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軍 洪 軍 李朝陽 翟春節(jié) 程謙語 肖成亮
(安徽荃銀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230088)
Q 兩優(yōu)506 是安徽荃銀高科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 年以自育不育系全151S 為母本、恢復系5HR015 為父本配組,經連續(xù)多年多點測試后,于2018 年和全資子公司安徽荃銀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報審的兩系雜交中秈新品種,2020 年通過安徽省審定。該組合適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區(qū)推廣種植,需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2019-2020 年連續(xù)2 年在安徽省霍邱縣、肥西縣、舒城縣、鳳陽縣以及壽縣等多點試種,累計試種面積800 hm2,平均產量9.6 t/hm2。多點種植均表現為米質優(yōu)、產量高和抗性好,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
全151S 是以兩系不育系1892S 為母本、新安S為父本進行雜交,并與1892S 回交后系統選育而成的光溫敏核不育系(圖1)。該不育系具有米質優(yōu)、抗性好、莖稈粗壯、株葉繁茂、異交率高、配合力好等特點[1]。在合肥種植,株高76 cm、穗長26.5 cm、每穗總粒數195 粒、單株分蘗10~13 個,穎尖與柱頭紫色,柱頭外露率高達73.5%。
5HR015 是以安選6 號為母本,與具有優(yōu)質、抗稻瘟病性狀的YR0822 為父本,采用溫湯殺雄的方法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圖2),該恢復系具有米質好、抗稻瘟病等優(yōu)良性狀。
2013 年春采用不育系全151S 與父本5HR015人工雜交得雜種F1,2013 年夏季在合肥南崗科研基地種植F1,表現高產優(yōu)質,相比對照天優(yōu)華占增產顯著。2014 年、2015 年參加荃銀中秈生態(tài)測試,3 次重復,均表現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中抗稻瘟病。2015 年在井岡山進行自然誘發(fā)鑒定,穗瘟病損失率3%,病級1 級。
該組合在2018-2019 年參加安徽省“金色春禾”聯合體中秈遲熟組綠色通道區(qū)域試驗,Q 兩優(yōu)506 全生育期134.1 d,比對照II 優(yōu)838 號短2.2 d。株高119.1 cm,平均穗長23.9 cm,有效穗數240.7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190.7 粒,結實率82.5%,千粒重25.8 g。
2018-2019 年經安徽省“金色春禾”聯合體中秈遲熟組綠色通道區(qū)域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yè)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Q 兩優(yōu)506 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6.6%,長寬比3.0,堊白度1.5%,直鏈淀粉含量15.2%,膠稠度76.0 mm,透明度1.0 級,堿消值6.0 級,米質達部頒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3 級(NY/T 593-2013)。
圖1 全151S 選育系譜
圖2 5HR015 選育系譜
2018-2019 年參加安徽省“金色春禾”聯合體中秈遲熟綠色通道區(qū)域試驗,經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2018 年中感稻瘟?。ňC合性指數5.0),中感稻曲?。ú∷肼?2.0%),感白葉枯病;2019 年中感稻瘟?。ňC合抗性指數5.5),中感稻曲?。ú∷肼?2.0%),感白葉枯病。
2018 年參加安徽省“金色春禾”聯合體中秈遲熟綠色通道區(qū)域試驗,Q 兩優(yōu)506 平均產量8.89 t/hm2,比對照II 優(yōu)838 增產5.93%,達極顯著水平;2019 年續(xù)試,平均產量9.838 t/hm2,比對照II 優(yōu)838 增產6.44%,達極顯著水平;2 年區(qū)試平均產量9.36 t/hm2,比對照II 優(yōu)838 增產6.25%。2019 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0.04 t/hm2,比對照II 優(yōu)838 增產5.87%。
該組合適合在安徽一季稻區(qū)推廣種植[2-3]。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根據當地的生態(tài)條件以及種植習慣,選擇適當的時間播種育秧。
秧苗一般在30 d、6~7 葉時開始移栽,采用壯苗單株、弱苗雙株的栽插方法,參照當地栽插行株距栽插,合理密植,一般栽插基本苗22.5 萬~25.0 萬穴/hm2。
該品種分蘗性較強、豐產質優(yōu)、耐肥抗性較好,適宜中高肥力水平土壤,一般施尿素225 kg/hm2、復合肥450 kg/hm2。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適時施穗肥。根據土壤情況磷、鉀肥適量配合施用。
及時除草,根據當地病蟲害情報,適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