此種消憂是精神的勝利還是逃避,下棋讓王一生在現(xiàn)實世界中樹立起一道精神的屏障和支撐。而在九人車輪大戰(zhàn)中,這種精神支撐的作用得到進一步轉(zhuǎn)化和升華。參加友誼賽不為利往,勝利了卻與老者言和不為名去,然而卻仍要賽要比試,渾然忘我,投入所有的精魂,進行精神的比拼廝殺,爭一個勝負高低,所為的無非是人生的有所為。此時的下棋,更多的是一種介質(zhì),通過它,王一生感受到人的進取和意義,而最終的勝利恰給他精神世界以回應(yīng)——人的價值與尊嚴。其實,依然像馬斯洛所指出的那樣:“高級需要的滿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觀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寧靜感,以及內(nèi)心生活的豐富感。”[8]P162且看小說中所描述的:“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著我們,雙手支在膝上,鐵鑄一個細樹椿,似無所見,似無所聞。高高的一盞電燈,暗暗地照在他臉上,眼睛深陷進去,黑黑的似俯視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頭亂發(fā)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彌漫開來,灼得人臉熱?!蔽淖种兴鶑浡龅娜说那f嚴與崇高,內(nèi)心的寧靜與豐富,一個瘦弱之軀平凡之子所釋放的生命偉力,這才是真正的“王道”之所在?。?/p>

然而,出身優(yōu)越的腳卵為了生活得好而將祖?zhèn)鳛跄酒逅土巳?,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我”還在為尋找“活著的什么東西”而煩悶,滿腹棋藝與棋道的老者還在街上拾著破爛,在貧苦生活中掙扎的王一生的繼父還在酒中迷醉,上千民眾擠作一處“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還有一個陷于生活偶爾“犯糊涂”,跟王一生一樣以畫解憂的畫家,屬于他的成王的舞臺又在哪里?《棋王》讓我們感受肉體上饑餓,更讓我們看到精神上的饑餓,讓我們看到物質(zhì)的匱乏,更讓我們哀嘆心靈的空虛與迷茫。這是一個時代“饑餓”的群相。王一生恰是那個時代的產(chǎn)物,他之所以在棋的世界里馳騁狂野,也正反證了時代的精神饑餓,但這反證又具有強烈的超越性,王一生超越物質(zhì)匱乏所彰顯的精神崛起,讓我們深切地看到作為精神屬性的人的巨大能量,正如小說中所言:“哪怕家破人亡,平了頭每日荷鋤”。也如馬斯洛所指出的那樣:“高級需要的追求與滿足導致更偉大、更堅強、更真實的個性?!盵8]P164這一點對于王一生來說非常重要,也非常真實,因為它所指示的正是人之生命深處的意味。

“衣食是本,自有人類,就是每日在忙這個??舌笤谄渲?,終于還不太像人?!痹谖镔|(zhì)的世界中得到安全與富足,在精神的世界里得到價值和尊嚴,這便是人之所求,人生之真,“識到了,即是幸,即是福?!卑殡S著王一生的“成王”,小說敘述者“我”也完成了一次精神醒悟之旅。此處不妨指出的是,第一人稱敘事是阿城小說一個非常突出的特色:“第一人稱的運用使阿城的最初幾篇作品具有一種文獻價值,生活閱歷深深地吸引了讀者??墒沁@并不是簡單的報道。它們表明了一個人(敘述者)面對生活及其興衰的態(tài)度。阿城筆下人物的冷峻、嚴肅和倫理道義被自稱‘我的敘述者所注意觀察,使中國廣大讀者激動不已。”[3]P4

二元困境: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況

物質(zhì)與精神的關(guān)系在社會生活和人性的舞臺上有多種演繹方式,它們錯綜的關(guān)系時常給人生制造難解的困境。比如腳卵,烏木棋是祖?zhèn)髦?,父親相送與他,所以烏木棋更多具有精神的意義,是腳卵與祖輩父輩的一種情感的聯(lián)結(jié),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拿出來送人“通關(guān)節(jié)”。但他不能忍受農(nóng)場的生活,他所求的無非是“有個干凈的地方住一住”,不受農(nóng)場的罪。然而以傷害精神為代價去換取物質(zhì)的需求,王一生是不贊同的。他認為這種“信物”要“性命一樣存著”。所以他沒有用烏木棋換取的名額去參賽。然而作家借畫家表達了對腳卵的理解和同情,“倪斌,不能怪你。你沒有什么了不得的要求。我這兩年,也常常犯糊涂,生活太具體了?!鄙罱o人們制造了物質(zhì)與精神的割裂之痛,然而對比腳卵和王一生,我們看到人仍然有可以選擇的余地。雅斯貝斯說:“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包含著巨大的危險,也包含著巨大的可能性。(但)如果我們不能勝任我們所面臨的任務(wù),那么這種精神狀況就預示著人類的失敗。”[12]P24時代的精神狀況體現(xiàn)在腳卵和王一生身上,有很大不同。從個體意義上看,王一生成功了,腳卵失敗了。然而就整個時代而言,“人類”無疑都失敗了。

就小說文本而言,無論何種選擇,對腳卵而言,他之個人的物質(zhì)和精神需求都不能兩全,這更多的是時代所造成的傷痛。然而小說其實還有一種“傷痛”的可能,一種更值得思考的物質(zhì)與精神關(guān)系的演繹。王一生棋藝精進之路的關(guān)鍵人物是一位棋藝高絕棋道玄妙的撿垃圾老頭兒,他雖然將棋藝棋道教與王一生,但也叮囑王一生祖訓——為棋不為生,為棋是養(yǎng)性,生會壞性,所以生不可太盛。這里實際上為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即過分追求物質(zhì)生活、謀生太過會傷害人的“性”,即精神世界。小說中王一生對吃的要求是“實在”,即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這與中國道家所主張的“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13]P118的思想,不謀而合。但究竟“生”會不會壞性,小說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yīng)。按照李陀的講述,在共同探討的過程中阿城所講述的故事結(jié)尾與發(fā)表之時相去甚遠,卻與通篇文章保持了更自然的一種內(nèi)在聯(lián)系?!斑@時小說的清樣已經(jīng)出來了,一看結(jié)尾和阿城講的不一樣。我說你太可惜了,阿城講,‘我從山西回到云南,剛進云南棋院的時候,看王一生一嘴的油,從棋院走出來?!揖秃屯跻簧f,你最近過得怎么樣???還下棋不下棋?王一生說,下什么棋啊,這天天吃肉,走,我?guī)愠燥埲?,吃肉。小說故事這么結(jié)束的。我回來一看這結(jié)局,比原來差遠了,后面一個光明的尾巴,問誰讓你改的?他說,《上海文學》說那調(diào)太低。我說你趕緊給《上海文學》寫信,你一定把那結(jié)局還原回來。后來阿城告訴我說,《上海文學》說了,最后一段就這么多字,你要改的話,就在這段字數(shù)里改,按原來講故事里那結(jié)局,那字數(shù)多。我說那沒辦法,我就說發(fā)吧。”[6]如果小說原本的結(jié)尾是上文所提及的那樣,那么“生”確實是壞了“性”,物質(zhì)和精神的對立確實造成了人的二元困境。

這里且不從敘事學上討論結(jié)尾的合理性,單從小說意蘊主旨來說,這一結(jié)尾又開闊了文本的意義,使小說具有了一種明顯的批判意識和超越時代的前瞻性。王一生在物質(zhì)和精神雙重匱乏的條件下筑起精神巍峨的大廈,卻在物質(zhì)充足的條件下使這座大廈轟然倒塌。如果說是時代造成了腳卵的物質(zhì)和精神的割裂之痛,那么這個結(jié)尾中王一生的精神世界和物質(zhì)世界的悖離又是什么造成的呢?是不是也是整個時代的風氣使然?社會究竟要走多久才能為人們鋪就物質(zhì)和精神和諧統(tǒng)一的道路?人究竟要走多久才能學會構(gòu)建更有意義的生存方式?其實,早在小說的前半部分,阿城就曾借王一生與撿爛紙的老頭之間的對話昭示出一個“棋道”與“生道”背離的問題:“‘……我說你老人家棋道這么好,怎么干這種營生呢?老頭兒嘆了一口氣,說這棋是祖上傳下來的,但有訓——‘為棋不為生,為棋是養(yǎng)性,生會壞性,所以生不可太盛。又說他從小沒學過什么謀生本事,現(xiàn)在想來,倒是訓壞了他。我似乎聽明白了一些棋道,可很奇怪,就問:‘棋道與生道難道有什么不同么?王一生說:‘我也是這么說,而且魔癥起來,問他天下大勢。老頭兒說,棋就是這么幾個子兒,棋盤就是這么大,無非是道同勢不同,可這子兒你全能看在眼底。天下的事,不知道的太多。這每天的大字報,張張都新鮮,雖看出點道兒,可不能究底。子兒不全擺上,這棋就沒法兒下?!庇袑W者認為,這番微言大義的話“包含了作者對文化大革命時代的理解,它暗示我們《棋王》不僅是一個尋根小說,同時也是政治寓言”[14]。這其中的問題就更加引人深思了。

應(yīng)該說,小說原來的結(jié)尾真正代表了阿城當年內(nèi)心的初衷。雅斯貝斯說:“人對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時代的批判,與人的自我意識一同發(fā)生?!盵12]P4可見,對時代的批判意識一定伴隨著個人自我意識的覺醒。《棋王》“似乎不刻意反映什么,似乎并無什么寓意,但卻處處透露出對動亂現(xiàn)實的折射、對人生哲理的探求?!盵15]這是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況,阿城身處其中。他是有心反思、批判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的。

參考文獻:

[1]王蒙.且說《棋王》[J].文藝報,1984(10).

[2]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

[3](法)諾埃爾·迪特萊.冷峻客觀的小說[A].阿城.阿城精選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4]阿城.一些話[J].中篇小說選刊,1984(6).

[5]朱偉.接近阿城[J].鐘山,1991(3).

[6]王堯.1985年“小說革命”前后的時空——以“先鋒”與“尋根”等文學話語的纏繞為線索[J].當代作家評論,2004(1).

[7]王寧寧.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經(jīng)典選讀[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8](美)馬斯洛.自我實現(xiàn)的人[M].許金聲,劉鋒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

[9](美)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方士華編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10]阿城.棋王[J].上海文學,1984(7).按,198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阿城小說集《棋王》中做了改動:“媽,兒今天……媽——”

[11](美)漢娜·阿倫特.人的境況[M].王寅麗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12](德)卡爾·雅斯貝斯.時代的精神狀況[M].王德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

[13]老子,陳鼓應(yīng).老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

[14]黃偉林.論《棋王》——現(xiàn)代主義的解讀[J].文藝爭鳴,2007(4).

[15]蘇丁,仲呈祥:《棋王》與道家美學[J].當代作家評論,1985(3).

(本文獲第十五屆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一等獎)

猜你喜歡
棋王阿城物質(zhì)
超級棋王
戲子多秋
聚焦物質(zhì)的分離與提純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質(zhì)推斷題
剩飯
抓物質(zhì)特征 巧解物質(zhì)推斷題
王琳娜先負趙冠芳
一厘米的秘密
一厘米的秘密
棋王
商都县| 安塞县| 兴安盟| 石景山区| 江华| 聊城市| 和田县| 万年县| 黔西| 和龙市| 保康县| 中卫市| 扬中市| 卫辉市| 崇阳县| 青铜峡市| 巴林右旗| 万州区| 保靖县| 上蔡县| 滕州市| 富顺县| 登封市| 金溪县| 集贤县| 白沙| 新乡市| 安康市| 鸡西市| 乐山市| 深州市| 新宁县| 磴口县| 赣州市| 三穗县| 汽车| 大洼县| 双鸭山市| 天长市| 安义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