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芳
摘 要:阜新歷來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尤其是進入遼代以后,阜新地區(qū)更被認作遼代后族的主要棲息地,挖掘出多處遼代墓葬。這些墓葬年代以遼代中晚期居多,經墓志解讀得知,有皇親貴族,也有將相名臣。文章以阜新遼代墓葬中學界較為關注的梁國王蕭知微及梁國太妃耶律氏合葬墓為研究重心,通過對墓葬的結構布局、銘文壁畫、出土遺物以及梁國王蕭知微、梁國太妃等情況的分析、探究,詳細介紹了梁國王蕭知微及梁國太妃耶律氏合葬墓的歷史與發(fā)掘等相關問題??梢哉f,梁國王蕭知微及梁國太妃耶律氏合葬墓這一阜新地區(qū)遼墓挖掘中較具代表性的例證,為學界進一步印證阜新地區(qū)為遼代后族重要腹地的猜測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關鍵詞:阜新;遼代;墓葬;梁國太妃
阜新位于遼寧西部地區(qū),歷史上多為少數(shù)民族政權管轄。進入遼代,阜新成為遼代后族成員的重要棲息之地。新中國成立以來,阜新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遼代墓葬百余座,發(fā)掘幾十座,這些墓葬多為遼代中晚期。進入21世紀,一批重要的遼代后族墓驚現(xiàn)該地,梁國王蕭知微及梁國太妃耶律氏合葬墓的發(fā)現(xiàn),引起了史學界極大的關注。
1 墓葬
該墓于2001年發(fā)掘,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關山馬掌洼西坡,墓為磚筑多室,由墓道、天井、墓門、甬道、左右耳室和主室六部分組成,全長31米,寬9.5米,地表距落底深9.5米(圖1)。
墓主室平面呈八角形,最寬5.7米,進深6米,頂高4.8米,立壁高2米。立壁上逐漸內收成穹隆頂,中間以大塊頂石封蓋,地面鋪設方磚。主室因早期被盜,遺物擾亂十分嚴重。發(fā)現(xiàn)人頭骨一顆及大量器物瓷片。墓內出墓志一合,志蓋頂部篆刻“梁國太妃耶律氏志銘”九字(圖2)。
墓道兩側繪有壁畫,但大部分脫落。依據(jù)殘存畫面可見駝馬歸來圖、鞍馬歸來圖。殘存畫面還可見人物肖像、服飾圖案。留存部分壁畫線條流暢,畫工精準,表現(xiàn)出極高的繪畫水平。
墓門正面門洞兩旁各繪一名男侍衛(wèi)。但壁畫大部分脫落,隱約可見男子髡發(fā)飄然,身著淺黃色圓領緊袖長袍,紅色腰帶,粉靴。左手持劍,右手握柄,身后斜插長柄骨朵,柄上飾斑紋,側身站立。另一幅人物脫落更為嚴重,身著紫黑長袍,白腰帶,粉靴,腰間懸掛小刀一把,身后斜插長柄骨朵。兩幅人物畫像高約1.76米,與真人相當(圖3)。
門洞兩側過洞兩壁各繪有男侍衛(wèi),高度分別是1.76米、1.9米。人物造型威武雄壯,栩栩如生,均為遼墓壁畫上乘之作。
2 出土遺物
該墓由于早期被盜多次,所出土遺物不多,現(xiàn)擇其典型器介紹如下。
2.1 瓷器
影青瓷高圈足碗4件,大小形制相同,胎體較薄,胎質堅實細膩,色澤潔白。釉面光鮮,施滿釉。尖唇、敞口、深弧腹,足跟尖銳,足底有黃色墊餅痕(圖4)。
影青瓷盞托4件,形制基本相同,胎質堅實細密,胎色潔白,托座分上下兩層,上層略小,頂面稍高于托盤。托盤為六瓣花式口,斜直壁(圖5)
影青瓷盤4件,大小形制相同。胎質細密,胎色潔白,器壁較薄。盤底略厚。尖唇、敞口、淺斜腹,淺圈足,外底無釉并有墊痕(圖6)
影青瓷缽4件,總體特征為胎質細密,胎色潔白,器壁較薄??谖?,圓弧腹。外壁分別飾同心扁圓紋,仰蓮紋(圖7)。
2.2 銅器、鐵器
十字形鎏金飾件1件,由一長條形鎏金銅片和鏤空玉片十字交叉組成,連接處用銅鉚釘固定。銅片表面鏨刻成組卷草紋。玉片潔白瑩潤,兩側對稱,上飾鏤空紋飾(圖8)。
鐵劍1把,劍體呈長條形,劍柄殘,劍身從柄至尖漸窄,劍頂尖銳,兩側不開刃。殘長30.5厘米。
3 梁國王蕭知微
梁國王蕭知微及梁國太妃耶律氏合葬墓位于關山馬掌洼家族墓地,為夫妻合葬墓。梁國太妃的墓志,一面陰刻“梁國太妃耶律氏志銘”九個漢字,另一面是契丹小字陰刻的《梁國王墓志銘》。通過對墓志銘的全面解讀,特別是對《梁國王墓志銘》契丹小字的解讀,我們對梁國王有了全面的了解、認識。作為梁國太妃之夫的梁國王,其名叫蕭知微,即《遼史》所載蕭術哲。
《梁國王墓志銘》中有這樣的記載:“國王諱術哲,第二個名石魯隱。”這條信息告訴我們梁國王名蕭術哲和第二次起的小名。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身份信息,在此不一一列舉。因為契丹人起名字,既有本民族名字,也有小名,還有漢名,蕭知微即為漢名。
蕭知微生于開泰八年(1019),卒于咸雍五年(1069),享年51歲。蕭知微的父親為蕭孝誠,祖父蕭和。而且蕭知微與祖父蕭和同葬于家族墓地的同一區(qū)域。
據(jù)墓志記載,蕭知微16歲時出任率府率,18歲時封小將軍,19歲封太保,并歷任觀察使、拜都宮使、國舅詳穩(wěn)等職。《遼史》記載:“九年,上以術哲為招討,復為西北路招討使?!庇州d:“十年,入朝,封柳城郡王?!薄爸匚跏?,討李無旻有功,遷興圣宮使……”“興圣宮使”為遼朝北面官,此官銜設置遼圣宗時期,職責是“入則居守,出則扈從,葬則因以守陵”。咸雍二年(1066),蕭知微拜北府宰相一職?!哆|史》卷九十一《蕭術哲傳》中明確記載,蕭知微“咸雍二年拜北府宰相,為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所忌,誣術哲與護衛(wèi)蕭忽古等謀害乙辛”,可見,耶律乙辛對蕭知微及其家族成員的迫害是極其殘酷和全面的。
據(jù)墓志記載,太妃與丈夫蕭知微共生二子二女,其中二子早年夭折,長女即為耶律浚之妃,后追封貞順皇后。墓志稱“妃姓耶律氏,即今天祚帝之外祖母也”,“耶律氏”即指梁國太妃,梁國太妃與蕭知微的女兒正是天祚帝的母親貞順皇后。
天祚帝是遼代的末代皇帝,父親耶律浚聰明賢達,德才兼?zhèn)洌恍业氖?0歲時被耶律己辛所害。為絕后患,耶律己辛不僅殺死了太子,還將太子妃一并殺害,造成遼代歷史上最大宮廷慘案。乾統(tǒng)元年(1101年),耶律延禧繼位,史稱天祚帝。天祚帝繼位后,追封父親耶律浚為“大孝順圣皇帝”,廟號順宗,追封母親即梁國太妃的女兒蕭氏為“貞順皇后”。
4 梁國太妃
關于梁國太妃的身世,《遼史》無記載,但墓志稱梁國太妃為“玄祖,隋國王之后胤”?!靶妫鍑酢奔礊槭妨嫌涊d的耶律釋魯,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伯父。耶律釋魯《遼史》有載,他與室韋、黨項、庫莫奚征戰(zhàn)多年,是遼代早期著名將領,去世時年僅57歲,重熙二十一年(1052)追封隋國王,梁國太妃即是耶律釋魯五世孫。
梁國太妃父親名叫耶律思忠。史料記載,此人與遼興宗關系十分要好,梁國太妃的弟弟《耶律智先墓志》記載“興宗皇帝御袍為賜,紱兄弟之義”,即興宗皇帝將黃袍贈予耶律思忠,以表二人撕扯不斷之情分。
5 結語
多年來,阜新地區(qū)相繼發(fā)掘了大量的墓葬,年代以中晚期居多,這些墓葬經墓志解讀得知,即有皇親貴族,也有將相名臣。對這些墓葬的發(fā)掘和墓主人身份的研究充分證明,阜新地區(qū)不僅保留著大量遼代建筑遺存,更有大量的后族成員生于斯、長于斯、葬于斯。由此證明,阜新地區(qū)是遼代后族的重要腹地。
參考文獻
[1]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關山遼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2]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劉國友.阜新通史[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