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
自打王府井百貨地下誕生了充滿京味的“和平果局”文化街,不少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便被這條充滿回憶的街巷勾起了心中的波瀾。顧名思義,果局之說必與這鮮靈的瓜果梨桃兒擁有著直接關(guān)系,其實我國宋代便有果局之說:“果子局專掌裝簇、盤饤、看果、時果,準備勸酒?!薄抖汲羌o勝·四司六局》中記載,當時的果局是一個機構(gòu),專門為官府宴會時供應果品。而老北京的果局則更為親民,時令水果、果脯瓜子,規(guī)模大點的還售賣點心、糖果等,可以說這方樂土充滿了甜蜜與濃郁的生活味道。
有人會問,果局像如今的“水果專賣店”,那老北京有沒有更為親民的水果市場?
當然有,在咱北京西城恰巧包攬了老北京著名的兩座“水果專賣市場”,它們擁有共同的名字——果子市,如今我們從胡同的名稱上,便可尋覓到它們曾經(jīng)的身份。
這兩處果子市分別位于德勝門附近鼓樓西大街上,另外一處位于菜市口附近。在一段時期中,這兩處果子市分南北共同存在,所以也按照在京城的所處位置,被稱為南市與北市。您可別小看這貌不驚人,僅僅是靠經(jīng)營干鮮果品而生存的果子市,在早先,人家果行也有身份不俗的主兒,手里拿著政府發(fā)的“龍貼”,各地“名特優(yōu)”水果才能入了“法眼”,專門為宮里特供。到了民國,果行逐步放下身段,越來越多的小販參與其中。
時過境遷,因為城市發(fā)展,雖然如今仍舊保留著果子市的名稱,但南市所在的胡同院落早已被寬闊的馬路樓宇所取代。如今漫步在鼓樓西大街,看著那高于路基不少,猶如坐在一只“太師椅”上的排排院落,或許會尋覓到那北市的縷縷果香。
說市先說街,這或許成為了北京文化追根溯源的一種習慣,尤其是對于北京這樣一個擁有厚重的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歷史的城市,一個行業(yè)、一處店鋪、一片市場……勢必會與其所在地的位置,甚至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鼓樓西大街與這果子市還真有點相依相守的意思。
先說這街的走向,就值得讓人好好琢磨琢磨。眾所周知,北京的胡同街巷大多以中規(guī)中矩、筆管條直的設(shè)計出現(xiàn),要不怎么會有“胡同如井字”的說法呢。然而鼓樓西大街則不然,雖然以端坐在中軸線上的鼓樓為“生”,但它卻一反常態(tài)地斜向發(fā)展,在它的眾多“兄弟”里算是另類。此外,位于大街西端,果子市胡同附近的一排院落更是“特立獨行”,它們站在高于路面不少的高臺上,頗有些居高臨下的感覺。
對此,不少人產(chǎn)生了疑惑,難道曾經(jīng)住在這里的人們,身份都很高貴?不是有那句話嗎——“看臺階層級推斷主人身份”。估計對于這里曾經(jīng)的主人們,臺階已經(jīng)滿足不了這一推測,只有設(shè)立高大的路基才能彰顯其身份的顯貴。
千萬別誤會,讓我們將歷史的時鐘回撥到元代。據(jù)史料記載,元大都依照《周禮·考工記》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規(guī)矩設(shè)計,而鼓樓西大街據(jù)說是咱北京城內(nèi)唯一一條人為設(shè)計規(guī)劃出來的斜街。您看看這條街的身份夠特殊的吧,因此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將其稱為——城市規(guī)劃的無比杰作。
那么,為何當初要設(shè)計出這樣一條斜向發(fā)展的街道呢?其實只要從這里向南穿過胡同,您就能找到答案。當走出胡同的那一瞬間,你的眼前會豁然開朗,后海寬闊的水面不單朗誦著優(yōu)美的北京風情詩歌,也講述著城市規(guī)劃的發(fā)展歷史。有水便有河,路依河而建,河水帶來了生氣,也因為交通運輸?shù)谋憷麕砹顺錆M“財運”的商業(yè)氣息。路隨河走,也便有了斜街的誕生,水退人進,也就形成中間低兩邊高的特殊格局。這其實在我國不少地方都有顯現(xiàn),例如云南劍川縣沙溪古鎮(zhèn),因為一條黑惠江流經(jīng)于此,古城民居院落均朝向江水,這也成為了路與建筑與自然相依相生的代表,這樣建筑與自然的巧妙融合,在南北方建筑發(fā)展過程中均有案例可依。
昔日碼頭如今小院
相信什剎海,這一在北京流淌的清澈水面,為北市的誕生與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又因為緊鄰德勝門交通要道,為市場的運輸、客源、分銷等均帶來了得天獨厚的資源。據(jù)傳,北市誕生于明代,興于清代,主要經(jīng)營北方干鮮果品,如桃、杏、梨、棗、花生、瓜子、核桃、栗子等。街上有天德、萬順、樓店、清全等果行。一開春果子上市,商戶們便忙了起來,躉貨、選品、分銷、運輸……開春的時令鮮果、盛夏的西瓜大桃兒、八月節(jié)的石榴小棗……賣的起勁、買的熱鬧,通宵達旦、果香肆意。
1946年《新民報》就有這樣一段描述:每天天一亮,果子市店鋪就開始營業(yè),10點鐘到達高潮。北平全市,城外關(guān)廂,所有鮮果局果攤,街頭叫賣小販,都分別匯集在“南”“北”兩市,每個果店門前都用頭號籮筐,分裝各種果品,五光十色,陳列在街的兩側(cè)。貨物基本不零售,果子起碼要“五斤”以上,柿子起碼要百斤。買果子的人,看好果子,問好價,到柜房先交錢,柜房給你一張紙條(內(nèi)行叫“寫帖兒”,上寫某種果,數(shù)量和收款數(shù)目),憑這紙條,到果攤上,交給手不離秤桿的賣貨人后方得到果子。另外在果子市買貨,按規(guī)定,是不準下手挑揀的……
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果子市退出了歷史舞臺,果品批發(fā)產(chǎn)業(yè)被專門成立的果品公司取代。作為元大都街道的重要歷史遺存,鼓樓西大街基本保持著幾百年來的規(guī)制格局,甚至街巷寬度都沒有太大出入,為后人堅守著這座城市最初的一點模樣?!盎謴挽o謐古樸的街道讓居住更悠閑舒適;新建停車場解決路面停車問題,方便市民出行;在拆除違建和封堵‘開墻打洞的基礎(chǔ)上,通過合理布局生活性服務業(yè),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zhì)……”如今,這條街正因“西城區(qū)鼓樓西大街整理與復興計劃”的逐步推進完成,而展現(xiàn)出“老的迷人新的魅力”。漫步于此,我們或許會聞到那從久遠而來的“果香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