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早餐喜歡吃豬腸粉,我回家陪伴他老人家時,一早必到菜市場,光顧做得最好的那一檔。哪一檔最好?當(dāng)然是客人最多的。
賣豬腸粉的太太,四五十歲人吧,面孔很熟,以為從前在哪里見過,你遇到她也會有這種感覺。因為,所有的弱智人士,長得都很相像。
已經(jīng)有六七個家庭主婦在等,她慢條斯理地打開蒸籠蓋子,一條條地拿出來之后用把大剪刀剪斷,淋上醬汁。我乘空檔,向她說:“要三條,打包,回頭來拿?!?/p>
“哦?!彼龖?yīng)了一聲。
動作那么慢,輪到我那一份,至少要十五分鐘吧??粗?,我走到其他檔口看海鮮、蔬菜。
今天的蚶子又肥又大,已很少人敢吃了,怕生肝病。魔鬼魚也不少,想起在西班牙的依比莎島上吃的比目魚。當(dāng)?shù)厝撕廊A奢侈地只吃它的裙邊。魔鬼魚,倒是全身裙邊,腌以辣椒醬,再用香蕉葉包裹后烤之,一定好吃過比目魚。菜攤上看到香蘭葉,這種植物放在剛炊好的飯上,香噴噴的,米再粗糙,也覺可口。
時間差不多了吧,打回頭到豬腸粉攤。
“好了沒有?”問那小販。
她又“哦”的一聲,根本不是什么答案,知道剛才下的訂單,沒被理會,只有耐心地重新輪候,現(xiàn)在又多了四五個客人,我排在最后。好歹等到。
“要多少?”她無表情地問。
顯然,她把我說過的話當(dāng)耳邊風(fēng)。
回到家里,父親一試,說好吃,我已心滿意足。剛才所受的悶氣,完全消除。翌日買豬腸粉,已經(jīng)不敢通街亂走,乖乖地排在那四五個家庭主婦的后面,才不會浪費時間。又輪到我,這回賣豬腸粉的女人先開口了。
“我不是沒有聽到。”她解釋,“你知道啦,我們這種人記性不好,也試過搞錯,人家要四條,我包了三條,讓他們罵得好兇?!?/p>
再去過數(shù)次,開始交談。
“買回去給太太吃的?”她問。
“給父親吃。”
賣豬腸粉的女人聽了添多一條,我推讓說多了老人家也吃不下,別浪費。不要緊,不要緊,她還是塞了過來。
“他們說我們這種人都是沒用的,但是我不相信自己沒有用”,有一次,她向我投訴:“我出來賣東西,靠自己。賣得愈多,我覺得我的樣子愈不像我們這種人,你說是不是?”
“是?!蔽铱隙?。
“喂,我已經(jīng)來過幾次,怎么還沒有做好?”身后的一個三十幾歲的女人潑辣道,“那個人比我后來,你怎么先賣給她?”
“賣給你!賣給你!”
賣豬腸粉的女人抓著一條腸粉,大力地剪,剪個幾十刀。不停地剪不停地說賣給你,扮成十足的白癡,把那個八婆嚇得臉都發(fā)青,落荒而逃。我再也忍不住地大笑,她也開朗地笑。從眼淚漫濕的視線中,她長得很美。
(《蔡瀾品女人》廣東旅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