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減值準備是對公司資產減值而提取的一類準備金。“資產減值準備”主要指的是對固定資產、應收帳款等相關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它是公司財務中的一項支出或者損失,所以,勢必會在對公司收益、成本等相關資產的計算產生較大影響。本文將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別從無形資產減值、壞賬準備等多個維度入手通過列舉實例的方式,全面細致地說明會計操作過程。
關鍵詞:減值準備;所得稅;會計
一、資產減值會計理論
根據(jù)現(xiàn)行《企業(yè)會計制度》能夠了解到,公司應每隔一段時間或在以年為單位,對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各項資產進行嚴格規(guī)范地深入檢查,自覺遵守謹慎性原則,根據(jù)已掌握的各類數(shù)據(jù)科學準確地預測各項資產造成的潛在損失,并對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若先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價值隨著公司業(yè)務的開展或者運營模式的轉變而成功恢復,那么應在最初已計提減值準備的范圍內進行合理有效地轉回。根據(jù)現(xiàn)行《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風險準備金、存貨跌價準備金及國家稅收法規(guī)規(guī)定可提取的準備金等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準備金,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均不可扣除。會計制度和現(xiàn)行稅法之間的差別,直接造成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后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存在不同。鑒于此,本文將深入細致地探討資產減值準備對所得稅所產生的各種影響。
二、壞帳準備
按照《企業(yè)會計制度》,企業(yè)在與運營和發(fā)展過程中,只能通過備抵法對其壞賬損失進行規(guī)范合理地核算;而關于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公司可根據(jù)實際運營情況自行選擇;在計算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時,公司應在綜合考慮現(xiàn)金流量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科學準確地估測。在年末應收賬款余額0.5%內提取的壞賬準備,會計制度與稅法無論是在確認口徑方面,還是時間方面,均保持高度一致,大于0.5%的部分,會在時間方面產生差異,其轉回時間為賬損失實際發(fā)生的時間。
若某公司年初壞賬準備賬戶貸方余額為2萬元,是年初應收賬款的0.5%;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1千萬元,期末提取壞賬準備6萬元,若所得稅率為33%。即:應納稅的調整額為32元,遞延稅款=(本期壞賬準備計提額+期初壞賬準備貸方余額-年末應收賬款余額x0.5% ) x所得稅稅率,調整所得稅的會計分錄為:
借:遞延稅款? ? ?99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9900
以后年度末沖回多提的壞賬準備或實際產生壞賬損失9900元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9900
貸:遞延稅款? ? ? ? 9900
三、存貨跌價準備
公司應每隔一段時間或在以年為單位,對其存貨進行嚴格規(guī)范地清查,通過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對存貨跌價準備進行科學合理地計提,而這不僅會使得計提當期資產負債表上存貨的賬面價值有所降低,也會導致利潤表上的當期利潤變少。由此造成的結果是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超過稅前會計利潤;后期,若已計提跌價準備的存貨銷售完成或被耗用,應納稅所得額將會明顯低于稅前會計利潤。由此可知,存貨跌價準備滿足時間性差異特點,即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時出現(xiàn)的差別在存貨銷售或耗用時轉回。
若某公司2020年末存貨的賬面成本為5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為30萬元,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萬元。因期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而調整的應納稅所得額為20萬元,若所得稅率為33%,調整所得稅的會計分錄為:
借:遞延稅款? ? ? 66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 66000
2021年該項存貨價值有所增加,可變現(xiàn)凈值為40萬元,期末沖回1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計算所得稅時,調整應納稅所得額10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000
貸:遞延稅款 33000
或2021年該項存貨銷售實現(xiàn)或被耗用,轉回賬面10萬元的存貨減值準備。計算所得稅時,調整應納稅所得額10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000
貸:遞延稅款 33000
四、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按照會計制度,公司應每隔一段時間或在以年為單位,對各項固定資產進行嚴格規(guī)范地清查,若因市價不斷降低或由于技術落后、設備受損等致其收回金額小于賬面價值的,需要兩者差額定義為減值準備。在每期期末,嚴格按照規(guī)定完成對固定資產的計提減值準備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可折舊或可攤銷價值,在其他因素不變時,變動金額為計提的減值準備在固定資產可使用年限內的分攤,所以,在該項固定資產的后期使用年限內可以轉回變動金額,從而造成時間性差異。
譬如,某企業(yè)內存在一臺設備,估計未來還能夠運行5年,年終時賬面價值為100萬元,通過各種方法對其進行認真仔細地檢查后了解到,其可收回價值為80萬元。此時應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0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時
借:營業(yè)外支出? ? ?20000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00000
年末核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調增因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20萬元,本期產生的時間性差異而調整所得稅(假設適用所得稅率33% )
借:遞延稅款? ? ? ?66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 ? ?66000
若該項設備在使用期內每年可收回價值與其賬面凈值相同,每年因折舊的變化而轉回時間性差異的所得稅金額為1320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13200
貸:遞延稅款? 13200
五、總結
在市場經濟迅猛發(fā)展的今天,造成資產減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公司會計信息用戶若想制定嚴謹合理的決策離不開準確完整的資產減值信息。對資產進行科學合理地減值處理既滿足資產的概念,也遵守歷史成本原則。根據(jù)當前最新相關規(guī)定及規(guī)范,減值資產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流動資產,二是長期資產?!毒唧w會計準則》的編訂與實施為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會計操作進行了清晰明確地規(guī)定,不過在其確認和計量中,需要會計人員結合其專業(yè)知識和經驗做出大量判斷,由于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使得上市企業(yè)通過資產減值準備操縱收益提供了可趁之機。
整體來講,資產減值準備是在遵循謹慎性原則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相關制度或者規(guī)定提取的備用金,調節(jié)了各會計期間的收入,不過導致整體收益減少或者變多的依舊是實際產生的損失或者獲得的收益,這和我國現(xiàn)行稅法高度統(tǒng)一。本文在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和資產減值相關的理論進行了深入細致地研究,同時進行了規(guī)范合理地實例分析,通過分析可知,壞賬、存貨跌價準備等減值準備的計提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間的差異均為時間性差異。因此,在某會計期間內,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產生的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均為時間性差異,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應按照遞延稅款”科目進行嚴格規(guī)范地確認和精準合理地計量,由此確定公司在某定會計期間的所得稅費用及凈利潤。
參考文獻:
[1]宋翠平.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對所得稅會計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1(13):802+834.
[2]王文嬌.“資產減值準備”對所得稅的影響及會計處理[J].黑龍江金融,2002(05):41-42.
[3]刁華蘭.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及對所得稅的影響[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10,15(06):73-76.
[4]劉彩蓮.固定資產減值涉及的所得稅會計處理[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S2):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