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延拓,多種理財平臺層出不窮,在激烈的角逐中,生生滅滅,已同尋常。能夠存活下來的,無疑是鳳毛麟角了。網(wǎng)上有看不見的角逐,網(wǎng)下的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
商人的初心,原本就是盈利。不能盈利,便只能放棄。非商業(yè)勞動者,雖說不是直接為著盈利,但其初心又何嘗不是與利益有關?不然何以為生,何以為存?我們所處的世界,想明白看通透的人始終是少數(shù),能夠功成名就甚至享受榮華富貴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在路上行走,聽兩位大姐閑聊,說到是非處,一大姐提高了嗓門,忿忿的,說:“都是同事,哪兒那么多事?”
現(xiàn)實生活就是這樣,正因為是同事,才多出了許多是是非非。就算品得了絲竹,談得了世俗,有實力,有涵養(yǎng)的人聚在一起,是是非非也在所難免。
小單位也好,大單位也好,人少也好,人多也好,都會不自覺地在圈子之內構建更小的圈子,拉幫結派,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你爭我奪,不搞個烏煙瘴氣不會罷休。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人堆積的地方事情更少不了。而這種紛爭,都與權力利益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聯(lián)。
都說船大好沖浪,船大有船大的優(yōu)勢,若能形成合力,就能抵御更大的風浪。但是船大了,獨立、自由、美麗、優(yōu)雅等等品質,也就隨之見少了。船上的群體中,不一致的意見也就多了,就會產生莫名的內耗,就會讓一艘表面看起來龐大的船只,在無言的內耗中停滯不前。
這內耗的成份,有猜疑的,有計較的,有耍滑的,有冷漠的……一不經(jīng)心,就可能造成對抗,造成逆向而行,造成翻臉成仇。這樣一來,輸了品質,輸了良心,輸了立足于市場潮流的機會。
一個人,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個性,就能出人頭地;一個產品,擁有了自己的個性,就能鶴立雞群;一座城市,塑造出自己的個性,就能傾倒世人;一個國家,光大了自己的個性,就能富國強民。
如果一味爭奪,爭斗,一味內耗,看不清事物的本源,弄不清事情的結局,又能爭來什么?可以肯定地說,爭所能贏得的,絕不是頌揚,絕不是贊美,絕不是成功。而是幸災樂禍,一損俱損,一敗涂地,一事無成。
我們所處的世界,競爭是在所難免的。我們應當在意的,不是爭,而是做。不是爭第一,而是做惟一。做任何一件事,要極盡所能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只有這樣,才能立于人生的不敗之地。
選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