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諸葛亮“躬耕”時的師和友

2021-04-27 00:02朱增偉
文史雜志 2021年3期

朱增偉

摘? ?要:諸葛亮雖在襄陽隆中“躬耕”十余年,但卻并非是不求聞達的林泉人物。他拜師求學,廣交學友,在不斷增長學識的同時,對現(xiàn)實社會的認識更加清晰;加之他親身經(jīng)歷的東漢王朝的崩潰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于是,“興復漢室”,安定天下的理想、規(guī)劃,便逐漸產(chǎn)生于胸。

關鍵詞:十年躬耕;拜師求學;增長學識;興復漢室;理想與規(guī)劃

從漢獻帝興平三年(公元195年)開始,諸葛亮在荊州襄陽城外的隆中,度過了十余年的“躬耕”生活。這十余年,對一個沒有家產(chǎn),又缺乏社會關系的年輕人,硬是憑著自己的自力更生、富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逐步成為了當?shù)氐目〗苋瞬?。之所以能夠如此,與諸葛亮的訪師、結(jié)友、讀書這三項活動是分不開的。

一、訪師:諸葛亮尊敬的師長

襄陽所在的荊州,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zhàn)中,一度是一個較為安全的區(qū)域,因而也成為許多知名人士的流寓地。諸葛亮在這里先后結(jié)識了當?shù)匾约巴獾亓髟⒍鴣淼牟簧僦耸?,其中給諸葛亮影響較大的,有襄陽縣的大名士龐德公,從潁川遷居來襄陽、號稱“水鏡”先生的司馬徽,以及沔南名士黃承彥等。

龐德公是荊襄地區(qū)六大名族(龐、黃、蒯、蔡、馬、習)中力量最大的龐家的領袖。他慷慨重義氣,交往甚廣,學問又好。荊州牧劉表幾次請他出山,都遭到婉拒。

據(jù)《襄陽記》記載,年輕時的諸葛亮常到龐德公家走動,并主動拜入龐德公門下為“小徒弟”,經(jīng)?!蔼毎荽蚕隆保琜1]頗為虔誠。龐德公原本只認為他是位早熟又懂禮貌的年輕人,允許他借看自家藏書,并未給任何指導。但不久,善于觀人的龐德公便看出年輕的諸葛亮有他不凡的一面,漸漸地便讓他免去那些世俗凡禮,誠懇地和他結(jié)成忘年之交。龐德公時常敞開胸懷與他交談:從國家的盛衰存亡,談到眼前的得失利弊;從古今成敗的經(jīng)驗教訓,談到個人的愛好志趣。龐德公希望諸葛亮不要虛度年華,要致力于學習,要多讀些書;尤其是要多探討些經(jīng)邦濟世的學問,哪怕現(xiàn)在一時用不著,但來日方長,將來總有用得上的一天。

龐德公對諸葛亮的才氣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以諸葛亮住在隆中,便呼之為“臥龍”,認為是一位尚未被人認識的俊杰。因為這個雅號,又因為是龐德公所賜,年輕的諸葛亮很快就成為荊襄地區(qū)的知名人士。

司馬徽本是潁川地區(qū)非常有名的學者,戰(zhàn)亂時,受龐德公的邀請,來到荊襄,在其家附近開設私塾,正式教授門徒。或許是因為同為異鄉(xiāng)人,司馬徽特別喜歡諸葛亮,除了切磋做學問的方法,盡傳其所學外,還特別安排他去拜見隱居在汝南靈山的宿老酆玖。[2]酆玖深通韜略、諸子百家,尤其對兵法有深入的研究;潁汝名士皆以“酆公”尊稱之。司馬徽親自帶著諸葛亮,并通過其傾力推薦,才讓酆玖接受這位年輕人在他那里學習。據(jù)說諸葛亮在酆玖處前后一年半,先后學習了講兵法布陣、治國安邦之道的《三才秘錄》《兵法陣圖》《孤虛相旺》諸書。特別是在兵法學和道學上,諸葛亮得到了酆玖先生的不少真?zhèn)鳌?/p>

司馬徽一向以擅于觀人而聞名,因此有“水鏡先生”的雅號。只要得到他欣賞的,必定可以很快地在荊襄地區(qū)脫穎而出。在年輕的后輩中,他最欣賞的就是被龐德公稱為“臥龍”“鳳雛”的諸葛亮和龐統(tǒng)。后來他向劉備推薦的人才,便是這兩位青年才俊。

位于沔南的黃家,在荊襄六大名族中勢力僅次于龐家。黃家的領袖人物是宿老黃承彥。黃承彥同龐德公一樣,婉拒劉表任何仕官的邀請,而一直保留在野豪族的地位。出于對年輕的諸葛亮的喜歡,他直接向諸葛亮提議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3]諸葛亮欣然接受。有了黃承彥這樣的人作泰山,諸葛亮在荊襄地區(qū)的名氣就更大了。

二、交友:與諸葛亮磋商學問的學友

所謂學友,即在共同學習、讀書的過程中建立了友誼的學習者對同伴的稱呼。它不同于一般的同學。它的圈子是具有共同的學習興趣并作情感交往的人。諸葛亮不僅有良師,而且有學友?!度龂尽ぶT葛亮傳》對年輕時候的諸葛亮,有如下描述:“(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盵4]

早年的苦難生活,養(yǎng)成諸葛亮早熟的個性。他嚴肅、謹慎而重視禮節(jié),思慮周密,并且頗為自信,因而結(jié)交的人大都比自己年長。有資歷的徐元直,就比諸葛亮年長十五六歲,幾乎已經(jīng)是上一輩的人了。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據(jù)說比徐元直還年長。諸葛亮對這些年長自己頗多的友人,卻一點“自卑”感也沒有,反而很自然又大方地與他們相處,經(jīng)常在一起共同討論學問、時事及人生志向。

據(jù)《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的記載,徐元直、崔州平、孟公威三人學問“精熟”,對某些經(jīng)典用心頗專;而年輕的諸葛亮則獨觀“大略”,也就是說他涉獵較廣,務求多方面地融會貫通,屬于“通才”式的學習。

諸葛亮曾經(jīng)對徐元直等人表示:“你們將來仕官,憑才干一定可以當上刺史或者郡守?!毙煸钡热朔磫栔T葛亮的未來,他卻“笑而不答”。[5]徐元直日后官至曹魏的中郎將及御史中丞,孟公威任梁州刺史,石廣元也歷任郡守并累官至典農(nóng)校尉。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由此也可看出諸葛亮對自己的期許,的確是“胸懷大志”,欲求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極尊人臣。陳壽稱贊他是少有的“逸群之才,英霸之器”[6],年紀輕輕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一面。

除以上幾人外,諸葛亮與龐德公的侄兒,長諸葛亮三歲,被稱為“鳳雛”的龐統(tǒng)也交好。諸葛亮的謹慎有禮,與龐統(tǒng)的瀟灑粗魯,個性上正好相反;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的相互溝通。

龐統(tǒng)的弟弟龐林,娶了被稱為“宗族富盛,世為鄉(xiāng)豪”的習家主要成員習禎的妹妹?!度龂尽顟騻鳌纷⒁f習禎“有風流,善談論,名亞龐統(tǒng),而在馬良之右”[7],可知習禎在荊襄地區(qū)是受到相當重視的。諸葛亮通過與龐家的關系,與習禎也有比較密切的來往。

馬家的馬良是年輕一代的領袖人物,后來頗受諸葛亮器重的馬謖,便是馬良的親兄弟;不過,馬謖是么弟,所以和馬良在年齡上相差較大。馬良在寫給諸葛亮的信中,稱之為“尊兄”,顯示兩人間的密切關系;日后馬家更是劉備在荊州建立政權(quán)時十分倚重的地方支持力量。龐統(tǒng)、龐林、馬謖、習禎也分別成為蜀漢政權(quán)的重要官吏,對蜀漢的政治發(fā)展,發(fā)揮了相當大的影響。

三、躬耕:諸葛亮并非真正的林泉人物

諸葛亮在后來的《出師表》中談及隆中“躬耕”時,曾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8],好像當時是一個隱居于鄉(xiāng)間,“不求聞達”的“林泉高士”。但從他與之交往的師友情況來看,諸葛亮卻決非這樣的林泉人物,而是一位躊躇滿志,心懷天下,待伯樂來相的千里馬,即龐德公所稱的“臥龍”。

在隆中十余年,諸葛亮為以后的出山做了長足準備。其時他的重心只有兩個:一是廣泛讀書,尤其是讀治國經(jīng)邦之書;二是廣交學友,特別是交有用的學友。

諸葛亮從小就接受傳統(tǒng)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的熏陶,熟讀儒、法、墨、道諸家典籍,在學問上是一個真正的雜家。他博覽群籍,但讀書方法卻與眾不同。對于一般的書,他只需“獨觀其大略”,著重領會精神實質(zhì),達到學以致用;而對可以幫助安邦治國之書,他卻非常認真地邊攻讀邊琢磨,不僅掌握義理,更是“致其粵妙”,[9]有比較精辟獨到的見解。諸葛亮后來在《誡子書》中說:“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盵10]這實在是精辟的讀書治學方法之論。從諸葛亮后來所具有的幾乎無所不知的政治、軍事、天文、地理、科學與機械等知識來看,他的讀書方法是極其成功的。

諸葛亮在隆中讀過的書愈來愈多。他在不斷增長學識的同時,對現(xiàn)實社會的認識更加清晰;加之所親身經(jīng)歷的東漢王朝的崩潰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于是,“興復漢室”,安定天下的理想、責任便逐漸產(chǎn)生于胸。

諸葛亮時代的襄陽,是荊州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水陸交通都很發(fā)達,而且名流會集,各種資訊的取得非常方便。諸葛亮因為經(jīng)常四處拜訪此間的宿老名士,廣交朋友,故而除了汲取學識外,也對天下大勢發(fā)展的情報做有完整的搜集和分析。日后《隆中對》上其既具詳細規(guī)劃,又富有前瞻性的分析,應當就是這段時期努力的結(jié)果。

這樣,到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當落魄的“皇叔”劉備到荊襄地區(qū)來招兵買馬時,一切準備就緒、認定此時是最好“出糶”時機的諸葛亮便在“三顧茅廬”之“戲”做足后走馬出山,開始向著其“興復漢室”的遠大目標進發(fā)了。

注釋:

[1]《三國志》卷三十七《龐統(tǒng)傳》注引《襄陽記》,中華書局1999年版。

[2]據(jù)《諸葛亮集》故事卷二遺事篇《仙鑒》,中華書局2009年版。

[3]《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中華書局1999年版。

[4][6][8][10](晉)陳壽:《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中華書局1999年版。

[5][9]《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魏略》,中華書局1999年版。

[7]《三國志》卷四十五《楊戲傳》注引《襄陽記》,中華書局1999年版。

作者: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文博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