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福
早期,漳州老火車站,位于市區(qū)北面清靜的南坑路終點。南面未建大馬路,只有一條狹窄的土路,兩旁桉樹林立,右邊一片倉儲庫房,左邊是高低錯落的水田。土路沿一條水溝延伸通往岳口街道。
漳州老火車站,簡陋淳樸,候車室低矮,空間狹小,沒有疏散廣場。候車室門口,一些小商販擺攤設點,最吸引人的是一簍簍裝好的香蕉、菠蘿、龍眼荔枝干。只見絡繹不絕的旅客,一手提著香蕉、菠蘿;一手拎著行李,穿梭在候車室,正在等候上車;只見擁擠的車站,熙熙攘攘,送客的與出行的親朋好友,依依握別,相擁相送,淚濕眼眶……
往日依稀可見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隨著時代變遷,交通快速發(fā)展,漳州老火車站,因2012年龍廈鐵路漳州站正式啟用而更名為“漳州北站”。更名后的“北站”,僅辦理行李包裹托運,不辦理旅客乘降。老火車站歷經(jīng)滄桑歲月,猶如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淡出了昔日的風采,卸下了身上的負重,不再日夜兼程,告別了八方旅客,恬靜安然地守護著昔日的那份榮光。
一個曾經(jīng)笛聲轟隆、喧囂、嘈雜、客流擁擠的火車站悄然靜謐;過去曾經(jīng)的輝煌與成就、繁忙與熱鬧的情景不見了。它承載了千千萬萬人一次次的遠行,一次次的歸程。一條條蜿蜒的臥軌,縱橫交錯,似帶如網(wǎng),連接成延綿不斷的情感輸送紐帶,把遠方的親人朋友距離拉近,情牽四面八方。漳州老火車站,幾十年的默默耕耘、奉獻,編織了一個個美麗的光環(huán),閃現(xiàn)在漳州這個古老的城市,成了老漳州人心里一份深沉的惦記,一段美好的回憶。
老火車站離我家很近,幾十年來,它熱鬧與寂靜的時光,伴隨我的歲月流年。每天傍晚,只要天晴,我喜歡到老火車站廣場散步。每次走到廣場,就情不自禁追尋過往的情景,浮現(xiàn)這里曾經(jīng)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鳴笛聲,咯嚓、咯嚓的吼叫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一種很奇怪的心境,纏繞著我,莫不是那份離去很遠,卻又想把它找回的情感在作崇。在我心里,也許愈是時空遠了,就愈想感受那份真切。
漳州老火車站建于1956年。當時源于1954年興建鷹廈鐵路而衍生的。早在1949年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上,愛國僑領陳嘉庚向大會提出修建福建鐵路,紓解福建交通困境,促進經(jīng)濟、國防建設提案。提案獲得通過,并得到毛澤東親筆批示:“福建筑路的正確意見,當為徹底支持?!柄棌B鐵路最初設計時,原擬經(jīng)漳州至廈門,后考慮當時國防運輸?shù)木o迫,為爭取時間早日鋪軌至廈門,在現(xiàn)場勘測華安至漳州線路時,為縮短6.7公里,避免長達408米的江東大橋,經(jīng)鐵道兵領導決定,采用不直接經(jīng)漳州而以支線接通方案。因此,漳州站變?yōu)辁棌B鐵路一條途經(jīng)支線的站點。從此,銘刻了漳州鐵路交通開端的歷史。
動工興建到完工,經(jīng)歷了兩年多時間,直到1958年7月28日正式驗收交接使用。剛建成的火車站,候車室位于現(xiàn)在“北站”廣場的右側??臻g不大,容納量小,外面搭蓋一個由四根木柱撐起的簡易棚,擺放幾排坐凳,作為輔助候車室。以減緩候車旅客擁擠的壓力。走出候車室,經(jīng)過一段露天,才是一條約20米長,用木柱支撐的擋雨站臺。
車站雖小,但返往的客流量卻很大。每天從漳州發(fā)車的客運班列有6對,去上海、南京、杭州等方向都從這里上車,每天客流量上萬人次。如果漳州站客滿上不了車,專門用貨運車皮,把剩余的旅客,送到郭坑站坐其它班列。
早期,龍巖市區(qū)沒有火車站,漳州站承載著來自龍巖、汕頭地區(qū)和本地的旅客出行及貨運,是一個覆蓋面很廣的主要交通樞紐,凸顯了漳州站的區(qū)位優(yōu)勢。雖為支線的漳州站,但客貨運量仍名列全國前茅。
過去,火車靠燃煤而產(chǎn)生蒸汽驅動,時速約40公里,鷹廈鐵路沿山而建,隧道多,彎道多,站點多,繞山過河,給原本時速不快的列車,帶來限速的影響。盡管坐一趟列車到江浙、上海一帶,需要兩三天時間才可到達,但在交通不發(fā)達,客運汽車跨省區(qū)聯(lián)運幾乎沒有的時候,火車成了人們出行最快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上攵?,要是沒有火車的日夜奔馳,人們就會像裹腳女人,出遠門就寸步難行了。
漳州人不會忘記,有了老火車站,才把漳州帶出了福建,走向全國;才讓漳州水仙花、片仔癀、八寶印泥、香蕉、荔枝、龍眼、菠蘿名傳千里;才使漳州物流迅速發(fā)展,商品流通,經(jīng)濟繁榮,社會進步。
不管早期,還是改革開放時期,漳州老火車站都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僅每天輸送著成千上萬的旅客,還開辟了很多貨運專線,擁有100多個車皮。為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人們生活物資的豐富,承載著艱辛,不負眾望,閃爍過一段輝煌、蓬勃發(fā)展的美麗風景。當時開辟了糧食儲備、金屬、油庫、木材、化建、果蔬、糖煙酒等12道專用線,漳州火車站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如沐春風,蒸蒸日上,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
60多年來,老火車站隨時代發(fā)展,經(jīng)歷一次次變遷。1990年,隨著元光北路建成通車,應運而生的火車站改建工程啟動,原來簡陋的老車站拆遷重建,并于1992年元月落成。新建的站樓、廣場、候車室、站臺面貌煥然一新。一個嶄新、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新車站樓及廣場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大大改善了原有落后、擁擠的狀況。
2019年,漳州“北站”廣場及周邊環(huán)境又一次規(guī)劃改造。按照美化、綠色、整潔、流暢,再次精心重修。廣場地面鋪設白石條,安放坐凳,種上果樹花草,配置燈光。周邊環(huán)境配套整治,鋪設綠道,美化綠化,使老火車站又一次煥發(fā)青春,富有活力,成為市民散步、跳廣場舞、小商品購物為一體的一個歡快休閑的好地方。
漳州老火車站(北站)雖然轉場了,告別了高光時代,但車輪仍滾滾向前,堅守著那份沉淀,那顆赤誠無愧之心,淡定恬靜,默然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