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2011—2020年學術不端研究綜述

2021-04-17 04:29:30朱銀周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21年3期
關鍵詞:不端學者學術

唐 虹,朱銀周

(昆明理工大學 學報編輯部,云南 昆明 650500)

隨著我國科學研究的深入發(fā)展,學術研究隊伍越來越壯大,學術成果與現(xiàn)實利益的關聯(lián)越來越緊密。由于學術成果關聯(lián)到個人的諸多利益和學術榮譽,研究者對學術成果的過度追逐,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引發(fā)了很多學術不當或不良行為,即人們常說的學術不端行為。學術不端問題日益嚴重,引發(fā)社會的廣泛關注,為此出版和發(fā)表了大量關于學術不端的研究成果。在中國知網(wǎng)2011年至2020年10年間收錄期刊里,以“學術不端”為篇名進行檢索,共找到2 195條結果??鄢龔V告性質的文案,相關論文仍然有1 000多篇。而在同時段,以“學術不端”為主題進行檢索,共找到4 273條結果,以“學術不端”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則找到1 641條結果。故學術不端的嚴峻現(xiàn)實與關于學術不端的學術研究,在過去10年間呈現(xiàn)出正相關的關系。過去10年是我國學術不端研究的一個黃金時期。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我們有必要對過去10年我國學術不端的相關研究進行一個總結,并對未來進行一個展望。經過對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學者們對于學術不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學術不端的定義、特征及其治理三個方面。

一、學術不端的基礎理論研究

(一)學術不端的內涵界定及其類別屬性

明確學術不端的定義是相關研究的邏輯起點,但長期以來,國內學界對學術不端行為缺乏科學、統(tǒng)一的界定,大家對學術不端的定義沒有形成共識[1],相關爭議不斷[2]。通常我國學者對于學術不端行為,多在道德層面上探討,一般認為學術不端主要指學者涉及抄襲、剽竊的不良行為,也指學者惡意的一稿多投行為。相關概念還有學術腐敗、學術道德失范、學術越軌、科研越軌等[3]80-82。有學者認為將與學術有關的不良行為稱為學術不端行為更為妥當[4]。也有學者注意到了關于學術不端的定義國內外存在差別[5]。目前,在實務操作中,人們一般都使用部門規(guī)章中官方的相關定義。較為重要的法律文件有如下幾個:一是《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將有關人員在職稱、簡歷以及研究基礎等方面提供虛假信息,抄襲、剽竊他人科研成果,捏造或篡改科研數(shù)據(jù),在涉及人體的研究中,違反知情同意、保護隱私等規(guī)定,違反實驗動物保護規(guī)范,其他科研不端行為等六大類行為稱之為科研不端行為。二是《教育部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明確將抄襲、剽竊、侵吞他人學術成果,篡改他人學術成果,偽造或者篡改數(shù)據(jù)、文獻,捏造事實,偽造注釋,未參加創(chuàng)作在他人學術成果上署名,未經他人許可,不當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等七類行為界定為學術不端行為。三是《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對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工作機制、工作原則、預防措施、學術不端行為的類型、學術不端案件的受理、調查、認定、處理、救濟與監(jiān)督等內容做了全面規(guī)定。四是國家新聞出版署制定的《學術出版規(guī)范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CY/T174—2019)》 (以下簡稱《規(guī)范》),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界定。現(xiàn)在學者們一般都根據(jù)這些文件的規(guī)定,對學術不端作出自己的界定。例如,談桂春就認為“學術不端是指違反學術規(guī)范、學術道德的行為,包括剽竊、偽造、篡改、不當署名、一稿多投、重復發(fā)表等形式?!盵6]不過,這些法律文件的規(guī)定并不能取代學理的探索,因為相關法律文件本身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7]281-287。關于學術不端的定義,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對此,人們應該繼續(xù)深入地探討下去。

(二)學術不端的行為特征及其行為結果

特征是一事物區(qū)別于另一事物的本質之所在。為了正確理解和把握學術不端的本質,學者們十分重視關于學術不端特征的研究[8-10]。具體來說,學術不端行為具有如下幾個特征:

1.學術不端行為具有隱蔽性。學術不端行為主要指學術研究人員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利用學術文獻及資料,整理、撰寫、發(fā)表、評價學術成果過程中的所有不良行為的總和。學術不端行為最大的特征在于為了獲取個人與學術成果相關的利益、學術名譽而實施的違背學術道德的個人或組織行為。實施行為分為自我行為和侵害他人學術成果的行為。實施侵害他人的學術成果的行為時,具有明確的侵害對象,通常侵犯了別人的版權。但無論是低級的學術不端行為,還是深度的學術不端行為,都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一般低級學術不端行為的隱蔽性相對較低,通過計算機檢測軟件或簡單的比對即可發(fā)現(xiàn),而深度的學術不端行為則隱蔽性高,非專業(yè)人士很難發(fā)現(xiàn),要通過資深的專家、學者才可以發(fā)現(xiàn)。若學術不端行為侵害的內容為非公開發(fā)表或展示的內容,則隱蔽更深[11-13]。

2.學術不端行為存在社會危害性。學術不端并非只是道德問題,而是一個事關學術和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大問題。誠如學者所說,其“泛濫不但極大浪費社會資源和學術生命,扼殺學術創(chuàng)新,破壞正常的學術秩序,而且毒化教育環(huán)境,影響人才培養(yǎng)質量,敗壞社會風氣,助長社會的不道德行為,使整個學術界和知識分子喪失社會公信力,最終摧毀國家的根基與發(fā)展能力”[14]57-61。學術不端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但不同的學術不端行為其社會危害性是存在差別的,應當區(qū)別對待。

具體來說,學術不端行為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僅僅只是為了個人學術成果利益最大化而實施的自我行為——對自己或團隊學術論文進行拆分發(fā)表、一稿多投、過度引用;二是為了獲取非法學術利益而以他人學術成果為模板實施偽注、偽造、剽竊、篡改、抄襲、不當署名。從作者行為角度,為使自己的學術成果利益最大化而實施的拆分發(fā)表、一稿多投、自我過度引用、自我抄襲,其沒有侵害對象,危害程度較低;而偽注、偽造有可能有被侵害對象,也可能沒有侵害對象;剽竊、篡改、抄襲、不當署名則有被侵害對象,危害程度視危害情況而定。同時,學術不端行為的危害也是有級別的,可分為輕度、中度和較高三級。拆分發(fā)表、一稿多投、自我或他人過度引用屬于較輕行為。偽注、偽造、剽竊、篡改、抄襲、不當署名需要對結果進行鑒定,屬于輕度或重度行為。其中,高度偽造、主要觀點剽竊、大比例抄襲、嚴重侵占別人學術成果的行為危害程度較高。程度較輕的一般不予以追究責任,僅僅給予批評和道德譴責。中度和較高等級需要追究學術責任,按照規(guī)定一般交由學術委員會處理。特別是危害行為較重的,如全文抄襲,嚴重侵犯原作者的版權,除了撤銷已經發(fā)表的抄襲論文、論著之外,還需要學術委員會作出處罰決定,并對原作者賠禮道歉。對學術不端行為危害程度級別的界定是一個十分困難的事情,除了大比例抄襲等行為容易界定外,其余行為需要學術委員會作出學術界定。

3.學術不端侵犯的主要是私權而非公權。對于擁有學術公權的管理者和維護者,為了自身利益而出賣或以交換利益為目的所實施的行為,其最大的特點在于主體和客體之間存在利益輸送或利益交換,其用公權謀取了個人利益,損害了國家形象和國家利益。而學術不端行為僅僅只是個人為了學術榮譽和學術利益而實施的私人行為,有時有被侵害的對象,有時則沒有被侵害的對象,即使是存在被侵害的對象時其也只是侵害別人的版權而已,整個過程不存在公權的濫用行為[15]。

4.學術不端行為主觀意圖基本可控。行為主客體的主觀意圖往往決定了行為的結果,有什么樣的意圖,就會產生對應的行為結果。分析學術不端行為的意圖可以發(fā)現(xiàn),其行為意圖僅僅只是為了學術利益最大化而實施的自我復制或侵犯他人學術成果的不良行為,其行為絕大多數(shù)是可控的。行為結果一般包含在學術作品中,控制學術作品的合法性即可控制學術不端行為。一般可以通過前期尚未發(fā)表并傳播時予以主動阻止,即控制非法意圖產生的行為結果;一旦作品發(fā)表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的學術不端行為,雖然可以公開予以撤銷,但其社會消極影響已經產生,撤銷屬于一種被動控制傳播行為。當然,還應該根據(jù)作者意圖和獲取潛在的利益可以給予道德譴責或者學術委員會的處罰。

二、學術不端治理研究

(一)學術不端的危害

正確認識學術不端的危害,是開展學術不端治理的前提。關于學術不端的危害,學者們有充分的論述。對此,有學者認為“學術不端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它可以損害學術氛圍,擠占國家的科研經費,妨礙真正有價值研究課題的開展,制造虛假的學術繁榮現(xiàn)象,進而阻礙科學技術的進步。”[16]有學者認為學術不端并非單純道德問題,而是事關學術和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大問題。學術不端的“泛濫不但極大浪費社會資源和學術生命,扼殺學術創(chuàng)新,破壞正常的學術秩序,而且毒化教育環(huán)境,影響人才培養(yǎng)質量,敗壞社會風氣,助長社會的不道德行為,使整個學術界和知識分子喪失社會公信力,最終摧毀國家的根基與發(fā)展能力。”[17]也有學者指出,學術不端使學術失去尊嚴、妨礙學術創(chuàng)新、浪費學術資源、破壞了社會的評判標準[14]57-61??傊?學術不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對此,目前中國社會各類已經達成了廣泛的共識,這正是學者們開展學術不端的研究,探討學術不端治理的邏輯起點。

(二)學術不端的原因分析

明確學術不端的原因,是對其進行科學治理的前提。關于學術不端的原因,近十年內,學者們多有探討。造成學術不端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18]:例如,有學者就認為科研環(huán)境和制度不完善,學術評價體制不健全、監(jiān)管制度不嚴格、學術不端認知能力的缺乏是造成學術不端泛濫的成因。我們認為,其至少存在內外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科研工作者主觀方面的原因。目前,研究單位已經將學術成果的考核由數(shù)量上升到質量的層面,逐漸開始關注學術成果的綜合社會影響力。對此,有學者認為,學術素養(yǎng)是內驅因素,直接決定了其學術不端行為的頻次和強度[19]。由于學術成果背后的利益鏈關聯(lián)到個人的諸多利益和學術榮譽,研究者對學術成果的過度追逐,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引發(fā)了很多學術不端行為。因此,科研工作者自身不正當?shù)臉s辱觀利益觀,希望獲得不當?shù)膶W術利益和學術聲望是學術不端泛濫的主觀內因。

針對一部分人不愿意再埋頭苦干潛心鉆研,而是希望走捷徑,為此不惜弄虛作假以求獲得更多的利益回報的社會現(xiàn)狀,國家層面雖然出臺了很多政策性法律文件,相關法律制度成為了新的研究熱點[20]??傮w上講,相關法律文件至少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對學術不端行為和學術腐敗不加區(qū)分,經?;\統(tǒng)地將一切不良學術行為均歸為學術不端行為;第二,主要針對高校的教師和學生,使用范圍較窄;第三,對學術不端行為缺乏明確的界定標準和界定流程,規(guī)定較為籠統(tǒng),可操作性較差;第四,對學術不端行為危害程度缺乏清晰的分級及對應懲治措施;第五,對擁有學術公權主體的公權濫用行為導致的學術腐敗缺乏明顯的監(jiān)督措施及懲治辦法;第六,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權交由各單位的學術委員會,存在內部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嫌疑;第七,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僅限于對學術成果的檢查,主要包括學術論文的檢查和各類基金研究成果的檢查。這些問題的存在,致使其對學術不端行為打擊不力,收效甚微。因此,相關立法和執(zhí)法的偏差,對學術不端治理的無效,是學術不端泛濫的客觀原因。

總之,學術不端的原因是復雜的,多元而非單一的。對此,有學者認為學術不端產生的根源包括個人或集團利益、制度性問題、對學術規(guī)范缺乏了解等[3]80-82。也有學者認為當前我國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是由于“存在學術評價制度的偏差、高等學校管理體制的僵化、監(jiān)管懲治制度的疲軟等三個方面的制度性痼疾”所致[21]。

(三)學術不端的治理對策

針對學術不端的治理,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建議措施,把研究的領域和視野進行了極大的拓展。例如,針對研究生中存在的學術不端學為,有學者提出“從學術管理的視角出發(fā),要加強學術規(guī)范建設與學術道德教育,更要重視學術研究的價值重塑、招生與培養(yǎng)的策略調整以及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預防與治理機制的建構。”[22]也有學者研究后指出“對其治理應構建包含軟硬法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雙籠關虎’的規(guī)范體系方能取得實效?!盵23]有學者介紹了美國[24-25]、英國[26]和德國[27]等域外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治理經驗,總結了學術不端治理的國際經驗[28]。有學者研究了政府決策中科學家的學術不端及治理對策問題[29]。

針對大學中的學術不端行為,有學者研究后指出,“根治大學學術場域這一久治不愈的頑疾需要轉換思路,以角色—責任—問責為軸心,培育學術人形成內生于學術本質中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學術倫理契約精神?!盵30]也有學者認為, “合法、高效地追究學術不端行為人的責任是高校學術不端治理權的基本行使機制;平衡治理權和治理對象的權利是依法治理學術不端的運行機制,同時也是高校學術不端治理權的規(guī)范行使機制?!盵31]而有學者通過梳理和分析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和東京大學三所大學治理學術不端行為的舉措后指出, “堅守學術誠信、懲治學術不端行為是確??蒲匈|量的基礎,我國高校應積極借鑒發(fā)達國家經驗,加強學術誠信教育,完善學術不端行為治理一體化制度,從而確保學術聲譽及社會信任,提升科研競爭力?!盵32]

總之,學術不端的原因是復雜的,治理和應對的方法也應該是多元的。

三、研究評價

學者們對學術不端基本理論問題和治理問題進行了探討并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為人們認識和把握其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提供了多種視角,對于我國學術的健康有序發(fā)展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研究成就

1.學術與政策互動頻繁。2012年12月,中國知網(wǎng)(CNKI)組織編制了《學術期刊論文不端行為的界定標準》。概括了學術期刊論文作者可能涉及的不端行為類型,通過羅列各類不端行為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給出了基本的界定原則和標準。2012年7月16日,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暫行處理辦法》,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進行懲處。2014年1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為了規(guī)范和加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的處理,起草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研究廣度和深度得到拓展。近年來,我國學術不端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策治理上。因為學術不端表現(xiàn)形式多樣,對學術不端的治理形式學者們也從各個方面提出了意見。研究者們從國家政策、法律等不同層面切入,進行了多維度、深入細致接地氣的研究。例如,有學者研究后提出對學術不端檢測軟件的文字復制比例為20%~40%,且復制內容不屬于論文核心部分的稿件,只需要進行文獻溯源分析、核心內容創(chuàng)新性分析、行文寫作規(guī)范性分析,從中依然可篩選到一定比例的好論文[7]281-287。這部分論文可以退給作者適當修改后即可進入專家審稿流程。

3.方法運用多方嘗試。學術不端本身具有多視角多方法研究的可能性。目前已匯聚了編輯出版學科、法學學科等多學科的學者。他們運用各自多種方法來研究學術不端,使學術不端的研究呈現(xiàn)出多方法的特點。如有關我國學術不端治理研究,就有文獻統(tǒng)計、實證研究的方法等等。

(二)研究特點

1.多學科交叉研究。學術不端近年來越演越烈,其在新媒體時代又高度依附互聯(lián)網(wǎng),因此具有很強的媒介屬性。因此,對于學術不端研究也匯聚了從事編輯學、傳播學、經濟學、管理學的學者,他們從各自學科的視角來研究學術不端,相關研究成果也發(fā)表在新聞傳播、電影電視、藝術理論、歷史學、法學等不同學科的學術期刊上。筆者以“學術不端”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wǎng)進行檢索,從2011年至2020年,一共刊發(fā)了4 273篇文章。這些文章主要刊登在出版類期刊,且所刊文章涉及多個學科。我國的學術不端研究呈現(xiàn)出明顯的跨學科特征。

2.研究角度多元化。學術不端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熱點現(xiàn)象,本身具有多視角研究的可能性。而目前已匯聚了編輯出版、法學、政治學等多學科的學者。他們從各自學科的問題意識出發(fā),運用各自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審視和探究學術不端,使學術不端的研究呈現(xiàn)出研究角度多元化的特點。這種研究角度多元化有利于人們多角度、更全面地認識和把握學術不端的成因和治理規(guī)律。

3.重視實踐,問題導向鮮明。學者研究學術不端的定義、危害、特征、成因等基礎理論,目的都意在治理和消除學術不端上,根治學術不端才是學者研究的落腳點和最終歸屬。筆者以“學術不端治理”為主題通過CNKI期刊查找,過去10年間查詢到了172條相關文獻??梢?學術不端的治理問題是多么受人關注,而這種以解決現(xiàn)實問題為初衷的研究,使關于學術不端的已有研究成果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總之,梳理我國已有的學術不端研究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其具有鮮明的跨學科、多視角、實踐性強的特征。

(三)研究局限

雖然多部門出臺了預防和懲治學術不端行為的措施,主要有科技部的《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教育部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草案)》和中國知網(wǎng)的《學術期刊論文不端行為的界定標準》等。但總的來講,我國有關學術不端的研究仍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不足,仍有進一步研究空間。

1.研究面窄。學術不端對社會影響較大,但總的來講,目前我國的已有研究對其關注的面還比較窄。例如,目前從期刊視角進行研究的多,而從法律視角出發(fā)的研究就很少;對學術不端道德層面研究的多,對其治理及其懲戒方面則研究得少。

2.對典型性學術不端跟蹤分析不足。對典型性學術不端行為進行分析能清楚地認識學術不端。目前,學者們對典型性學術不端進行跟蹤分析較少。有的就學術不端行為泛泛而談,沒有針對性。因此,將以發(fā)展的眼光對學術不端進行追根溯源,從整體把握學術不端的形成和演變特征,進而尋求有效的治理對策,這尚有進一步研究空間。

3.對學術不端治理的理論研究具有滯后性。學術不端越演越烈,需要理性對待。例如,對于不同范圍不同、行為危害結果不同、行為主觀意圖不同的學術不端行為應給予不同處理方案。針對這一現(xiàn)實的困難,學者們嘗試給出不同解決方案,但收效甚微。

四、研究展望

為了進一步推動學術不端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筆者建議應該從轉變理念開始,拓寬理論研究,拓寬研究視域,深化研究主題。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理論

學術不端研究之所以出現(xiàn)在理論研究上的掣肘,與研究者解讀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傳播中國文化認識有關。實際上,如何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重要理論,這才是學術不端研究的應然指向。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學術不端現(xiàn)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進而用理論指導實踐,實現(xiàn)“百花齊放”,應多加強理論的研究。

(二)細化研究主題

學術不端的主題包括基本理論、發(fā)生原因、特征分析與治理對策等。筆者認為,細化研究主題是當下拓展學術不端研究要務。首先,對于不同的學術不端行為,治理必然有不同的側重。對象的不同必然會導致對策、方法的各異。正因如此,更應該細化研究主題,不要一概而論,應從更細微的角度切入,使學術不端治理研究細化、具體化。

(三)豐富研究方法

目前,關于學術不端的研究方法都比較單一,大多采用文獻研究的方法,這無疑降低了成果的有效性。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有必要從不同學科進行研究,特別要注意豐富研究方法,根據(jù)研究主題采用抽樣調查、深入訪談、個案研究等方法進行深入研究。

(四)深化實踐探討

我們應拓寬學術視野,拓寬學術不端治理的內容,對學術不端治理的模式進行研究,并探索新媒體時代學術不端的治理方法。將學術不端的演進放在歷史長河中加以辯證考察,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學術不端發(fā)生規(guī)律和特征,實現(xiàn)學術不端治理在實踐探討中的深化;同時,需注意正確區(qū)分學術不端與學術腐敗。學術不端行為和學術腐敗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是不一樣的,科學界定學術不端行為和學術腐敗的關系,明晰二者的區(qū)分標準,有利于在學術研究和學術管理過程中對各種不良行為或非法行為進行精確的有效治理,促進學術公平和學術創(chuàng)新。對于學術不端行為和學術腐敗,我們可以通過行為類型、行為產生的結果、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和實施行為者的主觀意圖來進行界定。

猜你喜歡
不端學者學術
學者介紹
管子學刊(2022年2期)2022-05-10 04:13:10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管子學刊(2022年1期)2022-02-17 13:29:10
規(guī)范科學技術活動 抵制學術不端行為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fā)的學術思考
中國博物館(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論文作者學術不端行為類型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學者介紹
《肝膽胰外科雜志》來稿中常見的學術不端問題
關于本刊啟用“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檢則系統(tǒng)”(AMLC)的通知
南投县| 和平区| 肥乡县| 绥芬河市| 饶阳县| 临澧县| 格尔木市| 崇义县| 犍为县| 贵南县| 巴林左旗| 丹江口市| 张家口市| 洞头县| 怀化市| 西林县| 宾阳县| 海口市| 塔河县| 油尖旺区| 叶城县| 四会市| 汉寿县| 卓资县| 尖扎县| 彭泽县| 九寨沟县| 侯马市| 武定县| 馆陶县| 元谋县| 永吉县| 稻城县| 关岭| 潢川县| 灵武市| 海口市| 合山市| 茂名市| 宜黄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