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萌 羅鵬 李安軍 谷岸 雷勇
我國使用香料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歷史悠久、意蘊深邃。宋代丁謂《天香傳》云“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所以達蠲潔”,古人認為焚燒香料所產(chǎn)生的香氣與煙霧能夠通達神明,是祭天祀祖的重要媒介。我國先秦時期祭祀用香主要為本土的天然植物香草、香木等,如《詩經(jīng)》《楚辭》里提到的蘭、蕭、艾、蕙、芷、茅、郁等,雖然這些植物中有些并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香料,但其諸多功能與后世香料相同,因而有學(xué)者認為這一時期可稱為我國香文化的萌芽期?!吨芏Y》被認為是“三禮之首”,記載了周王朝及諸侯國的各項制度,在與祭祀相關(guān)的條目中頻繁出現(xiàn)芳香植物的使用,如《周禮?天官冢宰》載“祭祀,共蕭茅,共野果蓏之薦”??脊虐l(fā)現(xiàn)也證實了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出現(xiàn)制作精湛的熏籠、熏爐等香具。
自絲綢之路開通以來,各國的使節(jié)、僧侶、傳教士頻繁往來,香料也隨之成為絲綢之路上朝貢、商貿(mào)以及宗教活動的代表。兩漢時期,熏香風(fēng)氣在以王公貴族為代表的上層社會盛行,香被用于宮廷禮儀、室內(nèi)熏香、熏衣熏被、燕居娛樂、祛穢致潔等許多方面。沉香、乳香等多種香料可能在西漢時期進入我國,這一時期,熏香材料由草本類為主逐漸轉(zhuǎn)為以木本、樹脂類香料為主。熏爐、熏籠等香具得到普遍使用,并出現(xiàn)了以博山爐為代表的高規(guī)格香具。
唐朝穩(wěn)定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造就了對外交流的空前繁榮,唐代前期,來自西域等地的香料通過陸上絲綢之路運抵內(nèi)地,中晚期以后,海上絲綢之路興盛,又有大量香料經(jīng)兩廣、福建等地進入我國。許多香料亦為常用的中藥材,《唐本草》《本草拾遺》《海藥本草》等醫(yī)方典籍中收錄了大量域外香料。隋唐時期焚香之盛與宗教的興盛息息相關(guān)。道教舉行齋蘸法事時,焚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佛教對香更是大為推崇,在各類佛事活動與修行儀軌中都離不開香的使用,形成了獨特的梵香文化。
宋代所用香料以“和香”為主,且香料貿(mào)易尤為興盛,外來香料的大量輸入,促使香料的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從王公貴族、文人士大夫階層拓展到普通百姓,遍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宋初成書的《太平御覽》已單獨列出“香部”,記載前朝與香有關(guān)之故事。描繪北宋汴京繁華勝景的《清明上河圖》中也繪有與香有關(guān)的景象,在其末段街坊鬧市中有“劉家上色沉檀揀香”店鋪招牌。香料的豐富和社會各階層的廣泛用香,推動了宋代香學(xué)水平的提高,出現(xiàn)了大量的香料專著,如葉廷圭《名香譜》、洪芻《香譜》、陳敬《陳氏香譜》等,進入了中國香文化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文人士大夫仍然將用香視為一件雅事,香席雅集活動興盛,品香方法和境界也有極大提升。
巍星路窖藏位于浙江余姚城區(qū)巍星路西側(cè),2018年,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余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進行了搶救發(fā)掘,出土了青銅器、瓷器、漆器、鐵器、銅錢等眾多精美文物。初步推測,窖藏的相對埋藏年代是宋末元初。窖藏出土的帶立龍雕塑蓋側(cè)耳三足鬲式熏爐,其內(nèi)發(fā)現(xiàn)有大量泥灰,可能為焚香后的香灰。這些灰燼在埋藏過程中相對封閉,為我們研究宋代的焚香習(xí)俗提供了難得的樣品。我們對香爐內(nèi)不同部位的灰進行取樣,上層灰樣品編號為111423,中層灰樣品編號111434,下層灰樣品編號為112100。
實驗方法與儀器
我們通過植硅體分析等方法對香灰可能的來源進行判斷。取少量樣品于10% 氯化氫浸泡6小時;以1200rpm的速率離心5分鐘,吸出上部浮液但不要擾動底部沉積物,加入去離子水,重復(fù)清洗步驟三次;最后一次清洗后,吸出絕大部分上部浮液,待樣品自然陰干后取少量粉末狀樣品至載玻片,用加拿大樹脂固定、制片;在生物顯微鏡下觀察、拍照。并結(jié)合顯微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等方法對其成分加以輔助分析。
數(shù)據(jù)分析與討論
三份香灰樣品的紅外光譜圖中特征峰的主要歸屬如下:1640、1035、914 cm -1處的吸收峰主要來自粘土,其中,1640 cm-1附近可能是結(jié)晶水的吸收,1035 cm-1附近的寬強吸收是粘土中Si-O-Si、Si-O-Al和二氧化硅中Si-O伸縮振動吸收疊加的結(jié)果,914 cm-1是Al-O-H的吸收;797、780 cm-1為二氧化硅的吸收峰;1450、875 cm-1為碳酸鈣的紅外吸收峰,1450 cm-1附近的寬強吸收是碳酸鈣中C-O伸縮振動、875cm-1附近的尖銳吸收是碳酸鈣C-O面內(nèi)彎曲振動。綜合分析這些特征峰可知,這三份樣品主要成分均含有石英(SiO2)、方解石(CaCO3)及一些粘土礦物,且樣品中均未見有機物信號,暗示其已充分燃燒。此外,三份香灰樣品的XRD結(jié)果基本相同,在樣品中識別出方解石、石英,與紅外光譜分析結(jié)果一致。
在三份香灰樣品中均觀察到了一定數(shù)量的植硅體,以木本型植硅體為主。其中,下層香灰中的植硅體類型較為豐富,除了木本型外還有帽型、平滑棒形、啞鈴型等禾本科的植硅體,但不具形態(tài)鑒定特征。此外,還觀察到了少量海綿骨針和導(dǎo)管,海綿骨針的發(fā)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水體活動。
目前,國內(nèi)外關(guān)于植硅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禾本科植物,尤其是水稻、小麥、玉米、粟、黍等主要糧食作物的研究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然而大量的木本植物及其他種類植物的植硅體形態(tài)尚未得到系統(tǒng)研究,相關(guān)植物科、屬鑒別難度較大。該香爐內(nèi)灰中觀察到的植硅體形態(tài)以木本型為主,推測原香料可能以木本香料為主,如沉香、檀香等。
此外,在上層灰樣品中觀察到了可能為不透明穿孔板片的類型,菊科植物的花苞中曾分離出這類獨特的不透明穿孔板片。古代香方中常見的菊科植物有艾納香,古書記載用艾納香制作的和香有聚煙的作用,如北宋唐慎微《證類本草》卷九“艾納香”條:“《廣志》曰:出西國,似細艾。又有松樹皮綠衣,亦名艾納??梢院秃现T香,燒之能聚其煙,青白不散,而與此不同也。”但現(xiàn)有研究中,僅有很少的雙子葉植物的花苞和花的植硅體有過報道,所以尚不能排除其來自其他植物的可能。ACB6D47F-4FEA-4C4E-8FC4-D88AEF8F8F4D
水域分布之處一般都會有海綿骨針存在,該樣品中海綿骨針的發(fā)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水體活動,結(jié)合紅外光譜和X射線衍射分析檢測到碳酸鈣,推測該樣品中可能含有甲香等香料。甲香,為蠑螺(又名流螺)或其近緣動物的殼蓋,分布于浙江以南沿海區(qū)。甲香很早就被用于和香,三國時期萬震所著《南州異物志》記載:“甲香,螺屬也……可合眾香燒之,皆使益芳,獨燒則臭。”甲香單獨焚燒時氣味并不好,但具有令各種香料成分揮發(fā)均勻及聚集煙氣的功效,所以常用于和香。
該樣品分上、中、下三層分別取樣,結(jié)果顯示,不同部位的爐內(nèi)灰樣品無機質(zhì)成分基本一致。不過,在下層灰中觀察到的植硅體類型稍多,似與中上層灰的來源有所不同,推測下層灰可能含有用于輔助熏燃的爐灰。
中國古代的用香方法主要為直接焚燒和隔火加溫兩大類。焚香是用明火直接點燃香品,使香味和煙氣同時揮發(fā)出來,用于焚燒的香品既可以是香草、香木等原料(早期用香的主要方式),也可以是和香制品,如線香、印香等。唐代中晚期出現(xiàn)“隔火熏香”之法,至宋代廣泛流行。這種用香方式是不直接點燃香品,而以木炭或炭餅(用炭粉等多種材料合成)為熱源,在炭火與所熏香品之間放置隔火材料(如云母片、銀葉片、瓷片等),再在隔火材料上放置香料,減少了煙火燥氣,使香氣的散發(fā)更為舒緩,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睞。
古人熏香所用的香灰是非常考究的,有植物灰、骨質(zhì)灰、礦物灰等,《香乘》卷二十“制香灰”中詳細講述了爐灰的制作。隔火熏香時,炭餅需要埋入香灰內(nèi)焚燒,此外,印香、線香等獨立燃燒的香也要平展或置于香灰上燃燒。該香爐內(nèi)是否同時含有焚香或熏香后的灰燼,以及專用的品香香灰等,仍需要更多的信息加以佐證。
綜合以上分析,初步判斷該樣品可能是和香制品焚燒或熏燒后的灰燼,主要成分為木本香料,可能還含有艾納香等菊科植物,以及甲香等香料。不過其中是否添加了樹脂類香料或其他香料,目前尚難以準確判斷。作為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焚香、熏香器在出土?xí)r往往殘留有煙熏痕跡與香灰,如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鎏金銀龜盒”“鎏金臥龜蓮花紋五足朵帶銀香爐”內(nèi)曾殘留有煙熏痕跡,然而這些樣品發(fā)掘較早,相關(guān)殘留物在當時未能引起重視,在進行文物保護工作時多被清理。近年來,殘留物分析在我國的考古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相關(guān)殘留物分析可為香料來源、器物功能,以及香文化的發(fā)展等提供重要線索。
(作者任萌為故宮博物院館員;羅鵬為寧波市文化遺產(chǎn)管理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李安軍為余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谷岸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雷勇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ACB6D47F-4FEA-4C4E-8FC4-D88AEF8F8F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