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妮妮
摘要:隨著我國進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升,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廣場舞、大合唱等群眾文化的不斷開展,豐富了群眾的業(yè)余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由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風俗組成的文化大國,侗民族擁有燦爛的民族文化,在音樂方面的文化造詣也非常高,在少數民族音樂里有很重要的影響,讓侗族元素音樂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應重視群眾文化對發(fā)揚和傳承侗族元素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大力促進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關鍵詞:群眾文化;侗族元素音樂;推廣與發(fā)展;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魂靈。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二十一世紀現代社會發(fā)展的背景下,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也不斷地提高。群眾文化音樂的不斷開展,對人們的審美和藝術情操都有所提升。本文主要針對群眾文化侗民族音樂的推廣與發(fā)展進行深入分析,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提出相關的可行性策略,在幫助侗族元素音樂文化得到發(fā)展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在繁華的城市中營造濃厚的音樂藝術氣息,打造一道充滿活力與魅力的文化景觀。
一、群眾文化的定義和內容
群眾文化就是指人們除了職業(yè)之外自發(fā)性組織、參與、開發(fā)的娛樂活動。以人民群眾為主體,滿足精神生活為目的,文化活動為內容的社會活動。從宏觀來講,“群眾文化”是反映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精神和物質創(chuàng)造的財富總和。從微觀來講,群眾文化是反映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組織機構和相應制度。隨著不斷發(fā)展,現在的群眾文化由政府參與主導形成具備普及知識傳播文化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各種公益性服務機構。群眾文化的活動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廣場文化:廣場舞、扭秧歌、京劇戲曲等。主要是以廣場為活動場地來舉辦的群眾文化活動。廣場文化是一種具有自發(fā)性、廣泛性、靈活性、多樣性的特點。2.團體文化:合唱團、戲曲團、腰鼓隊等以民間團體為主,非營利為目的集結擁有共同愛好的人群,進行公益性的文化活動。建立社會團體要求達到一定數量的人員,還要制定規(guī)章制度并到相關部門登記,有的還需遵章申請許可等。3.館類文化:這類群眾文化是由國家政府組織構建的,圖書館講座活動、英語角學習活動、群眾性的知識講座等都屬于這個類別。群眾扮演參與者的角色,享受參與的樂趣。
二、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發(fā)展的意義
音樂是傳達一個民族體現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特色、風土人情和社會風貌的媒介。在民族文化中音樂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素質教育中有著團結民族凝聚力的作用。發(fā)展和傳承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對民族的振興和弘揚都起到了推動作用。{1}受過系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的人具備維護民族文化藝術的思想意識,對傳統(tǒng)優(yōu)秀的少數民族音樂有著獨特的情懷和熱情,對發(fā)揚和傳承民族音樂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可以使世界都看到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
三、侗族元素音樂文化
侗族在湖南、貴州、廣西一帶地區(qū),人口約260萬,侗語屬漢藏語。侗民族的民歌內容豐富,形態(tài)多樣,音樂曲調約一百多種以錦屏縣啟蒙為分界線,分為南區(qū)和北區(qū)。因方言的不同,侗族民歌風格也不盡相同。北區(qū)侗族民歌以單聲部山歌為主,包括酒歌、一般山歌、伴嫁歌、玩山歌等禮俗性歌曲。北區(qū)民歌具有以下音樂特點:1.只有單聲部民歌,屬于分節(jié)歌,以歌詞為準劃分歌節(jié)。2.以五聲音階為基礎曲調。3.襯詞襯腔多,這使樂句得到擴充會讓曲調更加動聽。4.押韻,韻腳通常在偶數行,詩行為偶數,每行字數均為奇數。南區(qū)侗族民歌分為大歌、小歌、習俗歌與儀式歌三類。南區(qū)侗族民歌具備以下音樂特點:1、結構多樣性、既有短小的兩句歌又有復雜結構的琵琶歌和歌,還有相互有聯(lián)系的歌組成的套歌。大歌音樂結構完整,基本都有固定的序歌。2、音樂調式基本以la為主音的五聲調式,琵琶歌中有以do為主音的七聲調式,還有部分以do為主音的五聲調式。3、侗族多聲部大歌在聲部結合上具有支聲復調特征。民間有諺語“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其中“大哥”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欣賞和感受的民俗音樂。由于侗民族以前并沒有本族文字所以許多侗民族的社交禮節(jié)、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習俗全都是通過音樂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皾h人有字傳書本,侗族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是侗族人們的真實生活寫照{2}。
四、關于群眾文化侗民族音樂推廣與發(fā)展
第一,提高社會對保護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遺產的重視度。建立一套有效地保護政策并通過實踐逐步完善為更好地發(fā)展和繼承侗族元素音樂文化提供保障。相關部門應在社會活動中積極宣傳侗族元素音樂文化,幫助侗族人民建立對音樂事業(yè)的信心。對侗族元素音樂的書籍資料、樂譜、服裝、樂器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傳播{3}。第二,各大音樂院校設置少數民族音樂系,并開設侗族元素音樂文化課程,提高少數民族音樂的普及度。在當今社會流行音樂盛行,使少數民族傳唱率低。所以有必要借助義務教育的力量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進行推廣,將侗族元素音樂加入到教育課程中,使青少年能夠從小受到少數民族音樂的培養(yǎng)和熏陶。同時,對師資專業(yè)水平進行提升培訓,通過靈活有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侗族元素音樂原生態(tài)的演唱風格和歷史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度,保證侗族元素音樂課的質量。通過對侗族元素音樂的學習也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提升。第三,相關部門應加大扶持政策力度,加強各地區(qū)的文藝團體發(fā)展,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大力開展侗族元素音樂活動,鼓勵建設侗族元素音樂文藝團同時組織文藝交流活動,比如比賽和演出等等群眾文化的形式。推動侗族元素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結束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音樂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元素音樂具有原始天然的特色風格,藝術價值很高。為了更好地對侗族元素音樂文化進行推廣,本文根據群眾文化的優(yōu)勢進行了幾點建議有效地提高侗族元素音樂文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嫻葦.中國傳統(tǒng)音樂表演形式衍變研究[D].導師:王麗偉.吉林大學,2020.
[2]譚厚鋒.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6):1-109.
[3]曹金果.湖南省曲藝類非遺的保護與開發(fā)研究[D].導師:鐘聲;于兵.湖南師范大學,2018.
(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廣西?柳州?5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