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毅如 陳振華 馮顯富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佛山 528500
流行性感冒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與流感病毒存在密切聯(lián)系,其傳染性較強,發(fā)病率較高,好發(fā)于免疫能力較低的人群如小兒、老年群體[1-2]。我國近些年來的流感監(jiān)測結(jié)果表示,流感再次暴發(fā)于我國南北方諸多城市,流感確診住院病例數(shù)及死亡病例也有所上升[3-4],形勢嚴峻。臨床對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抗病毒藥物干預為主,但部分藥物會有較多的不良反應,且還會有耐藥性的情況出現(xiàn),會加重病情,預期治療效果并不理想[5]。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液是新型抗流感病毒藥物,抗病毒效果顯著,本研究選取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200 例患兒接受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兒科住院治療的確診流感A 型患兒200 例,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組。治療組男患兒與女患兒分別占比 為61.00%(61/100)和39.00%(39/100),年齡6 個月~9 歲,平均(6.14±1.89)歲;患兒體重為9.17 ~22.41 kg,平均(14.18±2.31) kg;平均病程(1.24±0.54) d。對照組男患兒與女患兒分別占比為63.00%(63/100)和37.00%(37/100),患兒年齡7 個月~9 歲,平均(6.74±1.27)歲;患兒體重為9.32 ~22.39 kg,平均(14.26±2.29)kg;平均病程(1.36±0.22) d。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流感病毒類型、體質(zhì)量、平均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并獲得了患兒家屬相關(guān)文件的簽字。
納入標準:①本研究所納入的研究對象,患兒均有明顯流感樣表現(xiàn),且經(jīng)過相關(guān)檢查確診為A 型流感;②發(fā)病時間不超過48 h;③無嚴重基礎(chǔ)疾??;④0.5 年內(nèi)未接種流感疫苗。
排除標準:①起病時間>48 h;②本次用藥前已經(jīng)接受其他抗病毒治療;③精神異常者;④有嚴重基礎(chǔ)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胃腸病等)。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接受止咳、平喘、退熱等常規(guī)處理。在此基礎(chǔ)上,對照組患兒采用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63;15 mg×10 袋)治療,根據(jù)患兒體重服藥:①≤15 kg,每日2 次服藥30 mg;②16 ~23 kg,每日2 次服藥45 mg;③24 ~40 kg每日2 次服藥60 mg;④≥40 kg,每日2 次服藥75 mg,連續(xù)用藥5 d[6]。
治療組患兒接受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廣州南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29,100 ml)治療,10 mg/kg,靜脈滴注30 min,每日1 次,視患兒病情給藥1 ~2 d。
①統(tǒng)計兩組患者用藥治療后臨床癥狀如咳嗽、鼻塞、扁桃體紅腫、發(fā)熱等改善時間變化,并進行分析和比較。②觀察兩組用藥方式的臨床療效,以血常規(guī)結(jié)果的變化來進行評估。血常規(guī)指標包括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淋巴細胞百分比(LY)、C 反應蛋白(CRP)。③記錄兩組患兒治療期間發(fā)生嘔吐、惡心、腹瀉、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例數(shù)。
應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將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所有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治療后,在咳嗽、鼻塞、扁桃體紅腫、發(fā)熱等癥狀改善時間相比,治療組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方法對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治療方法對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d)
組別 n 咳嗽 鼻塞 扁桃體紅腫 發(fā)熱對照組 100 5.34±0.43 3.61±0.28 3.21±0.49 2.17±0.16治療組 100 2.67±0.56 1.67±0.15 1.61±0.33 1.08±0.06 t 值 37.816 61.074 27.084 63.787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患兒在治療前各項血常規(guī)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藥物治療后,白細胞、淋巴細胞百分比和C 反應蛋白有明顯下降,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有明顯上升,但治療組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血常規(guī)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血常規(guī)情況比較(±s)
組別 WBC(×109) NE(%) LY(%) CRP(mg/L)對照組(n=100) 治療前 14.29±1.22 38.36±4.28 48.31±6.27 9.17±0.22治療后 8.29±0.55 56.37±7.18 40.29±4.11 3.19±0.28治療組(n=100) 治療前 14.21±1.09 38.19±4.55 48.19±6.28 9.19±0.20治療后 6.19±0.27 61.27±4.29 34.16±4.19 2.19±0.15 t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值 44.834 21.546 10.699 167.935 P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值 0.000 0.000 0.000 0.000 t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值 71.420 36.907 18.584 280.000 P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值 0.000 0.000 0.000 0.000 t組間治療前比較值 0.503 0.112 0.135 0.673 P組間治療前比較值 0.616 0.911 0.893 0.502 t組間治療后比較值 34.275 5.858 10.444 31.481 P組間治療后比較值 0.000 0.000 0.000 0.000
兩組在嘔吐、惡心、腹瀉、白細胞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流行性感冒多出現(xiàn)在秋冬季節(jié),是一種多發(fā)性疾病。主要是因流感病毒所引起,其中甲型病毒和乙型病毒較為常見,且甲型病毒很有可能會發(fā)生抗原變異,從而導致出現(xiàn)流感大范圍流行情況[7-8]。與普通感冒不同,流行性感冒具有季節(jié)明顯、傳染性較高、體征表現(xiàn)為顏色潮紅、局部淋巴結(jié)腫大等特點,且其具有較強的變異能力,傳播途徑也較為廣泛,若未能及時加以治療和干預,嚴重者會導致患者死亡[9-10]。
抗病毒藥物中如病毒唑、金剛烷胺等,均能夠有效殺滅病毒,但其也會給患兒的機體免疫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磷酸奧司他韋目前廣泛應用治療流行性感染,其是活性代謝產(chǎn)物的藥物前體,奧司他韋羧酸鹽是一種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可以選擇性的抑制流感病毒,抑制患兒體內(nèi)流感病毒的神經(jīng)氨酸酶活性,進而達到抑制病毒生長的目的,可以減少病毒傳播[11]。且該藥物具有特異性,人體能夠快速的吸收,與肝、腸道及酶對流感病毒的代謝物溝通作用,將人體內(nèi)的流感堆積物及時的清理,從而進一步抑制流感病毒傳播、繁殖,適用于成人和1 歲以上兒童預防和治療流感病毒感染疾病[12-13]。但其在兒童用藥治療過程中,受個體差異的影響,部分患兒可能會出現(xiàn)白細胞減少、過敏反應等不良現(xiàn)象,整體療效不佳。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其是一種新型的抗病毒藥物,有效成分為帕拉米韋,能夠強效、選擇性抑制流感病毒神經(jīng)氨酸酶,因此能夠減少流感病毒在人體內(nèi)進一步的傳播;此藥物通過上述抗病毒的能力,常用于H1、HA、H9N9 等流感的治療;該藥物半衰期比較長,靜脈注射,起效快,作用時間長,對于流感病的重癥患者還有無法進行口服的患兒,治療效果非常顯著;且該藥物還能用于奧司他韋不能控制的重癥型流感或?qū)W司他韋產(chǎn)生產(chǎn)生耐藥的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14-16]。研究結(jié)果表示,同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白細胞、淋巴細胞百分比和C 反應蛋白明顯下降,中性粒細胞有明顯上升,且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較短(P<0.05),不良反應少,充分表明該帕拉米韋能夠有效控制病情,且藥效安全,適用于患兒抗病毒治療。
綜上所述,相比于磷酸奧司他韋,帕拉米韋能夠幫助患兒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見效快、安全性好,易被患兒及家屬接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