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巖,謝增霞,張紅
南方醫(yī)科大學深圳醫(yī)院產(chǎn)科,廣東 深圳 518100
妊娠期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妊娠期疾病,我國的發(fā)病率約10%,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蛋白尿、高血壓等,不僅損害患者腎、腦、心等重要器官,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還可引起圍產(chǎn)兒死亡,嚴重影響孕產(chǎn)婦的生命安全和妊娠結局[1-2]。研究指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行血壓變異性檢測對于評估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3]。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腎臟會發(fā)生一定損傷,而在其損傷早期機體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顯著升高,且其水平升高對妊娠結局也具有一定影響[4]。但目前臨床關于妊娠期高血壓、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妊娠結局三者間相關性的研究較少。為此,筆者展開研究,以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24 h血壓變異性對其預后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南方醫(yī)科大學深圳醫(yī)院產(chǎn)科收治的42 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我院健康體檢者42例正常孕婦作為對照組。(1)診斷標準:參照第六版《婦產(chǎn)科學》[5]中關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即妊娠期首次出現(xiàn)且血壓持續(xù)升高,收縮壓(SBP)在140 mmHg(1 mmHg=0.133 kPa)及以上,舒張壓(DBP)在90 mmHg 及以上,血壓升高情形發(fā)生2 次及以上,且間隔在6 h及以上,產(chǎn)后12周左右恢復正常。(2)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均為初次發(fā)病和單胎妊娠者;③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3)排除標準:①存在心力衰竭、冠心病史者;②高血壓急癥者;③繼發(fā)性腦卒中、高血壓者;④合并嚴重腎、肝功能障礙及惡性腫瘤者。觀察組孕婦年齡24~40 歲,平均(36.43±5.17)歲;孕周8~13周,平均(10.15±2.02)周。對照組孕婦年齡25~40 歲,平均(36.63±5.27)歲;孕周9~13 周,平均(10.25±2.12)周。兩組孕婦的孕周、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觀察指標與檢測方法 (1)比較兩組孕婦24 h血壓變異性。主要監(jiān)測24 h平均舒張壓(DBPw)、24 h平均收縮壓(SBPw)、白天平均舒張壓(DBPd)、白天平均收縮壓(SBPd)、夜間平均舒張壓(DBPn)、夜間平均收縮壓(SBPn)、舒張壓負荷(DBPL)、收縮壓負荷(SBPL),計算晝夜平均血壓差值(△BPm)。監(jiān)測方法:采用袖帶式自動血壓監(jiān)測儀對兩組孕婦24 h 動態(tài)血壓進行監(jiān)測,測量期間避免劇烈活動;白天平均血壓:6:00~22:00,每30 min測量1次;夜間平均血壓:22:00~次日6:00,每1 h 測量1 次。晝夜平均血壓差值(△BPm)=(白天平均血壓-夜間平均血壓)/白天平均血壓×100%,當△BPm在10%以下時表明血壓節(jié)律異常。(2)比較兩組孕婦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尿肌酐(Cr),其中BUN、Cr 檢測方法:于孕婦入院次日空腹采集靜脈血4 mL,應用全自動生化儀進行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采集兩組孕婦中段尿3 mL,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24 h 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3)比較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4)分析高血壓、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Spearman 秩相關分析血壓變異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婦的24 h 血壓變異性比較 觀察組孕婦的DBPw、SBPw、DBPd、SBPd、DBPn、SBPn、DBPL、SBPL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BPm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的24 h血壓變異性比較()
表1 兩組孕婦的24 h血壓變異性比較()
項目DBPw(mmHg)SBPw(mmHg)DBPd(mmHg)SBPd(mmHg)DBPn(mmHg)SBPn(mmHg)DBPL(%)SBPL(%)△BPm(%)觀察組(n=42)96.33±5.42 149.22±5.10 94.84±6.86 153.51±5.13 90.34±4.14 140.40±4.53 50.83±10.12 48.55±8.27 8.66±2.48對照組(n=42)71.26±5.17 113.09±4.56 73.47±7.18 116.79±4.61 66.29±3.15 97.26±4.81 3.29±0.96 3.47±1.02 15.41±3.80 t值21.691 34.226 13.947 34.504 29.961 42.313 30.308 35.061 9.64 P 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兩組孕婦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尿肌酐水平比較 觀察組孕婦的BUN、Cr及UAER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尿肌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孕婦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和尿肌酐水平比較()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 值例數(shù)42 42 BUN(mmol/L)6.29±0.80 5.73±0.68 3.457<0.05 UAER(mg/d)47.36±9.40 14.63±9.27 16.067<0.05 Cr(μmol/L)88.98±8.11 85.54±6.66 2.124<0.05
2.3 兩組孕婦的不良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孕婦產(chǎn)后出血、剖宮產(chǎn)、胎盤早剝、HeLLP 綜合征、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體質量、早產(chǎn)兒、圍產(chǎn)兒死亡等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血壓變異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 經(jīng)Spearman 秩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DBPw、SBPw、DBPn、SBPn及UAER與不良妊娠結局呈正相關(P<0.05),見表4。
表4 血壓變異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
3.1 妊娠高血壓疾病孕婦24 h 血壓變異性的改變 單位時間內(nèi)血管中血液灌注量、流量、流速等均對血壓值有一定影響。有學者指出,血壓波動能有效反映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狀態(tài),血壓異常時,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紊亂,刺激、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釋放大量血管舒張因子,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病靶器官損害[6-7]。24 h血壓變異性則反映24 h內(nèi)血壓變化情況標準差,臨床將其應用于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評估和預判,從而有效診治以達到改善預后和妊娠結局的目的。本研究中,通過對比妊娠期高血壓孕婦和正常孕婦24 h血壓變異性情況發(fā)現(xiàn),妊娠期高血壓孕婦的DBPw、SBPw、DBPd、SBPd、DBPn、SBPn、DBPL、SBPL 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孕婦,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8-9]。這可能是因為妊娠引起小血管痙攣,增加血管外周阻力,使得射血阻力和心肌收縮力相應增大,從而減少心輸出量,導致心血管系統(tǒng)呈現(xiàn)高阻低排的狀態(tài),加之內(nèi)皮細胞活化而增加血管通透性,最終引起血壓升高,發(fā)生妊娠期高血壓。而△BPm明顯低于正常孕婦這一結果也說明妊娠高血壓疾病孕婦較正常孕婦血壓節(jié)律異常。
3.2 妊娠高血壓疾病孕婦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改變 妊娠高血壓預后與母嬰并發(fā)癥具有一定相關性,當孕產(chǎn)婦腎臟發(fā)生病變,其腎小球會出現(xiàn)擴張,導致內(nèi)皮細胞腫脹,形成蛋白尿[10]。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妊娠高血壓早期即會引起腎臟微循環(huán)障礙和損傷,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11]。尿微量白蛋白作為腎臟損傷的一種特異性標志物,其水平在腎臟損傷早期即可出現(xiàn)明顯升高,臨床可將其作為評估妊娠高血壓腎損傷的重要指標之一[12]。本研究結果顯示,妊娠高血壓孕婦BUN、Cr 以及UAER 均明顯高于正常孕婦,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腎臟微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增加微循環(huán)灌注量,增大腎小球血管壓力,導致其濾過屏障功能障礙,進而損害腎小球細胞功能,增加尿微量白蛋白胞外分泌和排泄,最終患者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呈陽性。
3.3 妊娠高血壓疾病孕婦24 h血壓變異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不良妊娠結局的關系 相關研究結果證實,24 h血壓變異性程度與靶器官受損的炎癥狀態(tài)和高血壓疾病狀態(tài)密切相關,將其應用于評估靶器官受損情況和高血壓疾病狀態(tài)具有一定參考意義[13]。同時,也有研究指出,妊娠高血壓孕婦血壓節(jié)律異常和腎臟損傷極易導致產(chǎn)婦和胎兒發(fā)生胎盤早剝、HeLLP綜合征、胎兒窘迫、圍產(chǎn)兒死亡等不良妊娠結局,影響母嬰生命健康[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妊娠高血壓孕婦產(chǎn)后出血、剖宮產(chǎn)、胎盤早剝、HeLLP 綜合征、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低體重、早產(chǎn)兒、圍產(chǎn)兒死亡等發(fā)生率均明顯高于正常孕婦,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分析顯示,DBPw、SBPw、DBPn、SBPn 以及UAER與不良妊娠結局呈正相關,說明妊娠高血壓疾病孕婦動態(tài)血壓參數(sh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與不良妊娠結局間具有良好的相關性。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妊娠早期晝夜平均血壓明顯升高,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化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顯著相關,且血壓變異性和尿微量白蛋白可導致不良妊娠結局,因此在妊娠早期行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對于指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診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