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把客廳的書本收起來?!薄昂玫?,等會兒就收?!薄靶∶?,怎么還沒有收?”“等等,馬上就收?!薄@是小明媽媽與小明之間的對話,如此這般重復(fù)了好幾個回合。大家猜一猜,小明最后有沒有把書本收起來呢?
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一五哥哥以這樣的形式開場,一是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二是要和大家聊一聊“拖延癥”,咱們給它起個可愛的名字叫“等等”吧。
我們常常會遇到一種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歡把它暫時擱置在那,慢慢地事情越積越多,最后忙得不可開交;我們還會遇到一種人,就是有什么事情都馬上去辦,高效而有質(zhì)量,家人、朋友對交辦給他做的事很放心,他也因此一身輕松,陽光滿滿。
小朋友們,我們來看一看,一樣的工作量,不一樣的辦事風(fēng)格,為什么會得到兩種不同的結(jié)果呢?
不難理解,一件做起來很容易的事情,如果把它放在后面擱置、拖延,它就會變得沉重、復(fù)雜。這種復(fù)雜,不只是解決問題的難度,還有伴隨著衍(yǎn)生出的心理問題,就是增加了解決問題所耗費的精力和心力。
我曾經(jīng)有一個朋友,他就有拖延的毛病,做什么事情都要“等等”,家人安排他做什么,領(lǐng)導(dǎo)吩咐他做什么,他都會拿出口頭禪:“再等等,馬上就辦哦!”實際上,他只有嘴動心動,就是不行動,最后事情辦得亂七八糟。一五哥哥與他談心了解,他也想把事情做好,而事情本身也一點都不難辦,都是力所能及的范圍,可最后就是做不好。
那怎么能辦好呢?一五哥哥和大家分享一個辦法,小朋友們不妨試試。那就是做好時間管理,把手頭的事情分為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然后依次去解決,這樣下來,就很容易把事情都做完了。同時,也可以制作一個任務(wù)清單便簽,把事情記錄上去,做完一件劃掉一件,當(dāng)所有任務(wù)都完成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小朋友們,讓我們做一個不拖延的人,永葆積極心態(tài),快樂做事,做輕松陽光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