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奇奇
王樹聲是1955 年我軍首次授銜的十大將之一,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軍事家。他身經百戰(zhàn),視死如歸,赤膽忠心,尤其是為了革命不講情面,克己奉公,展現出老一輩革命家崇高的品格風范。
王樹聲曾在董必武開辦的武昌高小補修學校讀書,接受革命思想。他于1926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擔任中共麻城縣委委員、縣防務委員會委員、縣農民協(xié)會組織部部長。
1926 年秋,在北伐軍打下漢口、漢陽、武昌后,王樹聲積極創(chuàng)辦農民協(xié)會。他在大會上說:“窮人翻身的日子來到啦!我們農民協(xié)會就是要為貧苦農民辦事。貧苦的農民兄弟要團結起來,同土豪劣紳作斗爭,把田地奪回來?!痹谒陌l(fā)動下,麻城乘馬崗地區(qū)廣大貧苦農民踴躍加入農民協(xié)會。地主惡霸丁枕魚在當地占良田千畝,房屋有幾十套之多,鄉(xiāng)民多為他雇傭的長、短工,平日橫行鄉(xiāng)里,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引起極大民憤。農民協(xié)會開展的農民運動,觸及丁枕魚的利益,他仗著自己是王樹聲的嫡親舅爺,集結當地其他地主惡霸帶頭反對革命,組織起紅槍會,多次打擊破壞農民運動,毆打農會工作人員,撕毀農民協(xié)會張貼的告示,砸毀農會工作人員的辦公室。
丁枕魚的昭昭惡行,激怒了農友們,但大家顧忌他與王樹聲的親戚關系。王樹聲聽到此事,義憤填膺地說:“大家都顧慮我和丁枕魚的關系,但是要革命,親戚情面就講不得,誰反對農會,誰就是我們的敵人?!痹谕鯓渎暤膸ьI下,大家一窩蜂沖向羅家河丁宅,活捉了丁枕魚,并判他死刑。王樹聲大義滅親之舉激發(fā)了麻城長期被欺壓的貧苦人民堅決斗爭的決心,無數有志青年和有覺悟的群眾看到了希望,紛紛參加革命。
相比于對他人,王樹聲最不留情面的還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極為嚴苛。
1936 年10 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后不久,王樹聲就接到中央命令率軍西渡黃河,執(zhí)行寧夏戰(zhàn)役計劃。剛剛經歷長征的王樹聲病痛纏身,但是時任教導團團長的他沒有猶豫,隨部隊西征。
11 月11 日,中央軍委命西路軍西進打通新疆通道,王樹聲任西路軍副總指揮,隨第九軍所在的第二縱隊向古浪進發(fā)。部隊在干柴洼地區(qū)與敵軍3 個騎兵旅交戰(zhàn),經過幾個晝夜的拼殺,于15 日成功占領古浪城。敵軍次日凌晨立即派重兵重炮反擊,致使第九軍損失慘重。王樹聲臨危受命,兼任第九軍軍長。在部隊向河西走廊轉移途中,又遭遇軍閥馬步芳的部隊。面對敵強我弱的局勢,王樹聲沉著應戰(zhàn),多次殺退敵人的進攻,殲敵2000 余人,然后成功撤退。
12 月下旬,西路軍繼續(xù)西進,在次年元旦占領高臺,打開接近新疆的通道。但西路軍遭當地軍閥瘋狂攻擊,到1937年3 月僅剩3000 余人,被迫轉移到祁連山與敵人進行游擊戰(zhàn)。3 月15 日,部隊在黃番寺地區(qū)與敵軍再次進行了激烈的戰(zhàn)斗,僅有百余人成功突圍。自此之后3個多月,王樹聲帶領百余人在祁連山繼續(xù)打游擊,由于環(huán)境惡劣,再加上物資極度匱乏,到突圍出祁連山時,戰(zhàn)士剩余不足10 人。他將剩余人員分為2 組東返陜北,憑著一定要找到黨組織的信念,沿路乞討,歷盡艱辛,最終返回陜北。
1937 年8 月,王樹聲終于回到延安見到了毛澤東。他不為自己推脫責任,不講情有可原,不提網開一面,主動承擔責任,說:“無論中央給我什么處分,我都接受?!泵珴蓶|說:“你回來了就是勝利?!蓖鯓渎曇恢卑汛舜螒?zhàn)敗行動銘記于心,常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時刻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