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軍
唐代裴子馀墓志。青石質(zhì)、方形、盝頂形蓋。蓋四剎刻十二生肖和纏枝花卉紋飾。中心篆書“裴公墓志”四字。志石邊長90厘米,滿行40字,共1455字。志文為楷體。該志由唐代大詩人賀知章撰文并鐫刻。裴子馀弟裴耀卿,外甥唐代著名史學家韋述撰銘,一方墓志,三人合作,實為罕見。唐代名家為人撰寫墓志現(xiàn)象雖頗為普遍,但裴子馀墓志是目前僅見唯一一方由賀知章撰文并鐫刻的墓志,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現(xiàn)將墓志及相關(guān)問題考釋如下。
河東裴氏介紹和裴子馀世系考略
志曰:“府君諱子馀,字冬卿,河東絳人。自伯益虞佐,裴侯秦族,祇尼先德,舃弈昔范?!敝疚膶⑴崾献嫦茸匪葜辽瞎刨t人伯益。伯益,又作伯翳,因協(xié)助禹治水有功賜嬴姓。后人曾獲封裴侯,故又以裴為姓。河東裴氏是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高門巨族。自漢、魏直至隋唐五代,裴氏家族人才輩出。據(jù)《裴氏世譜》統(tǒng)計,裴氏家族正史立傳與載列者六百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三千余人。
裴子馀墓志記其十三世祖徽、七世祖叔業(yè)、曾祖正、祖春、父守真、弟巨卿、耀卿以及裴子馀子泳等。裴子馀《新唐書》有傳。其弟裴耀卿官至尚書左右仆射,相當于宰相,《新唐書》《舊唐書》均有傳。另有《裴耀卿德政碑》《裴耀卿墓志》、裴耀卿之子《裴士安墓志》等諸多材料相印證,結(jié)合《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所列河東裴氏三眷五房十一支。可知,裴子馀屬南來吳裴叔業(yè)支。其家族世系如下:
十三世祖徽--七世祖裴叔業(yè)--曾祖正--祖春(腘)---父守真--長子冬卿,即子馀(次子耀卿,三子巨卿或叔卿,四子季卿,五子幼卿,六子僑卿,七子春卿)—裴子馀子泳。
梳理墓志和史料,可做以下幾處勘正:裴子馀墓志、《裴耀卿墓志》《舊唐書·裴守真?zhèn)鳌肪浥嶙逾鸥笧榕崾卣?,而裴耀卿之子《裴士安墓志》則記為裴守忠,當以裴守真為正。
《舊唐書·裴守真?zhèn)鳌罚骸芭崾卣妫{州稷山縣人。北魏冀州刺史裴叔業(yè)六世孫。父親裴腘,大業(yè)年間為淮南郡司戶?!倍杜嶙逾拍怪尽贰杜嵋淠怪尽贰杜崾堪材怪尽肪浥崾卣娓笧榕岽?。究竟是“春”與“腘”,亦或二者乃名與字之別,尚缺更多材料佐證。
《裴子馀墓志》:“弟同州司法巨卿,濟州刺史耀卿等,痛深罔極,托題遺范”《舊唐書·裴守真?zhèn)鳌份d:“(子馀)他兄弟六人,都有志向與操守。二弟巨卿,為衛(wèi)尉卿;另一個弟弟耀卿,另外有傳?!币虼丝芍嶙逾诺苤杏幸幻耷?,為衛(wèi)尉卿。而據(jù)《新唐書·裴耀卿傳》:“裴耀卿,字煥之,是寧州刺史裴守真的次子?!庇郑骸芭嵋湫值芷呷?,老大馀為冀州刺史,老二裴耀卿為左丞相,老三裴叔卿為濟州司馬,老四裴季卿為湖州司士參軍,老五裴幼卿為洛陽尉,老六耀卿為中書令,老七春卿為太子中允?!薄缎绿茣づ嵋鋫鳌分胁灰娋耷渲?。對照上述材料,由此,巨卿可能乃老三叔卿之另一字?!缎绿茣づ嵋鋫鳌分兄狭莾S卿,誤記為耀卿。裴耀卿乃老二。據(jù)此可勘史之誤。
《裴子馀墓志》:“尚書左右仆射、趙城文獻公即公之第三弟也,以天寶二年歸祔鄉(xiāng)邑,遺孤感慕,勉成先志?!庇帧杜嵋渖竦辣穭t云:“以天寶三載七月十八(闕十九字)震悼罷朝,贈太子太傅,謚曰文獻。”結(jié)合《舊唐書·玄宗紀下》:天寶二年七月,“丙辰,尚書右仆射裴耀卿薨?!薄杜f唐書·裴耀卿傳》:“天寶元年,改為尚書右仆射,尋轉(zhuǎn)左仆射。一歲薨,年六十三。”據(jù)此,可知裴耀卿乃逝于天寶二年(743年),可糾《裴耀卿神道碑》所記之誤。
裴子馀仕宦履歷及相關(guān)問題
裴子馀一生履職頗多,為官清儉,深受百姓愛戴。志云:“府君內(nèi)剛外柔,詞秀形柬”,這與史料相吻合。據(jù)《舊唐書·裴子馀傳》記載,景龍年間,裴子馀為左臺監(jiān)察御史。司農(nóng)卿趙履溫上奏,欲把涇、岐二州數(shù)千家隋代蕃戶子孫沒為官戶奴婢。子馀強烈反對,并當廷與趙履溫辯論,最后采納了裴子馀的奏意。志文又載:“開元初,累遷冀州刺史。政存寬惠,人吏稱之?!睋?jù)《畿輔通志》記載,裴子馀六世祖裴叔業(yè)曾為后魏冀州刺史,其父裴守真曾為唐冀州刺史,子馀復為冀州刺史。又據(jù)《舊唐書·裴耀卿傳》載,其弟裴耀卿也曾為冀州刺史,所以祖孫三世四人都曾任冀州刺史。
志云:“(裴子馀)又為岐王府長史,加銀青光祿大夫,子余居官清儉?!贬?,爵號始見于唐。其中唐朝李范、李珍、李茂貞均曾獲封岐王。根據(jù)裴子馀之年齡與履歷,此岐王當為李范。李范,原名李隆范,唐睿宗第四子。唐睿宗景云元年 (710年)獲此封號。
裴子馀墓志對其孝悌品行和居官清廉大為褒揚。同時用較多篇幅贊揚其父之孝行。說明其受父親影響頗深,家風至純。裴子馀在其七兄弟中,官職并不是最高,其三弟耀卿曾為左、右仆射,六弟僑卿為中書令,均屬宰相之職。但其影響力并不在兩位弟弟之下。其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學術(shù)地位很高。志云:“君積慶德門,生而敏惠,……年十八經(jīng)儒之譽見推州里”。時人將他與同朝為官的李朝隱和程行湛并稱。李朝隱和程興湛以文法著稱,裴子馀則以詞法知名。當時有人問雍州長史陳崇業(yè),子馀與朝隱、行湛優(yōu)劣,陳崇業(yè)曰:“譬如春蘭秋菊,俱不可廢也?!逼鋾ㄔ煸勔埠苌?,與張說齊名。
其二,裴子馀以孝聞名于世。賜號“孝公”,列古代二百四十孝之一。其孝行深受父親裴守真之言傳身教。志載:“父守真,……深學至行,禮樂攸宗?!酰瑫x州府君養(yǎng)寡姊,撫諸侄,友睦聞於朝廷?!迸嶙逾派钍芨赣H影響,加之自身禮法修養(yǎng)頗深,所以志文云:“府君繼承先志,不隕舊德”,他精心侍奉繼親劉夫人,并在父親去世后,撫養(yǎng)教育尚年幼的弟弟們。宋代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二一三·裴子馀》:“直以孝為謚,真無愧比心??蓱z張說嘆,知得子馀深。”
裴子馀卒葬地及墓志多人記銘之因考
志文明確記載,裴子馀以開元十四年(726年)病逝于洛陽歸德里私第,同年權(quán)厝于河南委粟鄉(xiāng)。據(jù)考證,唐代河南委粟鄉(xiāng)在洛陽城南萬安山北麓(今洛陽伊濱區(qū)李村鎮(zhèn)南宋溝村北),據(jù)出土于洛陽的裴子馀侄,裴耀卿六子裴士安墓志云:“(裴士安)遘疾經(jīng)旬,以春三月二日終於旅舍,享年五十二。夏四月,丹旐北旋,秋七月,達于伊川之別業(yè)?!o石銘云:“伊之西原,舊業(yè)依然,冀有託兮?!闭f明河南委粟鄉(xiāng)乃裴子馀家族原葬地。又據(jù)裴子馀志文載,其夫人韋氏開元三年(754年)早亡于長安大寧里,權(quán)厝于萬年縣東郊。裴子馀死后應與夫人合葬,但因故未成,故權(quán)厝于河南委粟鄉(xiāng)。其弟巨卿、耀卿委托其好友賀知章撰文并刻銘。墓志又云:“公之平生常以故鄉(xiāng)為念,每謂諸弟曰:歸全獲沒,從先人於九原,則吾愿畢矣。”可見,裴子馀歸葬故鄉(xiāng)的愿望很高。天寶二年(713年)裴耀卿病逝后,歸葬絳州先塋內(nèi)。兩年后,天寶四年(715年)十月,裴子馀夫妻才被遷葬于絳州先塋內(nèi)。
裴子馀墓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元十四年(726年)裴子馀死后下葬時其弟巨卿和耀卿所作。第二部分為裴耀卿作地方官時為紀念裴子馀,而邀請裴子馀好友賀知章撰文并刻石。第三部分是天寶四年裴子馀夫婦遷葬于提山先塋時,其外甥,唐代著名史學家韋述再次記銘。在古代,大多請別人或者后人撰寫墓志,但一方墓志多為由一人撰寫而成,此墓志由三人撰寫,其原因可能是天寶四年,裴子馀與夫人合葬先塋時,其外甥韋述將裴子馀之前的兩次墓志銘合刻在一方墓志之上,所以留下了這方三人合著的墓志。
賀知章書法作品述略
賀知章(約659~744年),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盛唐著名詩人、書法家。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 中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后遷太常博士、禮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等職。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為放縱,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对伭贰痘剜l(xiāng)偶書》是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名篇。
賀知章詩文精絕,且書法品位頗高,尤擅草隸,但他的墨跡留傳很少,現(xiàn)存作品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刻石和流傳日本之草書《孝經(jīng)》?!洱埲饘m記》刻于龍瑞宮飛來石崖面的中心部位,周刻線框,框高76厘米,寬69厘米,楷書陰刻,共12行,滿行15字。結(jié)字疏密均勻,端莊中寓俊秀,雄渾間透姿媚,是研究賀知章書法藝術(shù)的難得資料。賀知章草書《孝經(jīng)》書“今文孝經(jīng)”本文,無署款。據(jù)卷末小楷識語“建隆二年(961年)冬十月重粘裱賀監(jiān)墨跡”,推測為賀知章之作。賀知章草書《孝經(jīng)》充分體現(xiàn)了賀知章風流倜儻,狂放不羈的性格。
洛陽北邙之裴氏祖塋所屬支系
歷年來,洛陽北邙先后出土13方裴氏家族墓志。分別為《裴胤墓志》《裴仲將墓志》《東光縣主神道碑》《裴翁慶墓志》《壽昌郡君裴氏墓志》《賈欽惠妻裴氏墓志》《裴少烈墓志》《蘇公妻裴夫人墓志》《裴喧墓志》《裴遘墓志》《裴遘故夫人李氏墓志》《裴鎬墓志》《裴銑墓志》等。根據(jù)墓志記載,結(jié)合史料可知,洛陽北邙裴氏墓地系裴蘊裴胤支,此裴氏支系從裴蘊裴胤延續(xù)到太和九年(829年)去世的裴喧。此支雖然綿延久遠,但不見于《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列裴氏世系中。因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列乃是擔任過宰相官職的裴氏世系,而裴仲將支系中無人出任過宰相。故北邙裴氏與裴子馀、裴耀卿所屬南來吳裴叔業(yè)支非同一支系。
作者單位: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