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病機“拐點”探討乙肝后肝硬化的證治*

2021-04-17 20:25張紅陶鐘玉梅浦瓊華廖華君
中醫(yī)學報 2021年12期
關鍵詞:姜湯拐點乙肝

張紅陶,鐘玉梅,浦瓊華,廖華君

1.溧陽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溧陽 213300; 2.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 廣州 510515; 3.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肝硬化是一種由不同病因長期作用于肝臟引起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病。其病理基礎為在肝細胞廣泛壞死基礎上產(chǎn)生肝臟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結節(jié)和假小葉,若病變繼續(xù)發(fā)展,晚期可出現(xiàn)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多種并發(fā)癥。肝硬化作為“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對其早中期的及時干預與治療尤為關鍵。我國由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硬化居于肝病首位。乙肝后肝硬化在早期肝纖維化階段若治療及時恰當,其病程往往可逆。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病防傳,此為中醫(yī)“治未病”三大核心思想。從病程進展方面看,慢性肝炎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日久必然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硬化早期階段,肝功能尚處于代償期,病情尚未十分嚴重,若及時診治,尚有回旋余地。若任病情繼續(xù)發(fā)展,至肝功能處于失代償期,發(fā)為癥積,土虛木賊,便為難治[1]。根據(jù)筆者多年臨證經(jīng)驗總結,以及聯(lián)系近現(xiàn)代醫(yī)家治療乙肝后肝硬化的經(jīng)驗教訓發(fā)現(xiàn),在乙肝后肝硬化的病程進展中,存在一個短暫時期的病機“拐點”,即此病的病機轉變,在此“拐點”前,較為易治,肝硬化病程可逆;在此“拐點”后,較為難治,肝硬化不可逆。

1 病機“拐點”概述

中醫(yī)之道,不論刺法或是方藥,治療疾病均非常講究時機的正確把握。中醫(yī)認為,治病猶如彎弓射箭,真正知“道”的上工,于最恰當時將箭射出,間不容發(fā),可正中病所;不知“道”的下工,空有弓箭,卻不知應該何時出手,扣而不發(fā),往往錯失良機[2]。誠如《素問·離合真邪論》云:“知其可取如發(fā)機,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fā),不知機者,扣之不發(fā),此之謂也?!贝送?,病機與戰(zhàn)機具有相似點,戰(zhàn)場形勢瞬息萬變,戰(zhàn)機亦是間不容發(fā)。因此,古人談到:“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刺法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皆為對“戰(zhàn)機”“病機”審時度勢的充分認識。人體玄冥幽微,疾病紛繁復雜,病機更是變化萬端,病機進展一般包括由表入里、由淺入深、從陽入陰、從熱轉寒、由實轉虛等不同的情況,然表里之隙、陰陽之間、寒熱之隔、虛實之化,中間必然存在病機之“拐點”。倘若醫(yī)者可以抓住關鍵點,運用醫(yī)療手段予以干預,仿庖丁解牛法,以“無厚入有間”,則可截斷病情的進展。如此,則病邪難以再行深入,醫(yī)者掌握病機之關鍵,疾病有望向愈。

乙肝后肝硬化多因延續(xù)慢性肝炎之勢而成。因此,該病在早期階段,尚屬病在氣、在陽,為無形之邪;至后期階段,則屬病在血、在陰,為有形之邪。《黃帝內(nèi)經(jīng)》云:“陽化氣,陰成形”。此文雖為闡述宇宙、天地、萬物、陰陽之理而設,然乙肝后肝硬化的病理進展亦與此理相通。病在早期,為肝臟功能失調(diào),病位偏表,未及血分,故曰其病屬陽;延至晚期,肝臟之形質出現(xiàn)異常,病位偏里,已入血分,故曰其病屬陰。所以,其病機進展實為由陽入陰之過程,病在陽,其病易治;病及陰,其病難調(diào)。醫(yī)者貴在細察精詳,見微知著,能準確捕捉到其病機之“拐點”,及早干預,已病防傳。

2 病機“拐點”基本證治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個慢性病變發(fā)展過程,眾多醫(yī)家認為其與濕熱、疫毒等邪氣緊密相關。濕熱毒邪蘊于中焦,內(nèi)熏肝膽,伏于血分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病機。其病位可累及肝、脾、腎,濕熱、氣虛、氣郁、血瘀等病邪均可涉及,其中“濕熱之邪”被認為是病機的關鍵[3]。因此,清熱利濕、清肝利膽的治則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始終貫穿[4]。若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進一步進展,則發(fā)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濕熱瘀毒、肝失條達、肝郁脾虛、肝腎陰虛、脾腎陽虛、痰瘀作祟為其病機[5]。其在早期階段,病機及臨床表現(xiàn)與慢性乙型肝炎相較并無明顯差異,患者大多表現(xiàn)為面色黃暗,納呆,不欲飲食,腹脹,四肢乏力,頭昏沉,精神倦怠,右脅下不適,大便成形或溏薄,舌淡紅,苔黃膩,脈弦濡等,故以清熱利濕、解毒化濁、疏肝健脾為治療大法,預后良好。若患者年老體衰,病情遷延不愈,或起居調(diào)養(yǎng)不慎,或治療不當,病情進一步惡化,及至肝硬化后期,病機進展為脾腎陽虛,或肝腎陰虛,或瘀血內(nèi)結,患者大多表現(xiàn)為面色晦黯無澤,肝掌,目黃渾濁無神,脾大,脅肋刺痛,腰膝酸軟,形瘦,或腹?jié)M如鼓,四肢無力,舌下絡脈曲張,脈弦硬或細微。此時臟氣衰微,瘀血內(nèi)結,正虛邪盛,故為難治,預后較差。

通過細致的臨床觀察以及根據(jù)眾多肝病名家的臨床經(jīng)驗總結,筆者發(fā)現(xiàn),此病在進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個較為短暫的病機“拐點”。在“拐點”前,其病屬陽,位于氣分,尚為易治;在“拐點”后,其病屬陰,位于血分,其病難治。在“拐點”時期的患者大多表現(xiàn)為神情倦怠,面色暗黃,腹部滿悶,夜間加重,兩脅痞滿,胸脅下脹滿支結或刺痛,或腰背疼痛,四肢末端麻木、發(fā)涼,小便利,大便溏薄,大便每日二、三行或三、四行,舌苔白潤或白膩不化,脈弦緩,沉取無力。值此病機“拐點”的時期(從陽入陰、從熱轉寒、由氣入血),傷寒名家劉渡舟先生認為,此時最宜運用柴胡桂枝干姜湯,以疏泄少陽之郁熱,溫化太陰寒濕,扼制病發(fā)趨勢,扭轉病情轉歸,實有力挽狂瀾之功,用之恰當,則有神出鬼沒,能使人死里逃生之神效[6]。《傷寒論》第147條云:“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此方主治少陽膽熱、太陰脾寒、三焦水氣不利之證。方中柴胡用量重達半斤,與黃芩三兩相配,劑量比為83,契合《河圖》“三八東方木”的寓意,取其疏泄肝膽之功;干姜、甘草,辛甘化陽,主入脾陽,散太陰之寒濕;牡蠣軟堅散結,佐柴胡、黃芩散肝膽郁結,主治脅下痞硬、脹滿;桂枝合干姜、甘草,通陽化飲,以行三焦;瓜萎根生津清熱。諸藥合用,共奏清膽溫脾、化氣利水之功。

3 病機“拐點”分類證治

3.1 由熱轉寒予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理中湯乙肝后肝硬化早期一般會延續(x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機,初起即為肝膽氣郁,濕熱困脾,隨著病情進展,氣郁時間過久,終致因耗氣而導致氣虛;濕邪困阻陽氣日久,終致戕伐陽氣而虛寒內(nèi)生[7]。因此,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初起往往表現(xiàn)出濕熱相合,膠著不爽,氣機郁滯之癥狀,口干口渴,口中黏膩,頭部昏沉,有如物裹,肢體倦怠,手足心熱,面部油膩如垢,大便黏滯臭穢,小便偏黃,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等。及至病機“拐點”時期,若患者出現(xiàn)面色偏暗少澤,四肢末端發(fā)涼,口淡不渴,腹脹不減,減后又脹,大便溏薄或夾有未消化食物,大便每日數(shù)次,舌苔白潤或白膩不化,脈弦緩,沉取無力等癥狀,病機則有由熱轉寒之趨勢。立足六經(jīng)辨證,此時實為病從少陽轉入太陰之機,亦為三陽轉三陰之門戶。所以,治療不宜過于寒涼,而宜從溫燥、溫化入手,誠如葉天士所言“濕熱一去,陽亦衰微矣”。因此,方選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理中湯(干姜、黨參、炒白術、炙甘草)化裁,其中加重干姜劑量,令太陰得溫,陰寒消散;人參、炒白術補益脾土,健中燥濕。若患者陽虛累及脾腎,則宜選柴胡桂枝干姜湯合附子理中湯,取附子純陽大熱,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jīng),暖腎溫脾,直達中下二焦[8]。

3.2 由氣入血予柴胡桂枝干姜湯合旋復花湯不論是在慢性乙型肝炎時期,抑或是乙肝后肝硬化初期,病機大多涉及肝氣郁滯,氣郁日久必然導致血瘀。因此,有學者提出,化瘀法必須貫穿于肝硬化治療始終。然而,化瘀法具有行氣化瘀、消積化瘀、通絡化瘀、溫通化瘀、涼解散瘀、峻下逐瘀、散結破瘀等多種類型,若選擇不當,不僅于病無益,且戕害機體正氣,導致邪盛正衰。因此,化瘀法的選擇應當審慎。一般而言,乙肝后肝硬化初期,宜選用行氣化瘀、涼解散瘀法;乙肝后肝硬化的后期,則宜選用消積化瘀、散結破瘀等法。當病至病機“拐點”時期,病機出現(xiàn)從陽轉陰、從熱轉寒、由氣入血的變化特點,患者表現(xiàn)為腹部脹滿滯悶,夜間加重,兩脅痞滿,胸脅下脹滿或刺痛,舌質紫,舌下絡脈曲張,脈象弦澀欠暢等特點,此時宜選活血通絡、溫通化瘀法,令絡脈瘀滯得解,不致陷入血結之弊?!杜R證指南醫(yī)案》云:“初病在經(jīng),久痛入絡,以經(jīng)主氣,絡主血”。因此,此時不宜過早破血逐瘀,以免損傷正氣,而宜稍行瘀滯,通絡化瘀,方選柴胡桂枝干姜湯合旋復花湯(旋復花、茜草、蔥白)。方中旋復花善通肝經(jīng),疏肝活血,下氣散結;茜草為治肝著要藥,功可化瘀通絡;蔥白通陽散結;諸藥共成活血通絡,化瘀散結之劑[9]。若絡脈瘀滯較重,則可加入絲瓜絡、紅花、土鱉蟲、制鱉甲等通絡之品,輕用即可,不必重劑。

4 驗案舉隅

張某,男,68歲。2018年8月3日初診。主訴:反復脅下脹悶不適10余年,加重3周?;颊?0余年前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1年前診斷為肝硬化,期間給予抗病毒、護肝等治療。刻診:患者面色黃暗油膩,兩脅下脹悶不適,偶有刺痛感,夜間為甚,口苦口干,心煩,喜飲溫水,大便每日2~3次,便質稀溏,偏黏,小便可,舌淡紅,苔重度白膩而干,舌下絡脈曲張,舌兩側少量瘀點,脈弦緩,沉取力弱。腹部超聲示:肝硬化。血生化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42 U·L-1,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49 U·L-1,總膽紅素26 μmol·L-1,γ-谷氨酰氨基轉移酶 78 U·L-1。診斷:乙肝后肝硬化。證型:膽熱脾寒,瘀血阻絡。治法:清膽溫脾,活血通絡。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合旋覆花湯。用藥:柴胡15 g,桂枝 10 g,黃芩5 g,干姜5 g,生牡蠣(先煎)25 g,制鱉甲(先煎)25 g,酒大黃5 g,蒼術 15 g,旋覆花10 g,茜草15 g,蔥白3莖,炙甘草5 g。7劑,每日1劑,每日2次。二診(2018年8月10日),前藥服至第5劑,自訴脅下脹悶刺痛好轉,大便稀溏明顯改善,便質已不黏,口不苦,納眠可,舌淡紅,苔膩減輕,脈弦緩,沉取不足。效不更方,前方繼服14劑,隨訪諸證明顯改善。

按: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較長,遷延不愈,日久肝脾同病,氣血瘀滯,進展為肝硬化?;颊呖诟煽诳啵臒?,脅下脹悶,此為肝膽氣郁失疏,膽火內(nèi)郁;大便稀溏,質黏,喜飲溫水,苔白膩而干,為太陰脾陽虧虛,運化失職;脅下偶有刺痛感,舌下絡脈曲張,舌兩側少量瘀點,為血脈瘀滯,絡脈不通。此時正為疾病從陽轉陰、由熱轉寒、由氣入血的病機“拐點”關鍵時期,故予柴胡桂枝干姜湯合旋復花湯疏肝行氣、清膽溫脾、活血通絡,加蒼術以增強其運脾化濕之功;加制鱉甲、酒大黃以增強其化瘀軟堅之力。諸藥合用,少陽、太陰同治,行氣、活血兼顧,故可截斷病情由陽入陰之傳變,改善患者預后,療效顯著。

猜你喜歡
姜湯拐點乙肝
乙肝媽媽:我該如何孕育一個健康寶寶?
秦國的“拐點”
新拐點,新機遇
口腔潰瘍喝點姜湯
恢復高考:時代的拐點
臺州姜湯面
《廉潔拐點》
一碗姜湯
我為爺爺煮姜湯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護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