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隱珠街道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多年來,隱珠人用智慧將生活藝術化創(chuàng)造,讓非遺文化各美其美,年畫、剪紙、茂腔等構成了繽紛多彩的文化世界。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隱珠街道已演變?yōu)樾聲r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隱珠街道在進行非遺的保護和發(fā)展中,注重探索和傳承,不僅讓非遺項目活了起來,也將歷史和文化流傳下來,將非遺文化完善保護并振興發(fā)展。
近日,驅車來到西海岸新區(qū)隱珠街道煙臺東社區(qū),天空藍藍的,路邊綠樹成蔭,街道處處花香鳥語,在隱珠街道煙臺東社區(qū)百姓大舞臺文體活動中心,我們見到了正在化妝的西海岸新區(qū)隱珠街道煙臺東藝術團演員們,青衣、小生、花旦......等茂腔扮相妝容惟妙惟肖,特色鮮明,化妝后的青衣楚楚動人,我好想知道這姐妹妝前是不是也這么美!還有那小生也帥帥的扮著妝,還有慈祥的花旦,演員們開心的照著鏡子,扮演青衣的王善美樂呵呵的比劃著茂腔戲曲中的一招一式,旁邊的老師兼化妝師薛愛民不停的指導著,這是西海岸新區(qū)隱珠街道煙臺東藝術團的部分成員,隱珠街道煙臺東藝術團團長付孟花說,隱珠街道煙臺東藝術團成立于2003年,今天來的是一小部分演員,有大戲時會來的多,因為當地百姓喜歡看戲,隱珠街道就很注重對地方戲曲的發(fā)揚和傳播,所以她們就編排各種傳統(tǒng)戲,滿足百姓的需求,演員們經常到各個社區(qū)演出茂腔戲,讓當地居民生活更豐富,茂腔滿足和方便了當地戲迷們看劇聽戲的愛好。
隱珠街道茂腔由膠南茂腔發(fā)展而來。茂腔是山東省東部地區(qū)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漢族戲曲,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自形成以來,曾經風靡山東、江蘇和東北的部分地區(qū),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嚴格的戲曲程式特征、豐富的兼容特征、獨特的表現特征、直抒民意的代言特征、風格迥異的音樂特征。因此,無論從藝術和學術方面,還是在現實應用方面,都是極具繼承發(fā)展和弘揚價值的。
茂腔被譽為“膠東之花”。它以地方音樂、口語化方言為基礎,吸收融會外來音樂元素發(fā)展形成板腔體音樂機構,因其聲腔尾音翻高八度,俗稱“打冒”而謂茂腔。茂腔曾叫過肘鼓子、周姑子、軸棍子、正歌子、奧號唵、老拐調、本肘鼓、冒肘鼓等七、八個名稱。肘鼓子名稱的來源為藝人肘懸九環(huán)單皮鼓拍擊節(jié)奏而得名。
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東人的喜愛。茂腔中女腔尤為發(fā)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婦女們的共鳴,故茂腔俗稱為“拴老婆撅子戲”。茂腔有一百多個劇目,其中代表劇目有《羅衫記》、《五杯記》、《風箏記》、《鑰匙記》、《火龍記》、《蜜蜂記》等。茂腔在本肘鼓時期只有鼓、鈸、鑼等打擊樂伴奏,茂肘鼓時期開始使用柳琴伴奏,后來受京劇、梆子等的影響,采用京胡為主奏樂器,按京劇二簧定弦,并用二胡、月琴配合,陸續(xù)增添了嗩吶、笛、笙、低胡、揚琴等民族樂器。在行當方面,茂腔起初只分生、旦、丑,后來根據京劇行當劃分腳色,分工更加細致齊全。
茂腔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藝術觀賞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城市中的年輕人對茂腔已比較陌生,專業(yè)演出隊伍也日漸萎縮。青島西海岸新區(qū)不遺余力搶抓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fā)作。
多年來,隱珠街道的茂腔在當地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和發(fā)展。據縣志記載,1955年前后,膠南縣共有218個村辦業(yè)余團常年活躍在廣大農村。20世紀60年代初,以王仙梅、陳艷琴、劉桂英等為主要演員的膠南縣茂腔劇團,年演出達三百余場,轉變了膠東半島及周邊縣市區(qū)。20世紀80年代后,涌現出了王淑嫻、丁森聚、殷愛華、王本宏等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演員,他們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茂腔的唱腔和音樂,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演唱藝術風格。
曾任膠南茂腔劇團副團長的王本宏,國家二級演員、區(qū)級茂腔傳承人、山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青島市戲劇家協會理事、黃島區(qū)戲劇家協會主席,1982年起從事茂腔專業(yè),師承王淑嫻,工小生、老生。常演劇目《西京》《三子爭父》《張郎休妻》《尋兒記》等。代表作:《裴秀英尋夫》《倆老頭》。曾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jié)“群星獎”;第九屆全國戲劇文化獎“表演金獎”;第二批“齊魯文化之星”。為弘揚茂腔文化,茂腔傳承人王本宏?建立了黃島宏承茂腔藝術博物館,“建館之業(yè),不煩其細,很難其精。建館之旨,回眸歷史,記錄足跡,展望未來;建館之本,尊重時代,求證真實,不負后人。”王本宏說,民間之舉,意義甚簡,勞動人民是茂腔的創(chuàng)造者,故應回報和服務于勞動人民。
如今,“非遺“已成為隱珠街道百姓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廣闊交流平臺,隱珠街道非遺讓百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