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銀雀山一號木牘“埶”字信息芻議

2021-05-12 01:01陳國興
孫子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孫子兵法字體寫字

陳國興

出土的竹簡本《孫子兵法》是由形甲與形乙兩個版本或還有其他兵書簡,并參照傳世本進行拼聯(lián)所成的混合版本。附在卷冊外篇題目錄木牘又稱銀雀山一號木牘。作為簡冊書目的這方木牘究竟附在哪一卷版本上尚不得知,需要根據(jù)文字隸變時期及抄寫字體風格來判斷。本文對一號木牘“埶”字所含的信息做些膚淺探討,以達拋磚引玉作用。

一、木牘研究、構成及文字

(一)木牘研究

簡牘出土后,整理小組對木牘有初步釋解,李零、李學勤等專家進行了深入研究,現(xiàn)在對 “銀雀山一號木牘”研究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幾十年來,圍繞木牘、篇題、簡文等內(nèi)容探討一直未間斷。當前,程浩的《銀雀山漢墓一號木牘重審》,熊劍平的《〈孫子〉篇題考察》,高友謙的《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篇題木牘異議》等文章提出新的觀點和見解。2011年,裘錫圭先生發(fā)表《再談古文獻以“埶”表“設”》[1]一文,則是專題探討“埶”字的使用問題。另外,民間論壇時有篇題木牘的討論文章。在看到公開發(fā)表的文章,除高友謙先生文中已涉獵個別字體筆畫外,從簡牘字體角度去探索的文章還尚未見到。

(二)木牘構成

銀雀山一號木牘是作為簡書目錄系在簡冊上面的。由于出土時已成殘片,六塊殘存碎木片經(jīng)由整理小組專家修復,拼綴成“長22.3 厘米、寬4.3 厘米”的殘缺木牘。目前通行說法是可劃分為“三排五行”,以黑圓點為界,分為上下兩部分,總共由15 行構成。示意圖如下。

篇題木牘示意表

框內(nèi)篇名根據(jù)竹簡所存篇題推測填充。按李零先生的說法,第一排排序(由右向左)為“□、計、作戰(zhàn)、埶(勢)、形”;第二排“謀攻、行軍、軍爭、實虛、九變”;第三排“地形、九地、用間、火攻、七埶(勢)”??蓪⑵浞譃榍傲秃笃咂獦嫵墒},而第一排“空框”與“七埶三千”不為篇名。[2]經(jīng)專家們數(shù)十年考究釋解,形成諸多說法,認為加“前言(十三篇)和后語(七埶三千□□□)”為15 部分內(nèi)容構成篇題,亦是一家之言。

(三)木牘文字

現(xiàn)木牘存完整字10 個,殘存辨識字5 個;殘跡(推測)字5 個。部分竹簡背后有篇題,為“作戰(zhàn)”、“形甲”、“埶”(勢)、“實虛”、“火攻”五篇。殘存文字,按三排五行排序,可辨認15 字。殘跡推測字5 個。

木牘文字圖示:

摹本木牘文字

⒈完整字:

⒉殘存辨識字:

⒊余殘跡推測字:

⑴作、⑵戦、⑶虛、⑷行、⑸九

(四)篆、隸字的對比

這方木牘殘存字體筆畫形態(tài)構成大體屬于古隸前期的字體,以省減畫字體為主,基本筆畫還未出現(xiàn)“掠折、蠶頭燕尾”,個別已有初露之勢,如“七”“千”的一橫,呈明顯過渡之態(tài)。其橫筆畫傾向右上方,撇畫拉長甩出,這是手書者特有筆畫特征,形成秦末漢初時期隸變字體過渡風格體勢。

二、木牘“埶”(勢)字內(nèi)涵信息

木牘殘存字不多,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附在簡冊上的木牘留有 “埶”的兩種寫法字體。埶的兩種寫法說明了什么,是有意為之,還是抄寫者的隨意形成的習慣?除了給后人留出遐想余地外,對于我們判斷甲、乙版本還是有作用的。下面從“埶”字演化過程做些分析。

(一)埶字產(chǎn)生淵源

1.孫常敘先生對“埶”字演化過程制作了文字圖譜如下:

文字圖譜: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4]

在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中,埶字是奴隸種植勞動象形字的出現(xiàn),字形經(jīng)金文、篆文、隸書發(fā)展演化為權力、勢變等方面的引申,與 “勢”通假使用中有著更多釋義。

2.秦漢時期埶字演化

上述四副圖片依次為:石鼓文(先秦—前206年) 張家山簡(漢—前168年)[5]馬王堆老子(漢—前116年) 武威簡(漢—前28年)。

秦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刻石文字,是由大篆過渡到小篆時期的字體。由先秦(前206年至漢初前168年),經(jīng)約50 余年隸變發(fā)展,到張家山漢簡的“埶”字已有很大變化,但仍有明顯篆字遺痕;又經(jīng)約半個世紀的隸變,至馬王堆帛書老子(漢—前116年)《道德經(jīng)》出土 “埶” 字的書體仍帶有篆意,但用筆已從圓轉向隸書方折轉變,橫畫略右上方斜出,捺筆厚重有力,已具有早期隸書的古拙樸質(zhì)風格;再經(jīng)近百年至武威簡(漢—前28年)《儀禮·泰射》出土,“埶”字隸變呈現(xiàn)出成熟期風格。

(二)一號木牘兩個埶(勢)字對比

木牘兩個埶字形態(tài)不同,不屬于一個時期的字體。木牘⑴埶字一撇雖有彎曲,但未拉長,一撇尚未拉出,是當時抄寫者的草寫省減筆畫的俗字,屬于古隸時期字體特點。而后面的木牘⑻埶字截然不同,尤其一撇向下延伸拉長一半,是隸變向成熟期過渡寫法。

(三)木牘⑴“埶”(勢)字與勢篇里簡片“埶”(勢)字對比

木牘(8)[6]埶與47 背-a 埶的一撇均拉長,左上右下結構,撇長占字體約一半多,而與勢篇中簡片其他埶字形有所不同。目錄與篇題字體為同一時期字體。

(四)勢篇中“埶”字與其他篇中“埶”字對比

50-b、51-d 簡片字形與164 簡片(軼文四變篇)相近。66-c(實虛)簡片字形一撇尚垂直,是秦末漢初字體寫法。47背-a 簡片是勢篇篇題,50-b 簡片和51-d 簡片是勢篇內(nèi)容字,卻與篇題字有很大差別。66-c 簡片字,一撇還處在垂直狀態(tài),小篆遺痕較重,應早于木牘字和50-b 簡片、51-d 簡片的埶字。篇中幾個“埶”字的不同,顯然不是一個時期產(chǎn)生的字體。

三、一簡兩寫字的信息

同一字以兩種寫法寫在一片竹簡上,叫一簡兩寫字。簡本《孫子兵法》有較多“一簡兩寫字”的簡片。也有一篇出現(xiàn)異寫的字,雖與通假混用有關,雖然在《孫臏兵法》《六韜》及其他軼文漢簡中也有出現(xiàn),但較之《孫子兵法》少。一簡兩寫字《九地篇》最多,“者”字出現(xiàn)3 次;“之”字出現(xiàn)2 次;“壹”字出現(xiàn)2 次?!缎熊娖反沃?,“者”字出現(xiàn)2 次;“之”字出現(xiàn)1 次?!盾姞幤吩俅沃?,“壹”字出現(xiàn)2 次。一簡兩寫字出現(xiàn)1 次的有:“者”字在“計、實虛,火攻、用間”篇各出現(xiàn)1 次。 “兵”字在形甲篇出現(xiàn)1 次。 “埶”(勢)字在木牘出現(xiàn)1 次。

初步統(tǒng)計一簡兩寫字簡片、簡文如下:

“者”字出現(xiàn)在2 號簡(計),60 號簡(實虛),97 號簡(行軍),98 號簡(行軍),106 號簡(九地),107 號簡(九地),116號簡(九地),138 號簡(火攻),146 號簡(用間)簡片,計有六篇簡。

“之”字出現(xiàn)在93 號簡(行軍),106號簡(九地),130 號簡(九地)簡片,164 號簡(軼文四變)計有三篇四簡。

“壹”字出現(xiàn)在71 號簡(軍爭),72號簡(軍爭),125 號簡(九地),128 號簡(九地)簡片,計有兩篇四簡。

“兵”字出現(xiàn)在35 號簡(形甲)計有一篇一簡。

“埶”字出現(xiàn)在木牘中,計有一方。

綜合:出現(xiàn)一字兩寫字簡牘有九地、實虛、行軍、軍爭、計、火攻、用間、形甲篇及木牘。無一簡兩寫字簡片的有形乙、作戰(zhàn)、謀攻、九變篇。

從篇幅字數(shù)來看,《九地篇》551 字,《實虛篇》388 字,《行軍篇》277 字,《軍爭篇》245 字,《計篇》190 字,《火攻篇》177 字,《用間篇》195 字,《形甲篇》189字。這八篇文字內(nèi)容較多。而《形乙篇》145 字,《作戰(zhàn)篇》117 字,《謀攻篇》96字,《九變篇》53 字。這六篇字數(shù)相對少些,只有形乙與形甲篇字數(shù)相當,有可比性。作戰(zhàn)、謀攻、九變篇殘斷簡過多,字數(shù)偏少,不具可比性。

軼文:《見吳王篇》478 字,《吳問篇》233 字,《四變篇》206 字;《黃帝伐赤帝篇》152 字,《地形二篇》113 字,只有《四變篇》的164 號簡出現(xiàn)“之”一簡兩寫字。其他四篇軼文俗字混寫現(xiàn)象消失,是否意味著當時官方對文字抄寫有了規(guī)范要求?軼文或為其他版本的內(nèi)容,如“《七錄》云:《孫子兵法》三卷。案:十三篇為上卷,又有中下兩卷這是”[7]。這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

孫子兵法木牘及篇文中同時存在一簡兩寫字現(xiàn)象,說明簡本是一部從古隸階段向成熟隸書時期演化過程混合字體的載體版本,也是文字適應社會劇烈變動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應該說在具有可比性的條件下,簡本篇內(nèi)一簡兩寫字出現(xiàn)越少或沒有,應屬于古隸階段抄寫版本文字。相反,一簡兩寫字出現(xiàn)得越多,應為向成熟隸書過渡時期版本抄寫文字。參照“銀雀山《孫子兵法》形甲形乙文字差異辨析”[8]一文,“之、者、勝、故、兵、善”等字體變化分析是以上研判支點。

四、木牘應是形甲版本的篇題目錄

通過對木牘埶字的比較初步淺議,埶字作為篇題目錄呈現(xiàn)出不同時期的字體形態(tài)信息,木牘文字具有西漢初期的隸變過渡文字特征,對于區(qū)分不同版本指向有著重要作用。而勢篇篇題“埶”字又與各篇內(nèi)容出現(xiàn)的“埶”不同,可以認為是不同版本簡片混入所致,進而增加了識別區(qū)分的難度。

【注釋】

[1]裘錫圭:《再談古文獻以“埶”表“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1年3月。

[2]李零:《〈孫子〉十三篇綜合研究》,中華書局2008年版。

[3]駢宇騫:《銀雀山漢簡文字編 》,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4]孫常敘:《文字學·漢字流變圖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5]張守中:《張家山漢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

[6]徐無聞主編:《甲金篆隸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2008年版。

[7]銀雀山漢墓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8]陳國興:《銀雀山〈孫子兵法〉“形甲與形乙”字體差異辨析》,《孫子研究》2020年1 期。

猜你喜歡
孫子兵法字體寫字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青年學生孫子兵法友誼辯論賽在濱州學院舉辦
中西文化的關鍵性差別
學寫字
寫字
寫字大課堂
枯燥的Times New Roman字體有了新花樣
組合字體
字體安裝步步通
《孫子兵法》這樣讀
我會寫字了
博湖县| 上思县| 舒城县| 颍上县| 阜新市| 绿春县| 上虞市| 内江市| 阿合奇县| 洪江市| 台南市| 林州市| 台北市| 正定县| 滁州市| 洪江市| 尼勒克县| 南通市| 怀宁县| 卢湾区| 塔河县| 宜丰县| 南京市| 汤原县| 肃南| 西昌市| 云霄县| 安泽县| 金沙县| 十堰市| 成安县| 武宣县| 尖扎县| 嫩江县| 湘阴县| 金平| 怀仁县| 通辽市| 庆元县| 德清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