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杰
摘要: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并促進教師教育質量的提高。本文結合小學課堂高段語文教學,分析了課堂提問的主要情況,并提出了自己對課堂有效提問策略的看法,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方法
通過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教師培訓的觀念也得到了更新和發(fā)展,教師認識到有必要強調學生在語文課教學中的基本地位,并開展與未來學生發(fā)展有關的教學活動。因此,在小學的課堂上教授語文時,如果教師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就需要認真計劃課堂問題,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一、小學高段語文班調查中的問題
在普通小學中,盡管許多教師已經(jīng)了解了提問的重要性,但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提問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這個問題太難了
與小學低水平的語文教學內容相比,小學高水平的語文教學內容存在明顯差異。小學生的學習量在增加,相關知識內容的困難也達到了新的水平。在課堂上提問時,教師需要提出中等難度的問題。因為如果提出的問題太困難,那么可以回答該問題的學生就會減少,這會降低一些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如果學生在被點名后沒有回應,很容易使老師和學生都感到尷尬。在正常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許多老師提出的問題超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這些問題不僅浪費了課堂上的寶貴時間,而且很容易挫敗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課堂上造成尷尬的境地。
(二)問題太簡單了
小學生思維活躍,幻想豐富,學生的理解,學習和模仿能力很強。如果老師提出正確的問題,很容易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將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師直接問問題,可能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首先,很容易突然使最初活躍的課堂氣氛安靜下來,而且一些年輕的教師可能由于缺乏重新激活課堂氣氛的教學經(jīng)驗,這將影響課堂教學的后續(xù)效果。其次,在調查中,許多老師盲目地要求自己思考,完全忽略了小學生思維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等特點。有很多時候,提問的問題太過于簡單,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并且背離了原始問題的意圖。
二、小學高段語文高效提問的方法
(一)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教室并激發(fā)課堂中的問題氣氛
每個班級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問題的集中表達的體現(xiàn)。只有師生之間的緊密合作才能確保課堂問題的順利進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應注意學生的態(tài)度和興趣,如果學生態(tài)度不正確或學生對課堂交流的興趣不足,則無法提高問題的有效性,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教師不應對學生過于嚴格,或者對學生太隨意。教師應易于提問,面帶微笑,與學生和諧相處,同時從學生的角度提出問題,掌握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迫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要讓學生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探索來發(fā)展獨立學習的機會。
例如,通過教授《蘇武牧羊》,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從課文開始,并積極思考“蘇武為什么要牧羊?”,通過讓學生輸入帶有問題的文字,思考好并表達出來學生在課堂上的意見和想法。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方式,因此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交流,與所有人閱讀課文來分享自己的感受,并營造活躍的氛圍。然后,老師允許學生在教室里講話,這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二)分層問題以減輕問題的嚴重性
分層提問要求小學的語文教師要增強對問題的層次感,并設計漸進式問題,以使問題逐步進行,學生的思考將變得容易,繼續(xù)從知識的表面發(fā)展到知識的深度。在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甚至可以輕松解決難題,最終學生將掌握一定的真理和知識深度。在這方面,小學語文教師應從整體上理解閱讀內容,并將其與重要的教學目標結合起來,逐一分解閱讀內容,以使學生能夠按時學習并逐步接近重點,從而達到學習目的。
例如,在教授《丁香結》課程時,教師可以首先使用該主題作為指導來告訴學生丁香花的含義,這啟發(fā)了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來探索本文。在學生流利的閱讀和理解文章的同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在各個級別上提問來詳細探討本文的主題。文字總是關于丁香花的,因此老師的教學任務是鼓勵學生欣賞花朵并深刻理解情感。為此,請閱讀相關文章,以使學生思考作者書中丁香花的形狀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三)擴展語文知識并擴大調查范圍
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具有更強的人文特色,其具有濃郁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內涵。因此,要充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不可能完全利用課本知識,只有大量的擴展課外閱讀才能擴大學生的課堂知識,并接觸更多對學生有用的書籍和文化。這要求教師激發(fā)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課外進行許多相關的閱讀,閱讀許多感興趣的經(jīng)典作品,等等。
結論:
簡而言之,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取決于教學本身的藝術以及對教師情緒,興趣和思維教學的探索。因此,作為小學高段語文教師,應該掌握調查技能,并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不同的課程中應向學生詢問不同的目標問題。同時,教師需要選擇正確的時間提出正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朱燁.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構建[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9,000(035):292-292.
[2] 鄒清麗.如何構建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J]. 課程教育研究, 2018,000(004):60-61.
[3] 胡芳. 實施有效提問構建“有效課堂”——小學語文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探析[J]. 科普童話:新課堂,2019,000(007):82-83.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qū)雙中實驗校附小 6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