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鋒成
摘要: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 ,現(xiàn)在的知識、信息都呈現(xiàn)出碎片化、駁雜化對于現(xiàn)代人的閱讀有更高的要求,要在閱讀中練就觀察能力,才能時刻把握閱讀的重點。所以對于現(xiàn)代的語文閱讀教學就有了更深入的要求。小學教育又恰逢打基礎之時,因此在小學教育中老師要制定更加詳細的方案,從而更加完善的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從閱讀中獲取知識的效率有所提升。面對這種境況,教師對學生更加深入、更加詳細的在閱讀中觀察能力的指導就必不可少,使學生的能力清單中又增加觀察能力這一項,使觀察事物的興趣萌芽在學生心底綻放。以此,讓學生正確的掌握觀察順序、觀察重點,完善培養(yǎng)觀察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中的觀察能力;能力培養(yǎng)
引言:
具備個性化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人才是當今社會非??是蟮?,因此在閱讀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可以再閱讀中把握中心思想,有利于學生個性思維的展現(xiàn),使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延伸。但是當今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還偏向于死板的、照本宣科的強化式訓練。結(jié)果就導致學生只注重閱讀的結(jié)果,從而對閱讀沒有興趣。只是漫無目的的、行尸走肉般跟著教師的腳步去閱讀。所以、教師制定詳細的教學方案和策略是非常必要的,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更改學生的閱讀方式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閱讀方式都是一成不變的按照教師引導的按照段落進行劃分閱讀的,在進行閱讀分析。這種閱讀方式就導致了對整體內(nèi)容的把握上有所忽略,對學生的情感表達會產(chǎn)生很多不利的影響[1]。不利于學生的獨特思維的展現(xiàn)。學生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下學習有很多的局限性,在學習中始終處在一個被動的地位,不利于學生思考。學生的閱讀能力只能處于原地打轉(zhuǎn)的地步,也封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因此要改變學生的閱讀方式,讓學生能夠把握整體思想。
例如: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鳥的天堂》這堂課時,要先引導學生進行整體的閱讀而不是進行傳統(tǒng)的分段式閱讀,從而把握住文章的整體思想。然后在讓學生表述出具體在哪有所體現(xiàn),把握文章的整體情感。找出文中描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及眾鳥紛飛的的幸福場景,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以此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激勵學生在閱讀中觀察能力的體現(xiàn)
在閱讀時,教師組織學生一起閱讀文章,然后再讓學生陳述自己對于文章的看法,以及對文章整體內(nèi)容的把握。最后總結(jié)學生的觀點,由學生陳述出自己觀點是從何而來的,對整體內(nèi)容把握得當?shù)倪M行一定的鼓勵與獎勵。老師適當?shù)牟贾靡恍┱n余閱讀任務,適宜學生之間共同提升在閱讀中的觀察能力[2]。
例如:教師在《慈母情深》的教學中,首先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觀察能力不同進行分組。由組內(nèi)互評選出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帶領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小組內(nèi)輪流擔任組長,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職位更迭。由組長闡述小組內(nèi)的在閱讀文章時的閱讀方法。每位組員都要匯報自己是如何在閱讀中鍛煉觀察能力的。對于能力提升出眾的進行大力的表揚。這樣不僅僅有利于學生的之間相互幫助學習。組織學生們共同參加課余閱讀實踐活動,共同在閱讀中提升觀察能力。
三、在閱讀中掌握多種的觀察方式
五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的問題,小學生性格比較調(diào)皮,不可能太過專注,在閱讀中會出現(xiàn)很多的學習問題和學習障礙。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掌握各式各樣的觀察技巧,從而降低學生的在閱讀中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難度,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教師可以采集一些不同種類的閱讀材料,用來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觀察方法。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紅樓夢》的文學名著時,由教師補充:《紅樓夢》創(chuàng)立的時代背景,以及全篇設立的主線。然后告知學生我們學習的是其中的某個片段。讓學生首先了解故事的主線,在引導學生觀察作者創(chuàng)作時代的背景狀態(tài),在對古著進行分析。這一過程不僅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方式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方法。
四、閱讀時掌握正確的觀察順序
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閱讀順序進行閱讀,有層次的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也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的觀察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小學語文五年級的教學中,課文一般都是敘事、描寫人物的文章,這些文章大多數(shù)都存在一些相同之處,例如作者會按照一些時間、空間、事物發(fā)展等方面進行描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根據(jù)這些特殊的描寫手法,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例如 :教師在講解《牛郎織女》時,告訴學生這篇文章是按照怎樣的時間順序進行描寫的。從而讓五年級在閱讀中可以在按照時間順序?qū)ξ恼逻M行詳細的觀察。以此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
五、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是一個全面而又漫長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又考慮到存在于小學生身上的調(diào)皮、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而言,教師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從而在教學方法上與時俱進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新,從學生的興趣和關注點出發(fā),為學生設置一些課余閱讀項目便于學生實時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閱讀中觀察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不同的閱讀條件下逐漸地擺脫對教師和家長的依賴,時時刻刻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多學多問多做勤思考多聯(lián)想,久而久之,慢慢的學生觀察的能力就形成了,也在很大限度上提升了閱讀中的學習效率。也提升了學生們的思考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沈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培養(yǎng)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1):47-48.
[2]徐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J]. 新課程(小學版), 2019, 000(0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