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繆慧麗,田磊磊
(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江蘇 揚州 225200)
測壓管水位觀測對了解水閘防滲設施的工作效能,判斷建筑物在各種運行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監(jiān)視工程安全狀態(tài)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水閘管理工作安全監(jiān)測中重要的觀測項目[1]。
金灣閘于1973年6月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工程位于揚州市生態(tài)科技新城與江都區(qū)交界的金灣河上,系淮河入江水道的控制工程之一。該閘具有排洪、蓄水、引潮等綜合功能,配置22臺套閘門啟閉機,屬于大型水閘、Ⅱ級建筑物。
為完善金灣閘加固工程項目,對閘身進行穩(wěn)定驗算,需對閘身揚壓力等水文參數(shù)進行觀測、收集。金灣閘原有9只測壓管,由于長期風吹日曬雨淋,翼墻4只測壓管已損壞,無法測得數(shù)據(jù),工作橋5只測壓管,觀測數(shù)據(jù)沒有變化,靈敏度試驗不符合要求。傳統(tǒng)測壓管失效處理經(jīng)驗方法是利用塑料軟管與水泵連接,軟管插到測壓管底部向管內(nèi)注水排出淤積,對失效測壓管進行沖洗疏通,但測壓管堵塞嚴重,沖洗疏通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無法再進行觀測,因此決定對金灣閘進行測壓管重設。
金灣閘閘底板底面高程-4.10 m以下為③層Q3的灰黃色粉質(zhì)黏土、重粉質(zhì)壤土;翼墻部位上部為灰黃夾灰色素填土,以粉質(zhì)黏土為主;底板以下為③層Q3的灰黃色粉質(zhì)黏土、重粉質(zhì)壤土。因此,本次埋設的測壓管位于③層土中。
根據(jù)設計要求,擬布置4組測壓管,每組2根。閘身測壓管分別位于工作便橋和公路橋下游側(7~8號閘門中墩及15~16號閘門中墩位置),翼墻測壓管分別位于閘兩側上游、下游翼墻內(nèi)側。
開孔孔徑采用130 mm(導管,閘墩腹拱部位),終孔孔徑為110 mm,進入閘底板以下(底板厚度2.00 m)持力層中3.00 m左右(即孔深超過閘底板3.00 m)終孔,孔深約17.00 m(閘身部位)和12.50~14.00 m不等(翼墻部位:上游孔深達到高程-3.40 m,即進入原狀土層1.00 m以上;下游孔深達到高程-5.20 m,即進入原狀土層1.00 m以上)。
測壓管采用內(nèi)徑50 mm、外徑60 mm的鍍鋅白鐵管,透水管長度2.00 m,透水管以下接沉淀管(不透水管,底部用直徑90 mm鐵板封閉,鐵板兼顧導向),沉淀管長約1.00 m,濾管以上為不透水導管,不透水導管接至地面,每個接頭絲扣均用生料帶包裹。濾管的透水孔直徑約10 mm,濾管透水率為18%左右,外側采用80目尼龍網(wǎng)布及銅絲布各包扎2層。測壓管井結構見圖1。
圖1 測壓管井結構圖
(1)閘身部位:成孔后,清水洗孔,待鉆孔回水至清水后,安放測壓管,于測壓管外側投放濾料(施工時采用篩選后清潔的中砂、細砂,投放濾料的同時從測壓管內(nèi)注入小水量對濾料進行清洗)至濾管上部0.50 m左右高度,其上用膨脹止水條,止水條高度在0.06 m左右,上面再投放水下環(huán)氧砂漿(不紊散混凝土),其高度在0.50 m左右,然后投放1:1:0.6(水泥:砂:水)的水泥砂漿進行封填至地面。
(2)翼墻部位:成孔后,清水洗孔,待鉆孔回水至清水后,放置測壓管,于測壓管外側投放濾料(采用篩選后清潔的中砂、細砂,一邊投放濾料一邊從測壓管內(nèi)注入小水量對濾料進行清洗)與濾管頂部高度一致,上面再投放水下環(huán)氧砂漿(不紊散混凝土),其高度在0.50 m左右,然后投放1:1:0.6(水泥:砂:水)的水泥砂漿進行封填至 地面。
在測壓管內(nèi)放入軟管,采用從測壓管內(nèi)壓入清水和從測壓管內(nèi)抽水的方法對測壓管進行反復壓水、注水清洗,直至測壓管內(nèi)回水和抽出的水變清為止。
測壓管清洗結束后,進行測壓管內(nèi)的水位恢復,觀測靜止水位,即時進行測壓管靈敏度試驗,觀測、記錄測壓管內(nèi)的水位變化情況,繪制測壓管靈敏度試驗曲線(水位下降過程曲線)。靈敏度試驗的過程與結果應符合水利工程觀測規(guī)程的要求,并判定測壓管是否靈敏、有效。
為延長測壓管的使用壽命,對金灣閘新埋設的測壓管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技術改進。
水下環(huán)氧砂漿作為一種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在水下不分散、自流平、自密實等優(yōu)點[2]。
利用水下環(huán)氧砂漿固化快、早期強度增長快、終期強度高、密實性好的特點,采用膨脹止水條和水下環(huán)氧砂漿雙重保險的方法止水,取代傳統(tǒng)黏土球止水。利用水下環(huán)氧砂漿在水下具有不分散性,能充分保證濾料的透水性以及防止測壓管內(nèi)產(chǎn)生淤積,避免以往使用黏土球軟化后導致濾料餅結的不利因素。
由于采用膨脹止水條和水下環(huán)氧砂漿在測壓管施工中沒有先例可循,需要進行現(xiàn)場模型試驗來全面掌握其各種膨脹和固結的性能及數(shù)據(jù)。試驗方法簡述:于測壓管的外圈再套放1根直徑為89 mm的導管,其底部焊接1個符合尺寸要求的圓環(huán)。將膨脹止水條緊貼圓環(huán),纏繞于測壓管,再緩緩壓送到濾料頂部,并確認膨脹止水條已壓入到位,立即投放水下環(huán)氧砂漿。具體要求:
(1)按確定的配合比將砂、水泥攪拌均勻后再將HK-UW-1樹脂倒入骨料中,攪拌均勻。配合比為砂62%~66%,水泥13%~15%,HK-UW-1樹脂20%~25%。
(2)水下澆注時,砂應干燥,含水率宜小于1%,否則將影響強度;應先將砂、水泥拌勻后再開始配漿,以免產(chǎn)生樹脂快速固化的現(xiàn)象。
測壓管埋設完成后,于測壓管管口安裝2寸變1寸三通,以便于放入自動化觀測設備(水位計等)。
(1)公路橋、工作橋面的測壓管:測壓管管口低于路面100 mm左右,其上蓋1個350 mm×200 mm的井蓋。于測壓管近臨空面一側用沖擊鉆鑿1個深度約200 mm 的深槽,1寸三通口連接1寸鍍鋅白鐵管至橋面欄桿的外側,并在1寸鍍鋅白鐵管相同位置放置2寸PVC管(用于排泄地面積水),最后用砂漿封填PVC管外側。
(2)翼墻4個測壓管:采用預制保護井的方法,保護井兩側留有直徑60 mm 的小孔,便于安裝觀測設備和排泄雨水。測壓管管口高于地面100 mm左右,管內(nèi)裝有三通,保護井內(nèi)地面用砂漿抹平。所有測壓管的頂部均用悶頭封閉。
以往很多測壓管失效是由測壓管長期淤積造成,因此,金灣閘測壓管埋設后,定期(每年)對所有的測壓管進行清洗、疏通、保養(yǎng),同時進行測壓管水位觀測及靈敏度試驗,分析其水位變化情況及其變化是否正常,提出“金灣閘測壓管清洗、保養(yǎng)情況說明或書面報告材料”,建立保養(yǎng)檔案,以確保測壓管的長期、正常使用。
靈敏度試驗結果見表1及圖2。根據(jù)SL 551—2012《土石壩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對于砂壤土,一晝夜降至原水位為靈敏度合格”的要求[3],本次重設的測壓管靈敏度合格,金灣閘測壓管重設成功。
表1 靈敏度試驗水位數(shù)據(jù)表 m
續(xù)表1
圖2 靈敏度試驗水位曲線圖
測壓管損壞或觀測效果不佳是大型水閘測壓管長期運行后出現(xiàn)的普遍情況,金灣閘測壓管重設項目采用技術改進措施:
(1)施工過程中為防止砂漿滲漏到濾料中,影響濾料的透水性,甚至堵塞透水管,采用新型材料膨脹止水條和水下環(huán)氧砂漿(不紊散混凝土),其效果比以往用干黏土球止水效果好。
(2)通過測壓管地面裝置的改進,更好地保護測壓管管口外露部分。
(3)選擇透水管的過濾層要滿足透水率,還需質(zhì)量好,反濾作用可靠[4],本次采用80目尼龍網(wǎng)布及銅絲布各包扎2層,濾管透水率為18%左右。
(4)測壓管內(nèi)徑一般不大于50 mm[5],適當加大管徑,形成足夠保養(yǎng)空間,利于對測壓管定期進行清洗、疏通、保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