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許多新手在進入股市之前,最想了解的往往是怎樣快速獲得高收益,但如果要在股市中長期取勝,了解炒股有哪些“成本”也至關(guān)重要。
奔波兒灞
換手率較高,是中國股市的一個顯著特征。曾有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股民全年的平均交易次數(shù)為126次,平均持有個股的天數(shù)為12天,上交所每天近八成的交易量來自散戶,是機構(gòu)的5倍,卻只獲得了不足機構(gòu)30%的盈利。
頻繁交易所增加的交易成本,是散戶盈利水平較低的原因之一。許多個人投資者在交易的過程中,只一心想要快速獲得高收益,而忽略了股市交易中的各類費用。實際上,仔細算算,如果交易頻率高的話,炒股的總費率也并不低。
印花稅:賣出金額的0.1%
購物要繳消費稅,工資要繳個人所得稅,炒股也要繳稅——印花稅。
印花稅是對經(jīng)濟活動和經(jīng)濟交往中訂立、領(lǐng)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征收的一種稅。股票交易印花稅,只是印花稅中的一種。
2021年1月4日,國務(wù)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wù)院常務(wù)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草案)》。從1990年至今,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進行過9次調(diào)整,每次調(diào)整都會對股市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印花稅直接影響到股市的交易成本,降低印花稅是對股市的利好。
從2008年至今,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的稅率為0.1%,只對賣出方征收,對買入方不征稅,即“單邊征收”。如股票交易的總金額為10萬元,則賣出股票的一方需要繳納印花稅100元。
此外,印花稅僅針對股票交易,場內(nèi)的基金交易(ETF、LOF基金和封閉式基金)和債券交易(國債、企業(yè)債和可轉(zhuǎn)債)不收取印花稅。
券商傭金:買賣雙向收取
股票交易傭金,是投資者在股票交易過程中支付給券商的費用,場內(nèi)基金交易也需要支付券商傭金。根據(jù)監(jiān)管相關(guān)文件要求,傭金不得高于交易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
如今,大部分券商的交易傭金都在0. 3‰以內(nèi),也就是每次交易1萬元,需要支付券商3元左右的傭金。不少券商的傭金率在0. 25‰,甚至更低,如果你所在的券商傭金高于這個水平,可以打券商服務(wù)電話詢問是否可以調(diào)整。
0. 25‰的傭金率,看上去好像不高,但實際上可沒這么簡單。
一方面,和印花稅不同的是,券商傭金采取“買賣雙向收取”的方式,也就是說,投資者買入的時候要付一次傭金,賣出的時候還要再付一次。假如買入10萬元的股票,就要付25元的傭金,過了幾天股票價格沒有變化,賣出的時候還要再付25元,總共50元的傭金,相當于交易金額的0.5‰。
另一方面,券商傭金還有“最低5元”的規(guī)定,也就是說,如果你的交易金額太低,就更不合算了,因為這樣的話,傭金占交易金額的比例就更高了。如果買入1萬元的股票,按照0. 25‰收取傭金的話,即為2.5元;但由于“最低5元”的規(guī)定,不足5元要按5元計,這筆交易的傭金比例就上升到了0. 5‰,一買一賣就大約付了交易金額1‰的傭金。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單筆股票交易的金額最好在2萬元以上,因為按0. 25‰的傭金率計算,交易2萬元的傭金正好達到5元的臨界點,投資者沒有吃虧。如果你的傭金率更低(比如0. 18‰),則單筆交易金額最好在2.78萬元以上(5元÷傭金率),以此類推。
其他股市交易費用
除了印花稅和券商傭金兩大主要成本以外,股市交易中還有各類其他收費,主要包括過戶費、證管費和證券交易經(jīng)手費。
過戶費
指證券公司接受客戶的交易申請,將股票過戶到投資者名下后收取的過戶費,由中國證券登記結(jié)算有限責任公司收取,證券經(jīng)營機構(gòu)不予留存。2015年8月1日起,滬深市場A股交易過戶費統(tǒng)一調(diào)整為按照成交金額0.02‰向買賣雙方投資者分別收取。即,如交易總金額為10萬元,過戶費為2元。
證管費和證券交易經(jīng)手費
證管費即證券交易監(jiān)管費,由證監(jiān)會收?。ü善苯灰姿眨?,按成交金額的0.002%雙向收取;交易經(jīng)手費是證券公司支付給證券交易所的費用,按成交金額的0.00487%雙向收取。以上兩項統(tǒng)稱為規(guī)費。
很多券商將規(guī)費包含在傭金里,即實收傭金;另外也有凈收傭金的,即不包括交易所規(guī)費,券商實際得到的傭金。投資者在與券商簽約開戶時務(wù)必區(qū)分清楚。
股票交易的總成本計算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個人投資者股票交易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我們以10萬元的交易額計算,買入時需要支付傭金25元、過戶費2元;賣出時(假設(shè)股價不變)需要支付傭金25元,過戶費2元,印花稅100元。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一買一賣的總成本為154元,占交易額的0.154%。
如果1年內(nèi),將同一筆資金買賣交易10次(一買一賣計1次),則交易成本就要上升到1.54%;而如果按全年126次交易計算,則買賣共63次,交易成本約占交易額的9.7%,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粗略估計所持有股票的股價至少要有10%以上的漲幅,投資者才不至于虧錢。
股票分紅所得稅:持有1年以上可免稅
與以上幾種股票的交易成本不同,還有一種稅收與股民息息相關(guān)——股票分紅所得稅,也就是所持有的股票分紅以后,投資者可能需要繳的稅費。
股票的分紅所得稅,雖然與股票分紅有關(guān),但并不是在股票分紅的時候收取,而是在賣出股票的時候收取。稅率與持股的時間長短有關(guān),持有1年以上可免稅。
根據(jù)《財政部國家稅務(wù)總局證監(jiān)會關(guān)于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guān)問題的通知》(財稅〔2015〕101號)的規(guī)定: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nèi)(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yīng)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yīng)納稅所得額;上述所得統(tǒng)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來看一個例子,如持有某股票10萬元,股息率為5%,即分紅后股息紅利所得為5000元,怎樣繳納分紅所得稅呢?
從上表可知,分紅的股票盡可能長期持有,最好在1年以上。如持有不超過1個月,股息率為5%的情況下,算上分紅所得稅相當于是給股息打了8折;持有一年以內(nèi)相當于是打了9折。
如果你不打算長期持有某只股票,可以選擇在該股分紅前拋出,分紅后再買回來的策略,可以免繳分紅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