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朝隋代服飾刻畫平結圖像及其西方來源

2021-06-15 00:25李秋紅
敦煌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服飾

內容摘要:平結,又稱赫拉克勒斯結,由一對方向相反的單結組成,以同側繩帶同上或同下為特征。漢地服飾平結圖像于北魏中晚期之際出現后緩慢發(fā)展,北齊、北周至隋代迅速發(fā)展,分布在中原北方經濟文化相對發(fā)達區(qū)域。大多見于佛陀、菩薩、守護神等佛教造像,少許存在于道教及其他造像,施用于胸帶、腰帶、帔帛、瓔珞等。這種圖像創(chuàng)始于古埃及,在古希臘羅馬獲得較大發(fā)展,希臘化時期傳入西北印度與中亞,之后繼續(xù)東傳,成為北朝隋代服飾表現的特殊因素。

關鍵詞:北朝隋代;服飾;平結;赫拉克勒斯結;古希臘羅馬

中圖分類號:K89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1)02-0097-15

Research on Northern Dynasties and Sui Dynasty Images of

Flat Knots and the Western Origins of This Type of Dress

LI Qiuhong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The flat knot, also known as the Hercules knot, consists of a pair of single knots ti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ith all the knots on the same side of a rope facing either upward or downward. The flat knot appeared in depictions of Chinese costumes in the mid to late Northern Wei dynasty,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eventually became widely used in the relatively well-developed regions of the Central Plains during the Northern Qi, Northern Zhou and Sui dynasties. Most examples of this knot have been found on the chest straps, waist bands, capes and jade necklaces of Buddhist statues of Buddhas, Bodhisattvas and guardian deities, while some have also been found in Taoist and folk statuary. The flat knot originated in ancient Egypt and was adopted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before being spread to Northwest India and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Hellenistic period. It continued traveling eastward and eventually entered China, where it becam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stume decora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Sui dynasty.

Keywords:Northern Dynasties and Sui dynasty; costumes; flat knot; Hercules knot;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在北朝隋代人物像服飾中,存在一種特殊系結方式,其繩結由方向相反的兩個單結構成,在打結處同側繩帶以同上或同下方式處理(圖1),習稱平結,西方名為赫拉克勒斯結(Hercules knot)。

中國學者王芳已識別出西域陶罐紋樣中的平結圖像,敏銳指出為古希臘羅馬文化中的赫拉克勒斯結,并簡要探索了其西方來源[1]。日本學者田邊勝美注意到犍陀羅彌勒菩薩像腰帶平結,認為與婆羅門教入門儀式所著腰紐相當,具有辟邪意味[2]。事實上,該結在漢地人物像服飾上多有發(fā)現,同樣可以追溯到地中海地區(qū),迄今未能引起學者注意。北朝時期伴隨著印度佛教文化,古希臘羅馬平結圖像傳入漢地,廣泛應用于佛教造像,并擴展到道教和其他造像,成為人物服飾的重要裝飾元素。然而,這種元素一直被視為無所區(qū)別于漢文化的尋常帶結,更沒有人追蹤其來龍去脈。有鑒于此,本稿基于實地考察資料和學界披露資料,盡可能利用出土地和年代比較明確、保存較好的實例,梳理北朝隋代傳入和初步發(fā)展期的平結圖像脈絡,繼而追溯其西方來源。

一 北朝隋代服飾刻畫平結圖像

漢地人物像服飾平結圖像主要存在于佛教造像,也用于道教和其他造像。多數見于石窟和單體造像,少量見于墓葬隨葬人物像。石雕占有絕大多數,另有些許泥塑。服飾平結與造像種類關系密切,下文在區(qū)分造像類別與尊格前提下,考察平結圖像應用的服飾類型和具體形態(tài)。為便于分析,將存在于同一洞窟、單體造像和墓葬,同種尊格、同一姿勢人物像所見同類服飾按一例計數,不同者則分別計數,以此為基礎將所知實例制作成統(tǒng)計表(表1—3),以期盡可能全面、直觀地了解北朝隋代服飾刻畫平結圖像的發(fā)展情況。

本稿收錄北朝隋代服飾平結圖像110例。從發(fā)展地域來看(表1、圖2),一概分布在中原北方,不見于南方地區(qū)。其中山西、河南、安徽、河北、山東所在的中原北方東部地區(qū)有76例,占總量69.09%,為刻畫平結造像主要發(fā)展區(qū)域。陜西與甘肅所在的中原北方西部地區(qū)有27例,僅占總量24.55%。實例所在地點多是經濟文化相對發(fā)達區(qū)域,也是佛教繁榮之地。另有出土地不明者7例,占總量6.36%。值得注意的是,河北30例、山東22例、陜西19例,三地實例數最多,三者之和占原出地明確實例總量的68.93%,這與河北鄴城(今臨漳)為東魏、北齊首都,陜西西安為西魏、北周至隋代首都,河北曲陽、山東青州為北朝后期至隋代地方性造像發(fā)展中心密切關聯。

從發(fā)展時間來看(表2、3),服飾平結圖像于北魏中晚期之際出現以后,經歷東、西魏約半個世紀緩慢發(fā)展,于北齊、北周至隋代獲得較大發(fā)展。具體來說,此種圖像于北魏中期率先出現在首都平城地區(qū)(今大同),見于佛像胸帶、菩薩像腰帶。北魏晚期隨著遷都傳至洛陽地區(qū),出現菩薩像帔帛刻畫平結。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之后,平結圖像分別向東、向西傳播,出現在邯鄲、定州、青州、敦煌等地,服飾刻畫平結由佛像、菩薩像擴展至守護神像。北齊、北周至隋代,平結圖像在中原北方流行開來,刻畫平結進而由佛教人物像擴展至道教、祆教等人物像,施用的服飾種類在此前胸部束帶、腰帶、帔帛基礎上,增加了發(fā)帶、項帶、甲帶、裙帶、瓔珞等,這一時期實例數量急劇增加、分布由點到面、用途多樣,促成平結圖像第一次大發(fā)展局面。

1. 佛教造像

共102例,占總量92.73%,主要見于佛陀、菩薩、守護神像,下文分而述之。

(1)佛像

已知20例,占總量18.18%。北魏中期之末出現,延續(xù)至隋代,分布在中原北方廣大地區(qū)。佛像站立、結跏趺坐、倚坐姿勢均有,袈裟多數為雙領下垂式,少量為圓垂領式、裹身垂領式,袈裟領口均低垂至腹部,露出其內所穿僧衹支,胸部束帶交叉系成平結,帶端垂落。

現存最早實例見于大同云岡490年前后第6窟中心柱上層著褒衣博帶式袈裟立佛像(圖表1-1)[3],佛陀胸帶平結左端順衣擺長垂,右端隱入袈裟(以物象自身為基準確定左右方向,下同)。南面立佛處在洞窟中軸線上,且正對窟門方向,為視覺著重點,精細地刻畫出胸帶平結,北、東、西三面立佛胸部帶結大體具備平結形態(tài),刻畫不甚標準,反映了平結初現階段發(fā)展情況。

東、西魏時期,胸帶平結圖像出現在一些地方性佛教文化中心。如定州曲陽東魏佛像[4]、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西壁佛像(圖表1-2){1},平結帶端均一短一長,前者長端垂至膝部,后者長端分成兩股,略覆袈裟領口。

北齊、北周至隋代,胸帶平結圖像在中原北方比較廣泛地流行開來。多數實例平結帶端隱入袈裟內側,個別實例帶端垂至領口下方。東部實例見于定州、河洛地區(qū)、青州、大同等地。安徽西北亳州咸平寺舊址出土北齊河清二年(563)造像碑主尊佛像(圖表1-3)[5],胸帶平結長端覆領口后回折,末端隱入袈裟,帶端回折表現源于北魏晚期以來造型因素。西部實例見于敦煌、永靖及關中地區(qū),如隋開皇二年(582)彌姐顯明造像碑右側面佛像[6]。

(2)菩薩像

已知71例,占總量64.55%。北魏中期之末出現,延續(xù)至隋代,廣泛分布在中原北方地區(qū)。主要見于立菩薩像,結跏趺坐、倚坐、單腿垂坐菩薩像數量較少。腰帶平結8例,出現時間最早,斷續(xù)流行于北魏中期至隋代。帔帛平結46例,數量最多,流行于北魏晚期至隋代。發(fā)帶、項帶、胸帶、裙帶、瓔珞平結共17例,流行于北齊、北周至隋代。各種束帶平結出現的先后時間,反映了相繼影響的關系。

北魏中期,僅有腰帶平結實例。見于云岡第6窟中心柱上層北、西面左右脅侍菩薩與東面右脅侍菩薩像[3]232-235,諸像下身著裙,腰帶系平結,挎肩帔帛在體前作X形交叉后搭兩肘垂下。腰帶平結表現在帔帛交叉處上方狹小空間內,帶端垂落至帔帛下方,刻畫略顯粗糙,反映了平結圖像應用于菩薩像服飾的初始形態(tài)。

北魏晚期,出現帔帛平結實例。見于洛陽周圍新安西沃第1窟后壁與左壁4身脅侍菩薩像(圖表2-6){1},帔帛挎肩后在腹前交叉系成平結,兩端分別反搭兩肘后垂下。在菩薩像通體無裝飾的情況下,帔帛所系平結便成為引人注目之處。

東、西魏時期,帔帛刻畫平結作法傳入鄴城地區(qū),并影響到定州、青州等地,現存實例主要見于東部地區(qū)。成安南街村寺址出土東魏興和四年(542)造像左脅侍菩薩像[7]、諸城體育場出土東魏武定三年(545)造像左脅侍菩薩像(圖1),帔帛系較大平結,明顯起到美化服飾作用,延續(xù)了北魏晚期的做法。部分實例在平結帔帛之外懸掛瓔珞,如北京故宮藏曲陽出土東魏菩薩像、惠民沙河楊村出土東魏造像左脅侍菩薩像(圖表2-7),前者在X形帔帛外懸掛X形瓔珞,后者在平結之下沿帔帛貼掛瓔珞,平結帔帛與瓔珞共同發(fā)揮裝飾作用。

北齊、北周至隋代,腰帶平結繼續(xù)流行,帔帛平結獲得巨大發(fā)展,新出現在菩薩像發(fā)帶、項帶、胸帶、裙帶、瓔珞等處刻畫平結作法,實例多集中在中原北方東部地區(qū)。受東部地區(qū)影響,中原北方西部菩薩像服飾平結圖像也有所流行。

就腰帶平結而言,初傳階段存在的表現空間不足問題得到解決,東部地區(qū)出現不挎帔帛者,西部地區(qū)帔帛交叉處上方由V形變化為U形,為腰帶平結刻畫留出空間。實例見于河洛地區(qū)、關中及河西走廊,如河南博物院藏襄城孫莊出土北齊天統(tǒng)四年(568)造像碑碑陽上層右龕倚坐菩薩像、西安崗家村出土北周至隋代菩薩像(圖表2-4)。

就帔帛平結而言,分為兩種情況。其一,菩薩像衣著樸素,平結帔帛為主要裝飾物。已知26例,年代明確者16例,包括北齊早期(550—559年)7例、北齊中期(560—569年)4例、北齊晚期(570—577年)3例、北周1例、隋代1例,大體呈現隨時間遞減趨勢。從分布地域來看,定州9例、河洛地區(qū)7例、青州4例、鄴城3例、關中1例,涉及中原北方主要造像中心。如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北齊天保元年(550)菩薩像、襄城孫莊出土北齊天保十年(559)造像碑碑陽6身菩薩像[5]圖版121、臨朐小時家莊寺廟遺址出土北齊造像左脅侍菩薩像[8]、蒲城出土北周造像碑碑陰左脅侍菩薩像[9]。其二,菩薩像服飾華麗,平結帔帛與項圈、瓔珞等裝身具組合裝飾,部分實例彩繪貼金。已知12例,年代明確者包括北齊晚期2例、隋代1例,推測此種形式主要流行于北齊晚期至隋代。從分布地域來看,青州9例、定州2例、河洛地區(qū)1例。絕大多數實例在X形平結帔帛外懸掛X形瓔珞,延續(xù)了東魏時期作法,如濟南市縣西巷出土北齊至隋代菩薩像(圖3)、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北齊武平六年(575)菩薩像。個別實例在平結帔帛外懸掛U形瓔珞,受到印度笈多朝文化影響[10],如臨朐明道寺遺址出土北齊菩薩像[8]圖版82??梢姡灯浇Y作為菩薩像裝飾物,在北齊至隋代獲得充分發(fā)展。北齊早中期帔帛平結為菩薩像主要裝飾物,北齊晚期至隋代裝飾作用稍弱。定州、河洛地區(qū)通常僅以平結帔帛裝飾,青州地區(qū)多與其他裝身具組合,且組合形式多樣。

這一時期新出現的菩薩像服飾平結形式,大多在此前服飾平結基礎上衍生而來,反映了平結元素進一步中國化的情況。胸帶平結受到佛陀胸帶造型影響,見于鄴城、關中等地,如臨漳北吳莊出土北齊菩薩像(圖表2-3),平結帶端自然垂落。瓔珞平結借鑒了帔帛平結表現形式,分為珠串系平結和珠串繩帶系平結兩種。前者平結由連續(xù)珠串式瓔珞交叉系縛而成,主要見于青州地區(qū),如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北齊至隋代菩薩像(圖表2-8)[11]。后者在前者基礎上,以珠串繩帶交叉系成平結,見于定州、忻州等地,如定州文博園二期工地出土北齊至隋代菩薩像(圖表2-9)。

其他新出現的服飾平結實例,如日本靜雅堂藏隋代菩薩像(圖表2-1)[12],發(fā)帶在腦后系平結,帶端自然垂落。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北齊至隋代菩薩像[4]762、西安醴泉寺遺址出土隋代菩薩像(圖表2-2),項帶在后頸處系平結,前者帶端自然垂落,后者一端折疊后向對側垂下。西安碑林區(qū)政治干校出土北周至隋代菩薩像(圖表2-5)[13],腿間裙帶在身體前后均系平結。這些實例年代相對較晚,出土地明確者多集中在關中附近,表明伴隨著北朝末年中原北方東、西部重新統(tǒng)一,東部地區(qū)流行的平結元素也大量西傳,在都城長安地區(qū)獲得新發(fā)展。

(3)守護神像

已知11例,占總量10%。東魏出現,流行于北齊至隋代,分布在中原北方東部及河西走廊。平結應用于力士像腰帶、帔帛,以及神王像鎧甲束帶。

力士像服飾平結由來于此前菩薩像同類服飾。腰帶平結實例如莫高窟隋代第427窟前室二力士像。帔帛平結實例見于太原、鄴城、襄城、青州等地,如忻州西街村出土東魏至北齊造像基壇二力士像[14]、邯鄲北響堂山北齊南洞前廊左甬道力士像(圖表3-1)、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北齊力士像(圖表3-2)[11]圖版 225。

神王像鎧甲平結實例集中出現在鄴城地區(qū),見于北響堂山北齊北洞中心柱基壇8身、中洞中心柱基壇4身神王像(圖表3-3)、納爾遜博物館藏南響堂山北齊神王像。這些神王像著裝相近,均在鎧甲護胸之外環(huán)頸、縱胸、繞腹扎束甲帶,縱向甲帶上端或上下兩端均系結,且絕大多數為平結。甲帶平結縱向表現,帶端隱而不現,極為特殊。

2. 道教等造像

北齊中期至北周末隋初,在洛陽周圍、關中地區(qū)道教等造像服飾中出現平結因素,時間明顯滯后于佛教造像服飾平結,應受到后者影響。

(1)道教造像

已知5例。最早實例見于偃師出土北齊天統(tǒng)元年(565)造像碑碑陽老君像[15],該像外披雙領下垂式道袍,內著交領內衣,胸帶交叉系成平結,帶端自然垂落,顯然借鑒了佛像著衣形式。隋開皇年間4例,老君像胸帶平結造型與北齊實例一脈相承,其中3例地點明確者出自關中地區(qū),無疑受到東部地區(qū)影響,如耀州南街出土隋開皇八年(588)造像碑碑陽老君像(圖表4-1)。

(2)其他造像

已知3例共6身,均出土于西安井上村北周大象二年(580)粟特人史君墓。該墓石門框浮雕纏枝中4身伎樂飛天像(圖表4-2)、石槨前面左側浮雕四臂守護神像(圖表4-3)、人鳥合體祆教祭司像[16],腰帶均系平結。考慮到平結圖像不見于北朝后期其他入華粟特人墓葬,且此時關中地區(qū)佛教、道教造像服飾平結承襲中原東部造像因素的情況,該墓腰帶平結因素亦應來自中原東部地區(qū)。

以上梳理,可得出以下幾點認識:

其一,漢地最早實例見于北魏中期之末大同云岡第6窟,平結圖像與褒衣博帶裝佛和菩薩組合。學界熟知,該窟造像服飾受北魏孝文帝服飾改革影響,吸收了東晉南朝士大夫服裝造型因素。四川省博物館藏南齊永明元年(483)石佛像,外衣寬博,內衣束帶于胸前系結,類似造型應為云岡實例提供設計靈感。然而,該南齊實例束帶所系之結并非平結,其他現存東晉南朝服飾中也不見刻畫平結,云岡服飾平結圖像可能另有來源。

其二,漢地服飾平結圖像在佛像胸帶和菩薩像腰帶基礎上,漸次出現于菩薩、老君胸帶,以及守護神、墓葬人物腰帶處。繼菩薩帔帛平結后,守護神帔帛平結開始出現,表明不同尊格人物共有服飾元素亦存在影響關系。此外,菩薩帔帛平結與瓔珞平結,腰帶平結與裙帶、發(fā)帶、項帶平結等,裝飾意匠相近,推測平結造型在同一尊格人物、不同服飾類型之間也多有借鑒。由此,平結逐漸發(fā)展成涵蓋多種人物尊格、多種類型服飾的流行裝飾元素。

其三,漢地服飾平結發(fā)展情況呈現地區(qū)差異。中原北方東部地區(qū)出現早、數量多,西部地區(qū)在前者影響下出現,時間滯后,數量相對有限。東部地區(qū)流行的菩薩帔帛平結與瓔珞平結在西部地區(qū)實例稀少,西部地區(qū)菩薩項帶平結和裙帶平結則鮮見于東部地區(qū)。東部地區(qū)守護神甲帶平結,西部地區(qū)墓葬人物服飾平結,僅見于單一地區(qū),分別形成各自地域特色。

其四,就服飾平結形態(tài)而言,橫向表現者占絕大多數,縱向者僅見于鎧甲束帶。根據帶端表現,可以分為π形、X形、‖形三種。其中π形實例最先出現,應用最廣,見于發(fā)帶、項帶、胸帶、腰帶等,僅見二自由帶端,多數自然垂下,少數一端折疊后垂下。X形實例數量最多,應用于帔帛、瓔珞等,帶端向四方伸展。‖形實例數量最少,僅見于甲帶,帶端隱而不現。

其五,平結在服飾中應用廣泛,與其系縛繩帶的實用功能密切相關。平結與帔帛、瓔珞等裝飾元素組合使用,其中所蘊含的欣賞價值也不容忽視。整體觀察北朝隋代造像遺存,服飾刻畫平結實例數量相對有限,源于秦漢傳統(tǒng)的繩結附加扣飾,或繩結部分模糊繩帶穿插關系的處理方式,在人物像服飾中始終占據主流。

二 北朝隋代服飾刻畫平結圖像的

西方來源

漢文化地區(qū)人物像服飾系結作法在漢晉時期流行開來,而直至北魏中期之末才出現平結形式,且主要應用于佛教造像,恐只能解釋為北朝時期伴隨佛教文化傳入的域外文化因素。已知最早的平結圖像見于埃及古王國時期(約前2649—前2150年),約前8—前6世紀傳入南歐{1},在古希臘(前800—前146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和羅馬帝國(前27—后476年)時期獲得較大發(fā)展。公元前4世紀末葉及以降,伴隨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擴張,傳播至西亞、西北印度與中亞,繼而傳入中國。

1. 地中海周圍服飾刻畫平結圖像

(1)古埃及

古埃及平結主要施用于人物像腰帶。古王國至第二中間期平結帶端極短,貼腰且不垂下,如第四王朝石雕法老坐像[17]。新王國時期帶端變長且沿雙腿垂下,如盧克索博物館藏第十八王朝石雕法老立像[18]。有趣的是,在古埃及墓葬中發(fā)現了作為護身符使用的獨立平結(圖4),推測該結于古埃及人而言蘊含神秘力量。

(2)古希臘羅馬

古希臘羅馬平結圖像較早見于前6世紀上半葉的塞浦路斯(Cypriot),約前6世紀末葉出現在希臘本土的德爾菲(Delphi)等地,其后流行開來。主要施用于人物像發(fā)帶、項帶、腰帶等,其中腰帶系平結來自古埃及傳統(tǒng),發(fā)帶、項帶系平結則為古希臘羅馬的新發(fā)展。

就腰帶平結而言,部分實例帶端較短,接近埃及古王國表現。多數實例帶端較長,接近新王國表現。按照服裝形式可細分為長袍腰帶和鎧甲腰帶兩種。長袍腰帶出現在前5世紀,主要見于女性神像,帶端有些自然垂落,有些折疊后向對側垂落。前者如意大利奧斯蒂亞(Ostia)出土3世紀中葉庫柏勒(Cybele)女神像(圖表5-3)[19],后者如土耳其出土2、3世紀女神像(圖表5-4)。這兩種帶端處理方式,也見于北朝隋代人物像服飾。鎧甲腰帶出現在前1世紀,主要用于王者或將士,帶端或自然垂落,或回折塞入腰帶后垂落。前者如敘利亞帕爾米拉(Palmyra)出土公元前后石雕像(圖表5-5),后者如土耳其貝爾加馬古城(Bergama)出土2、3世紀石雕像(圖表5-6)。平結兩末端塞入腰帶,能夠有效防止腰帶松弛,這種作法不見于此前實例,為羅馬帝國時期平結圖像的新發(fā)展,影響到同時期長袍腰帶的表現。

發(fā)帶平結用于系縛頭盔或發(fā)髻,帶結位于頭部前上方,出現于前6世紀。如意大利羅馬出土前1世紀馬賽克頭像(圖表5-1)。

項帶平結可分為兩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古希臘與羅馬共和國時期,項帶平結僅見于赫拉克勒斯像。如古希臘前4—前2世紀青銅像(圖表5-2),赫拉克勒斯頭戴獅皮帽,獅腿于頸部系平結。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前4世紀上半葉陶瓶畫像(圖5),身披獅皮衣、獅腿于頸部系平結的赫拉克勒斯,呈頂天立地姿勢。據古希臘神話,在托舉巨人阿特拉斯(Atlas)幫忙摘取金蘋果期間,赫拉克勒斯曾短暫接替他扛起蒼天,于是出現此種力士造型赫拉克勒斯像,可能影響到后文所述犍陀羅力士像的表現。

赫拉克勒斯是宙斯與阿爾克墨涅(Alcmene)之子,以英勇無畏精神完成凡人難以勝任的十二項艱巨任務,死后升至奧林匹斯山為神,系古希臘羅馬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受到統(tǒng)治者推崇。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標榜自己為赫拉克勒斯后裔,模仿其頭戴獅首帽、身披獅皮衣、獅腿于頸部系平結,爾后諸多羅馬皇帝紛紛效仿,一些被認作赫拉克勒斯像的雕塑原初可能為某位統(tǒng)治者。

第二階段,羅馬帝國時期,受赫拉克勒斯造型影響,赫爾墨斯、美杜莎等諸多神話人物像項帶系平結。這一時期,平結應用極為廣泛,如伊茲密爾藝術歷史博物館藏青銅艾洛斯(Eros)像,披風四角均作獅腿狀,分別在頸部和腿部系平結。一些羅馬王侯雕像,甚至鞋帶也以平結系縛。

平結在古羅馬文獻中稱作赫拉克勒斯結,其功能也多與赫拉克勒斯關聯。如1世紀普林尼(Pliny)記述,該結堅固無比,將其系于傷口可加快痊愈,用作腰帶系結亦可獲得特殊功效[20]。約2世紀菲斯特斯(Festus)提到,新婚夫婦以之系縛腰帶,可以像生育了七十多個孩子的赫拉克勒斯一樣多子多福{1}??梢姡浇Y圖像在古希臘羅馬文化中被賦予吉祥寓意,王侯將相將系在服飾上,或許希望借助赫拉克勒斯英雄的神力,建立偉大功勛。

2. 西北印度與中亞及西域服飾刻畫平結圖像

前334年亞歷山大東征,占領埃及后又滅亡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并于前327年侵入西北印度,所過之地修建希臘化城市,屯駐希臘士兵。亞歷山大逝后帝國領土被部將瓜分,相繼建立的希臘化國家繼續(xù)推行希臘文化,地中海地區(qū)服飾平結圖像隨之傳播至中亞與西北印度{2}。

前4世紀末葉至公元前后,平結主要用于神話人物及王侯將士,出現在項帶、鎧甲束帶等。如巴基斯坦出土亞歷山大銀幣正面王者像(圖6),頭戴獅皮帽、獅腿于頸部系平結。塞琉古朝塞琉古一世(前312—前280年在位)銀幣正面王者像,頭戴豹皮盔,獸腿于頸部系平結[21]。土庫曼斯坦尼薩(Nisa)遺址出土帕提亞朝前2世紀武士頭像[19]圖版 107,頭盔束帶于下頜系平結。后二例對古希臘赫拉克勒斯獅皮帽進行了本土化改造,象征赫拉克勒斯精神的平結圖像則被傳承下來。阿富汗貝格拉姆(Begram)窖藏出土約1世紀上半葉青銅雅典娜(Athena)胸像(圖7),鱗片式鎧甲束帶在肩部系平結,帶端隱藏,與前述鄴城地區(qū)神王像甲帶平結表現相近。

1—5世紀前后,融匯古希臘羅馬雕塑技術與印度佛教文化的犍陀羅文化發(fā)展繁榮,平結施用于佛陀、菩薩、守護神等佛教人物像,出現在發(fā)帶、項帶、腰帶等處,成為北朝隋代服飾平結圖像的直接來源。

佛像實例數量有限,平結僅施用于發(fā)帶。如犍陀羅立佛像(圖表6-1),發(fā)髻底部束發(fā)帶中央系平結。新疆和田約特干遺址發(fā)現的3世紀前后銅佛頭像(圖表6-2),束發(fā)帶中央系平結,與犍陀羅佛像關系密切。

菩薩像實例數量較多,平結主要用于發(fā)帶和腰帶。發(fā)帶平結見于戴敷巾冠菩薩像,如犍陀羅佛發(fā)供養(yǎng)浮雕(圖表6-3)、白沙瓦博物館藏薩爾依巴赫洛(Sahri-Bahlol)出土2、3世紀樹下禪定像,發(fā)帶在頭部前上方系平結,帶端沿發(fā)髻環(huán)繞而不垂下。敷巾冠為古印度王侯常見裝束,發(fā)帶系平結則為古希臘羅馬作法,二者在犍陀羅菩薩像冠飾上結合起來。北朝隋代菩薩像發(fā)帶平結系于腦后且?guī)Ф舜瓜拢c西北印度實例存在一定差異。

腰帶平結在菩薩像中較為常見,帶端通常自然垂落,如犍陀羅2、3世紀菩薩像(圖表6-4)。同時期的供養(yǎng)人像也見腰帶平結,如斯瓦特布特卡拉(Butkara)佛寺遺址出土石雕像(圖表6-5),推測古希臘羅馬腰帶系平結作法,在西北印度世俗生活中也有所流行。北朝隋代人物像腰帶系平結的表現,應由來于此。

守護神像包括執(zhí)金剛力士、托舉力士、天王、武士等,平結主要施用于項帶、肩帶、腰帶等。項帶平結受到古希臘羅馬赫拉克勒斯造型影響,多以獅腿系縛,與獅皮衣、帽組合(圖表6-6、7),部分實例以披風束帶系縛(圖表6-8)。值得注意的是,犍陀羅托舉力士作赫拉克勒斯裝扮,不見于古希臘羅馬阿特拉斯像,可能受到前述古希臘瓶畫赫拉克勒斯像同類造型的影響。肩帶平結縱向系于前肩部,帶端沒有間斷(圖表6-9),受到前述阿富汗雅典娜像肩帶類同平結的影響,接近鄴城地區(qū)神王像鎧甲平結的表現。犍陀羅守護神像在頸部、肩部、腰部等處系平結,或有借助赫拉克勒斯神力的用意。北朝隋代守護神像服飾平結圖像,大概失去原有文化內涵,僅用作裝飾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境內發(fā)現多例戴獸首帽守護神像,學界認同其由來于古希臘羅馬赫拉赫勒斯像造型,但與其人相關的平結圖像,不見于已知北朝隋代戴獸首帽實例。這種情況表明,北朝隋代服飾平結圖像與獸首帽圖像可能分別傳入漢地。新疆樓蘭、和田、龜茲等地,發(fā)現3—7世紀與植物裝飾帶或金翅鳥擒蛇圖像組合的平結圖像{1},說明該圖像在西域曾長期使用。如前所述,中原北方最早實例見于大同云岡第6窟著褒衣博帶式袈裟佛像和菩薩像。大同系北魏早中期首都平城所在地,為當時中原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北魏太延五年(439)統(tǒng)一黃河流域以來,西域文化源源不斷地傳入這里。推測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東晉南朝服飾與來自西域的平結圖像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創(chuàng)新的服飾形式。

三 小 結

綜上,北朝隋代人物像服飾平結圖像的源頭在地中海地區(qū),經西北印度、中亞與西域傳入中原北方。服飾刻畫平結者在地中海地區(qū)多為神話人物,傳入西北印度后轉變?yōu)榉鸾倘宋铩1背宕椏坍嬈浇Y者絕大多數為佛教人物像,又擴展至道教、祆教等人物像,并結合漢地服裝形式,適應不同尊格人物像服飾特點進行了本土化改造,擴充了平結圖像應用范圍。平結圖像的外來屬性及其系縛繩帶的實用性和裝飾性,或許成為這種圖像在崇尚胡風的北朝后期獲得大發(fā)展之緣由。

附記:導師李靜杰教授悉心指導并無私提供考察資料,學友齊慶媛、王德路、劉易斯等提供諸多幫助,謹致謝忱。

參考文獻:

[1]王芳.喀什與和田人物紋三耳陶罐分析[G]//藝術史研究:第14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161-188.

[2]田邊勝美.ガンダーラの彌勒菩薩像の起源—佛像起源論への新視點[M]//平山コレクション:ガンダーラ佛教美術.東京:講談社,2007:262-283.

[3]張焯.云岡石窟全集3:第6窟上[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5:204-207.

[4]李靜杰,田軍.定州白石佛像[M].臺北: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19:654.

[5]林樹中.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3:魏晉南北朝雕塑[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圖版122.

[6]張燕.陜西藥王山碑刻藝術總集4:隋代造像碑[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圖6.

[7]邯鄲市文物研究所.邯鄲古代雕塑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圖版41.

[8]山東臨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臨朐佛教造像藝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圖版62.

[9]張燕.陜西藥王山碑刻藝術總集7:臨潼、渭南地區(qū)造像碑[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圖122-3.

[10]齊慶媛.南北朝隋代菩薩像斜披式瓔珞所反映印度笈多文化因素的東傳[G]//大足學刊:第3輯.重慶出版社,2019:335-353.

[11]青州市博物館.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藝術[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4:圖版183.

[12]臺北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歷代佛雕藝術之美[M].臺北:歷史博物館,2006:圖版26.

[13]孫福喜.西安文物精華:佛教造像[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10:圖版115.

[1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8(12):42-62,封三.

[15]王景荃.河南佛教石刻造像[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圖版4.

[16]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北周史君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插圖70,86,88.

[17]Egyptian Art in the Age of Pyramids[M]. 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99:297.

[18]Richard H. Wilkinson. Symbol & Magic in Egyptian Art[M]. London:Thames and Hudson Ltd,1994:100.

[19]田邊勝美,前田耕作.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第15巻:中央アジア[M].東京:小學館,1999:插圖246.

[20]Pliny.Natural History:Books 28-32:Lib.XXVIII.17.64[M].W.H.S.Jones,Trans.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47.

[21]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新館開館一周年記念:ガンダーラ[M].2009:圖版129.

收稿日期:2019-12-31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南歐與西亞文化對南北朝隋唐藝術的影響”(18BA011);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西域五、六世紀藝術中的外來文化因素分析”(20CA161)

作者簡介:李秋紅(1991- ?),女,山東省昌樂縣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中古中國裝飾紋樣研究。

猜你喜歡
服飾
數字化服飾還原在越劇角色塑造中的創(chuàng)新傳承
動物“闖”入服飾界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唐代參軍戲角色服飾的考證與推定
雪人的服飾
金代吏員服飾淺探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代服飾
冬季服飾
服飾之美——高華村
Wearing History
临邑县| 鄂伦春自治旗| 西畴县| 昭苏县| 开阳县| 成安县| 万山特区| 成武县| 班戈县| 尚义县| 台前县| 和硕县| 灌云县| 永康市| 鹤壁市| 内黄县| 新化县| 牟定县| 南开区| 贡山| 靖州| 临武县| 汝阳县| 忻州市| 双辽市| 疏附县| 灵川县| 阜新市| 扎囊县| 友谊县| 新津县| 沁水县| 红安县| 中西区| 呼伦贝尔市| 贺兰县| 保亭| 北京市| 徐水县| 长武县| 九寨沟县|