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泗洪縣泗洪姜堰高級中學高一(1)班 喬鏡伊
指導老師:林靈
跟著“大部隊”熬過了50里跋涉后,我們來到了雪楓烈士陵園。我站在彭雪楓銅像前,感受到一股不可名狀的偉大力量從背后襲來,我仿佛望見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時代的滾滾硝煙。冷冽的子彈互相碰撞,戰(zhàn)士們的盔甲在黃昏云朵的映襯下閃著無畏的英雄氣概。
我站在彭雪楓銅像前,從那一個個醒目深刻的彈孔中覓得昔日崢嶸歲月的痕跡??箲?zhàn)時期,新四軍第四師為建立豫皖蘇根據(jù)地,與頑匪、日寇英勇作戰(zhàn),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深受百姓擁護與愛戴。1944年8月,師長彭雪楓奉命率領部隊西征,以收復津浦路西失地。彭師長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杰出指揮員,他在中央紅軍進行的歷次戰(zhàn)斗中,披堅執(zhí)銳,身先士卒,屢建奇功,榮獲“紅星獎章”,被譽為中央紅軍中“優(yōu)秀的青年將領,模范的政治委員”。1944年9月11日,彭師長指揮戰(zhàn)士們在河南夏邑縣八里莊作戰(zhàn),正當茍延殘喘的敵軍將被覆滅之時,一枚流彈擊中他的胸膛。剎那間,鮮紅的熱血與勝利的曙光縱橫交織,一同燃遍東方的天空,在歷史的塵埃中定格成為永恒。
站在彭雪楓銅像前,我看到他手持長槍,直指蒼穹,毅然決然地展露出他堅韌的決心,又似在向全世界宣告:華夏巨人終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站在彭雪楓銅像前,我不由得肅然起敬。四季常綠的雪松,肅穆郁蔥的丹楓,贊譽了彭師長忠貞不渝的革命信仰,也象征著烈士精神的萬古長青?!疤一t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中華廣袤的熱土上,有多少英雄志士為著民族的解放,祖國的統(tǒng)一,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譜寫了一篇篇壯烈激越的歷史華章。血肉之軀鑄就萬里長城,鋼鐵般的意志升起不滅的星辰。
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祖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他們。忘不了邱少云任憑烈火焚身也一動不動地咬緊牙關,只為不暴露潛伏目標,只為革命的勝利;忘不了董存瑞在危急關頭舍生忘死,義無反顧沖到前列,托起炸藥包高喊:“為了新中國,沖??!”碉堡被炸毀,這位年僅16歲的少年英雄用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忘不了“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在敵人的威逼拷打之下,堅毅剛強的絕唱:“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忘不了15歲的劉胡蘭坦然立在刀座上,她堅定蔑視的目光比敵人冰冷、锃亮的鍘刀更凜冽……青山肅立,綠水長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草青草黃,年復一年,歲月的洪流無時不在帶走英雄的影子,但歷史仍在不停地豐厚它的底蘊,民族的精神仍在時代的長河里一刻不休地發(fā)揚、壯大。“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即使是和平的年代,安定的日子同樣來之不易。邊防戰(zhàn)士陳紅軍、肖思遠、王悼冉和陳祥榕用自己的生命再度詮釋了“一個戰(zhàn)士就是一個界碑”。真可謂“青山處處埋忠骨,喀喇昆侖寫忠誠”!
我站在彭雪楓銅像前,心中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敖袢丈裰菘磰^起,陵園千古慰忠魂?!笨磪?!中華崛起,令世界矚目:從“春天的故事”響徹大江南北,到“神州七號”載人航天飛船順利升空;從“東亞病夫”的覺醒站立,到上海世界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從2001年加入世貿(mào)組織的朗聲大笑,到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世界在變化,中國在騰飛。中華民族的光明前景,都是英雄的先烈們用不渝的忠貞和無畏的膽魄換來的。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站在彭雪楓銅像前,我看見獵獵翻卷的旗幟在風中舞動著,好似橫蔽蒼空的戰(zhàn)旗迎風飄揚;我聽見錚錚誓言蕩氣回腸,好似吹響了的戰(zhàn)斗號角。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新時代的我們更應傳承革命精神,奮發(fā)讀書,執(zhí)守理想。向英雄致敬,與祖國共進。未來的日子里,且看我們激昂前進,再創(chuàng)華章!
我站在彭雪楓銅像前,望見那澄澈似練的黨河,在陽光下流光溢彩,延遠綿長……
點評:
本文是“我”站在彭雪楓銅像前的所思所想,“我”感知革命的艱辛、感受華夏的崛起、感恩先輩的付出,一種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于字里行間流出。作者文筆流暢、內(nèi)容結構緊湊,其間蘊含的豐富情感將革命激情、革命精神、革命希望一一呈現(xiàn)給讀者,激勵新一代年輕人“為中華之輝煌”奮發(fā)向上,再創(chuàng)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